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个人信息 筑牢防骗城墙
警方通过对嘉兴市诈骗案件受害人的询问以及对诈骗手段的分析发现,在冒充学生、教师、电信工作人员、银行职员、亲人出车祸等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对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有一定的知晓,而受害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和利用。而警方通过对泄露个人信息的渠道进行梳理,希望广大市民能增强信息保护意识,提高识别能力,共同筑牢防范诈骗的城墙。一、获取个人信息的渠道
1.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汇集成册,并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给需要购买的人;
2.用发送垃圾电子邮件或者电话查询,以各种“诱饵”,诱使透露个人信息;
3.旅馆住宿、保险公司投保、租赁公司、银行办证、电信、移动、联通、房地产、邮政部门等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场所,利用登记的便利条件,泄露个人信息;
4.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装订成册,进行对外出售;
5、.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群众个人信息。商家宣称群众只要在“调查问卷表”上填写详细联系方式、收入情况、信用卡情况等内容,以及简单的“勾挑式”调查,就能获得不等奖次的奖品,以此诱使群众填写个人信息;
6.购物中的抽奖活动。通过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方式,获取个人信息;
7.购物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一些非正规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从而被人利用了个人信息;
8.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办会员卡。各超市、商场通过向群众邮寄免费资料、申办会员卡,从而掌握到群众信息;
9.参加学习班,定期向学员邮寄学习资料、发送讲座信息等;
警方提醒:警方在对各类诈骗案件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而给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1.不泄露。为了便民及办证、办卡而需要登记个人信息的商家、培训班、银行、电信等单位要切实保护好群众的个人信息,切勿将个人信息非法转让出售。
2.不留底。在复印店复印时,确保个人资料不被留底复印;而在打印店打印时要确保资料不被复制,并要确保资料不被留存在回收站。同时,对废弃的资料,要送碎纸机里进行碎纸处理。
3.不相信。不要相信街头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调查,如确需要协助调查,切勿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以防被利用。
4.不回应。不要回复向您索取个人信息的电子邮件,以及不要拨打电子邮件中的陌生号码。如有疑虑,可通过114提供的电话向公司咨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