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自酿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杀,危险!
前几日,湖南张先生喝过自酿的葡萄酒后突然感觉心跳加快、胸闷,视力模糊。医生称他是因所喝葡萄酒中甲醇超标而中毒。专家称,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而大多数家庭酿制葡萄酒过程没有除去甲醇的工艺。 扩散!湖南的张先生因喝自酿的葡萄酒中毒险些双目失明,据张先生回忆,前几日他请几个好友下午来家中吃饭,并用家中自酿的葡萄酒招待大家。当天晚上,张先生突然感觉心跳加快、胸闷,并且视力模糊。家人发现他全身发抖,嘴唇发紫,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他送医救治。
经过医生的治疗,张先生恢复了身体,医生告诉他,他是因为所喝葡萄酒中甲醇超标而引起的中毒。记者从急诊科了解到,他们之前也接诊过多起喝自酿酒中毒的情况,“引起中毒的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饮酒过量,也有可能是喝酒前服用了头孢等药物而导致中毒。”
自酿葡萄酒有毒吗? 有关专业部门曾对自酿葡萄酒样品进行分析,显示样品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甲醇、杂醇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
此外,自酿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千万不要用塑料瓶、不锈钢、铝器皿等来盛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自己酿造葡萄酒虽然实惠,但是,目前,大多数家庭酿制葡萄酒过程还没有除去甲醇和杂醇油的工艺,大家在自行酿制和饮用时应该当心,避免此类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
我说呢,原来俺村有个包工头就受这罪,自酿自喝,喝到后来浑身发软,送医院抢救很久。 哦,这么恐怖,我有位朋友不喝白酒,每次去他家,他都要拿出自酿的葡萄酒出来招待,说都是他特地每年到新疆天山自摘的,无公害自酿的 以后可不敢喝了,太吓人了。。。 都自酿厂家的卖谁去。加点化学物品就!!!! 风自银山来 发表于 2014-8-30 20:14
哦,这么恐怖,我有位朋友不喝白酒,每次去他家,他都要拿出自酿的葡萄酒出来招待,说都是他特地每年到 ...
问题是所用的器具和工艺,不是所有的自制葡萄酒都不能喝 问题很严重? hthuiyang 发表于 2014-10-2 19:29
问题很严重?
不严重,纯属扯淡----- 大地飞鹰 发表于 2014-8-31 05:08
问题是所用的器具和工艺,不是所有的自制葡萄酒都不能喝
自酿,一般不会有问题。只要是选材没问题。怕就是酿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就难说 这么恐怖 这篇文章后来证实是酒厂是胡编的,文章没有具体地点,具体人物,具体医院和医生,纯属造谣! 说的是真的,一般不上规模的酒厂‘没有设备提出甲醛,自制酒也是的,甲醛超标就容易中毒, 这个常识我知道 好心提个醒,就是有不信的 喝自酿葡萄酒=慢性自杀? 假的!
2014-09-08 00:29:43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话题]花季人生相约自杀,谁之过?
[话题]花季人生相约自杀,谁之过?
准备酿酒的葡萄
正在发酵的葡萄
酿制好的葡萄酒
实验表明: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一般没危害
食品安全专家提醒:自酿过程,更要小心杂菌污染
葡萄酒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一直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在追求“零添加”食品的现今,不少“健康美食达人”开始自酿葡萄酒,这除了能过把“酿酒师”瘾外,价廉、健康、天然也是“自酿葡萄酒”的噱头。时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是市民自酿葡萄酒的大好时机。
但最近,一篇“在家自酿葡萄酒甲醇超标50%”的报道,让不少“酿酒爱好者”不禁打了个寒颤。更有报道称,喝自酿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杀。
自酿葡萄酒真的不能喝吗?本期《生活判断题》为您揭晓答案。
燕赵都市网见习记者杨藩 张琬 文/图
【网友提问】
喝自酿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杀?
今年7月,多起自酿葡萄酒中毒事件引发关注。据凤凰资讯报道,7月31日,湖南张先生饮用了自酿葡萄酒后,险些失明。就诊后发现,他所饮葡萄酒甲醇超标,导致了轻微中毒。
时下正值葡萄采摘旺季,然而,近日网上热传的各种关于自酿葡萄酒引发危害的报道,给那些酿酒爱好者着实泼了盆冷水。
但在走访中,燕赵都市报记者发现,众多市民都在购买葡萄进行酿酒。
一位正在购买葡萄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酿造葡萄酒已经好几年了,口感还可以,喝后也没有不适的感觉。并热心的介绍了制作葡萄酒的整个过程。
当被问及是否了解饮用自酿葡萄酒会引发危害时,刘女士称,也看过,当时担心了一下,但是后来想想自己家已经连续多年喝自酿葡萄酒,也没什么事,就没有在意。
近期,网友纷纷通过微博给《生活判断题》留言询问,“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真的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喝自酿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杀,到底是真是假?”
【实验结论】
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
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为了验证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是否超标,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节目组抽取了两份自酿葡萄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份自酿葡萄酒中都含有一定的甲醇,含量分别为204mg/L和150mg/L。
节目中,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专家表示,葡萄自身果皮的果胶分解,会产生甲醇,但其自身发酵代谢产生的甲醇量并不大。甲醇含量的国家标准是400mg/L,抽样显示,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因此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国内著名科普网站果壳网也对此进行了说明:自酿葡萄酒中含有的甲醇来源于植物本身,很难避免。但如果采用新鲜、质量好的葡萄酿酒,并且酿造方法得当,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一般不会超过上述限量标准,少量饮用没有问题。
【专家提醒】
http://yanzhao.yzdsb.com.cn/system/2014/09/08/013898454.shtml
自酿葡萄酒,更要小心杂菌污染
据河北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专家称,自酿葡萄酒在原料、酿造条件控制不佳时,确实可能带来种种安全风险。与甲醇超标相比,杂菌污染导致的有毒物质积累是更常出现的问题。
在工业化生产中,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对杂菌进行抑制。通常,会通过添加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来对葡萄汁进行消毒处理。由于添加了二氧化硫,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甲醇的生成。
灭菌后的葡萄汁被装入发酵罐中,并添加上人工培养的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杂菌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从而保证葡萄酒的安全。
但对于自酿葡萄酒来说,一般很难达到这样的卫生条件。自酿葡萄酒较少对容器或者葡萄汁本身进行消毒,杂菌容易残留。
另外,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酿酒酵母,家庭酿酒所使用的酵母品种不一定能耐受较高浓度的酒精,因此最终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也可能不够高,不足以抑制杂菌生长,这也增加了成品酒变质的风险。
【相关链接】
自酿葡萄酒的注意事项
挑选无破损、无霉变的原材料,尽量采用新鲜的葡萄。
操作过程保证卫生干净。尽量对容器和操作工具进行消毒。
发酵环境控温,不要将容器置于过热的地方(红葡萄酒适宜的发酵温度为28-32℃,白葡萄酒发酵温度为20℃左右)。
当然,对健康而言,控制饮酒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秦云幸来源:燕赵都市报冀中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