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对某个地方的关注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感情因素,青岛就是由于我心爱的四姨住在那里,让我格外心系,每次看中央台的天气预报,都要瞪大眼睛看清那边的天气情况。 四姨二十多岁去青岛,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 依稀记得小时候的我只喜欢一个“白”姨,她长得白里透红,水灵灵的大眼睛嵌在鹅蛋脸上,秋波流影,在我小小的心灵里似乎觉得她是香的,白的。人人都知道我有个白姨,她排行老四,人人都夸四姨巧,学编织,她能织出世上最美的图案;学做饭,普通的菜她能做出美味的炒菜来;学裁缝,她做的衣服样儿贴身又新潮,她一做出一件衣服来,村里的姑娘们马上照着学做……地里的,家里的,样样活儿她干起来麻利又灵巧。当时农村太穷了,她总想闯出一条路来,不停地学这干那。初中毕业后,青岛有亲戚说缺人手干活,四姨很快就去了,这一去就在那里安了家。 在青岛四姨卖过菜,干过纺织工,当过清洁工,在饭店包过饺子,炸过油条,最后“十项全能”的她选择了当裁缝。 十年前,我到四姨家过暑假。四姨有一个十平方米的小家,中间布帘一隔,里为卧室,外为工作间,一台缝纫机,一台络边机,一个电熨斗,每天我在临时搭的地铺上睡着了,四姨仍在机器上蹬着,裁着,剪着,做着……早晨六点多就起床赶早市买菜做饭了,下午五点多要自己蒸馒头,连她挑剔的婆婆也不得不承认她做的馒头好吃。其他的时间她都在赶活,她的黑眼圈、她的臀部变胖、她不停捶脖子都是她长期劳作的结果。我觉得四姨太不容易了,心里既疼她又敬她。 十年之后,我再次来到这美丽的青岛,来看望我美丽的四姨,纵然外表上再难寻美丽,但她美丽的灵魂却永远烙在我心深处。现在,四姨已有了一套带暖气的房子;孩子已上了医科大学;四姨有了青岛户口,并买了养老保险。她婆婆也已去世了,她正尽心尽力地照料着自己的公公,每天调做最可口的饭菜给他吃;08奥运火炬传递到青岛,四姨还是志愿者呢―――她已是青岛的主人了! 四姨一直很满足,她说凭自己的双手,滴自己的汗水挣饭吃,心里踏实,人生充实,感觉自豪。看她自得其乐地哼着自己喜欢的小曲,我觉得她就是生活真正的主人!她时常联络那个年代一同来闯青岛的老乡,也像四姨一样从事劳动、餐饮、服务业的他们自食其力,默默地为城市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他们不要求名利、地位,在这里政府给了他们落户青岛的机会,拆迁赔偿,城市低保,廉租房,九年义务教育,养老保险……种种优惠政策,使他们无后顾之忧,怀着对政府的信任和感激,他们正满腔热情地迎接新生活的新挑战,轰轰烈烈地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我祝福他们,这些普通的劳动者,祝他们生活更美好!祝福四姨!祝福青岛!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