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是天要降大任于我吧,从抗日山回来的第二天,我筋骨酸疼,鼻塞咽痛,体肤乏力,头炫目晕,心中热血的澎湃终究没敌得过寒风的凛冽——感冒了。当我顶着沉重的脑袋,拖着疲倦的身体独自上街买药的时候,华小英语组同事发来的信息让我温暖不已。往事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想当初从乡下调入华小工作,正当我畏难发愁的时候,是华小英语组的老师们主动担当起培养我的重任。他们还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体会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我,让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这里有一个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这是一个积极奋进的教师群体,他们有着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尤其是今年10月分在我参加江苏省“蓝天杯”赛课期间,是我们的居组长带领着英语组的精兵强将从解析教材开始,根据我平时的教学特点精心设计能充分发挥我特长的教案。一遍遍地试上,一次次地磨课,一堂堂地评析,一回回地修改,不放过一处失误,仔细推敲每个细节。课间在研讨,午餐在商量,甚至放学也在思索。“众人拾材火焰高”,有了她们,我们的荣誉之火定会越烧越旺。 带我走进青口二小英语办公室的是二小的莫立玲校长。莫校长高挑的个子,披肩的长发柔顺乌亮,说话的语调硬中带柔,不像男领导赣榆式普通话那样腔调硬硬的,好听一些,也容易听懂一些。英语办公室在教学楼二楼的最东边,推开门,透过对面墙上的窗户一眼就能望到校外直通海边的大道。办公室大约只有我们英语组办公室的一半大,面对面分三组放了六张办公桌,办公桌和墙面的斑斑驳驳表明了学校有些年头在教师办公条件上没有大的动作,似乎只有窗边那台闪烁的电脑仿佛在告诉我们:嘿哥们,我们可是正宗的城区学校。在莫校长的介绍下,我和办公室的五位老师一一打了招呼。我的办公桌在一进门的地方,坐在我对面的是教四年级英语的顾培老师,小姑娘长得很腼腆,一笑脸红红的,07年从连云港师专毕业,今年暑假刚从乡镇调上来的。隔着过道的斜对面是教五年级的杨仪,跟我非常类似,属于半路出家,97年中师毕业,03年改教英语,他可是二小唯一的男英语教师——“国宝级”人物。杨老师瘦瘦的,一幅眼镜显出非常谦虚的样子,见到我来,他连忙起身把一把钥匙放在我手里,这是办公室的钥匙,真是热心周到。和他背対背的是教三年级英语的张小伟老师,道坤在他的支教日记里提到过好几次。张老师徐师大毕业,英语六级,任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和大队辅导员,身兼数职,多才多艺。看到她我想到英语特级教师施延霞在张家港给我们做讲座时说的“英语教师的洋味”,感觉这位张老师天生就是教英语的——她长得就很有“洋味”:高高的个子,略显蓬松的发边染成淡淡的黄色,配以说话时稍带夸张的表情,自然而不造作。办公室里的另外两名女教师则分教语文和数学,一个年纪轻轻,一个年纪稍长。据莫校长介绍六年级两个班的两位英语教师在三楼办公室。 办公室老师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足以说明他们很乐意接纳我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在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将共同学习、工作。我能和他们很好地相处吗?我能得到他们的肯定吗?肯定会的!因为我来自华小英语组、我来自句容华小! 真是:念老友,万水千山意难收;结新朋,千言万语情开头。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