七月应谨防哪些夏季疾病?
进入7月,炎热盛夏也将真正到来,高温闷热天气让很多人躲在空调室内不敢外出。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炎热季节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暑等疾病,应注意预防。七月谨防三大“夏季病”
中暑
这是一种热平衡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导致的急性疾病。由于人体大量出汗,水分丧失,导致电解质丢失、循环血量减少,使患者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痛等症状,有的可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死亡。因此,一定要重视防暑降温,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及时补充含盐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并尽量调整作息时间。
特别提醒:如果夏日摄入冰镇食品过多,人体局部的温度短期下低。而此时由于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这么低的温度,消化系统就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全身的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在炎热夏季,就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警惕冰箱里的致病菌
食源性疾病
这是借助食物传播的一组疾病,潜伏期较短,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可伴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其主要流行特征为:发病突然、病例集中,可呈散发或家庭多例感染,或以集体性食物中毒形式表现。
各食品行业单位要把好食品卫生关,提供卫生、合格食品;家庭聚餐应注意食品安全,避免生熟不分,禁食污染食品;日常生活中要树立良好饮食习惯,不吃生、半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注意饮水卫生。
预防肠道传染病,应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多喝开水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勤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剩饭菜要加热后吃;生食熟食分开储存;防止苍蝇叮爬食物等。>>>>夏季多吃瓜果梨桃可缓解犯困
流行性乙型脑炎
这是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可达14天,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筋等症状,重者可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因此,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发生异样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 说的很有道理! 一般食物性疾病比较多。 病从口入啊,卫生很重要,夏天细菌比较的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