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区城市管理步入精细化时代
记者 徐芳 通讯员 孙淑莉 殷惠贤 王善山日前,《连云港市市区城市管理导则》正式出台,宣告了城市管理告别了粗放型管理方式,而趋向精细化,甚至在每一个城市管理细节上都制定有详细的标准,部分标准甚至细化到了厘米。
据了解,这个看上去颇为“零碎”的城市管理导则在试行后将提交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如此便意味着,连云港市今后的城市管理工作将正式步入标准化轨道。
随着连云港市城市的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强化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组团式开发步伐进一步加速,连云港市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6.7%,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50平方公里。城市管理的内容已不再局限于路上的杂物、占道小摊贩和违章违建,开始向细节方面延伸,传统的粗放管理越发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实现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满足市民对优质高效的城市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建立起规范化的城市管理工作指导体系,迫切需要一个立足于连云港市的城市管理导则。
据了解,刚颁布的《连云港市市区城市管理导则》植根于有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等法规标准规范,同时又吸纳了省建设厅的专家意见,并参考了国内上海、青岛等城市出台的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导则,经过连云港市多部门的联合研究并最终确定。该导则的出台旨在科学地指导本市城市管理的规划、设计、监管和服务,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在清洁城市、美化城市、经营城市中的作用,维护城市秩序,美化城市形象,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这个适用于连云港市市区范围的城管导则分为总则、术语、城市容貌、户外广告、景观照明、环境卫生、建筑垃圾七个章节,最值得一提的是,该导则首次对“城市管理”下了明确定义,即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依法对城市容貌、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环境卫生、建筑垃圾等公共事务和秩序进行组织、监管和服务的活动。
城市管理工作各环节强调各有侧重
此次导则将市区今后的城市管理工作细分为城市容貌、户外广告、景观照明、环境卫生、建筑垃圾5个方面,并对每一个方面设置了不同的重点。
○城市容貌标准精细到厘米
导则将市区100条道路和2个广场实行分级管理,分为一(45条)、二(33条)、三(22条)级道路和背街小巷,并提出了十分详细的管理标准和层级。还特别规定了诸如今后市区45条一类道路两侧的施工工地周边应设置不低于2.5米的实体景观围挡、沿线店铺橱窗的腰线宽度要控制在6厘米至10厘米范围内等十分细化的标准。
○广告亮化追求和谐绿色
既注重城市形象又兼顾市民需求是此次导则的一大制定原则,导则明确要求,今后市区户外广告的设置必须安全、整洁,不损坏建筑特征,景观照明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夜景亮化则要避免影响居民生活和身心健康,全面实施和谐亮化。
○垃圾分类正式提上日程
此外导则明确要求,在新区开发、旧区改造中设置公共厕所、密闭式垃圾收集站等环境卫生设施。特别提出,“十二五”期间,城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要全部实现袋装化、密闭化、机械化,市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并计划在城区范围内实现对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管理,并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
○渣土抛撒明确下家责任
而一向扯皮不清的建筑垃圾抛撒的责任问题也有了定案。依据此导则规定,连云港市今后将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置的管理,今后市区道路出现抛撒污染,若责任单位不能及时清扫污染道路,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可代为清扫,清扫费用将由负责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承担。 (编辑:王夫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