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临港工业“雁群”效应凸显
(通讯员 徐向阳 周倩 东山) 新海石化三期项目80万吨/年柴油加氢项目日前顺利实现中交,将于今年5月份投产;善俊清洁能源二期22.5万吨/年多元醇项目主要装置设备全部安装到位;亿兆重型设备5万吨/年重型设备及配件制造项目,已投入试生产;百通热电联产供热项目今年6月份即可投产。象这样,我县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以支柱产业推进招商引资,实现了临港工业集聚发展,“雁群”效应凸显。《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我县积极抢抓沿海开发机遇,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赣榆港区从2010年8月19日起,累计投入28亿元,建成6.35公里防波堤、5万吨级航道、一期3个15万吨级通用泊位,于2012年12月25日成功开港,用两年多时间完成其他一般建港县(市)历时十余年的路程,成为我县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昂首迈入海港新时代。港口快速崛起带动基础设施高度集成,临海高等级公路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建成兴庄河、龙王河、柘汪河3座特大桥,成为我县沿海开发交通大动脉;东温庄水库开挖土石方400万立方米;500千伏艾塘变、220千伏三洋变建成投用,全县变电总容量达178万千伏。
园区成为加快沿海开发、承接重大项目的主阵地。引导产业链接、技术相近的项目集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对经济的牵引和支撑力显著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支柱产业快速增长,已形成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生物化工、新能源等支柱产业。新海石化、镔鑫特钢在去年实现产值157亿元和154亿元,分列连云港市工业企业第一和第二位的基础上,1-3月份预计实现产值40亿元和38亿元。与此同时,我县依托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牵引的预期优势,围绕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和产业特色,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体制,大力推进石油化工、钢铁机械与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招商,延长产业链。
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备,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使全县临港工业“雁群”效应显现。目前,我县财政总收入、工业投资、内联到位资金、规模工业增加值四项主要指标完成进度四县第一。373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4.8亿元,增长38.8%;规模企业数量较去年年底新增49家,净增30家;工业入库税收完成1.36亿元,增长3.25%;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完成66.5亿元,增长11.88%;工业用电量完成3.63亿千瓦时,增长43.13%,增幅较去年高37.25个百分点。 (编辑:贺耀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