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赣榆海头:良田800亩,抛荒6年正,群众一抢而光

2010-5-2 19:57| 发布者: 挣扎| 查看: 1701| 评论: 8

良田800亩,抛荒6年正,群抢众占一扫光。
 赣榆县海头镇海脐村村民匡绪远反映,2010年4月26日下午4时许,其村村民忽然出动,对被该村委会抛荒6年的800亩良田实施抢占,他们自己划线为 界,堆土为标,仅三两小时的功 夫,800亩荒田已有了主人!

 海脐村,全村702户,人口3200余人。

该村总耕地面积2300余亩,已被非法卖掉1500余亩。被抛荒6年的800亩良田又被村民抢占,现在该村村民已无分毫土地可耕种。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10-5-26 19:58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和老百姓对着干没有好下场~~
引用 游客 2010-5-26 19:55
让时间来说明一切吧,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引用 小嫒 2010-5-26 18:40
原文由爱赣榆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网友于2010-05-20 17:06:12发表 这个占地据说是有某个在野之人想篡夺书记职位所设计的阴谋。。到现在,事实证明,海脐村前任书记很清廉, 
能说这样话的人不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吧...
引用 游客 2010-5-26 10:39
一个
引用 游客 2010-5-24 17:18
好官老百姓能这样干吗
引用 游客 2010-5-20 17:06
这个占地据说是有某个在野之人想篡夺书记职位所设计的阴谋。。到现在,事实证明,海脐村前任书记很清廉,是个好官...
引用 游客 2010-5-7 21:25
感谢记者的报道,给百姓一个说法,谢谢了
引用 游客 2010-5-5 09:40
江苏“赣榆模式”的完败! 作者:朱孔剑 2009-12-29 ----记柘汪临港产业区畸形的发展模式。 几年来,赣榆县柘汪临港产业区所谓“招大商”几乎完败。数千亩耕地多年荒芜,微薄的补偿款拖欠至今—— 赣榆“大项目”悸痛 赣榆至今是苏北发展的典型。然而,最近一些“鼎沸的怨声”或把赣榆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连日来,赣榆柘汪镇群众多次反映,当地政府强行拆迁、占用万亩耕地。微薄的征地补偿款拖欠数年,没有付给村民。 土地乱象丛生 征地、拆迁缘于建设柘汪临港产业区。柘汪镇当地群众反映激烈的污染企业,亦与此有关。 近日,记者在相关人士的引领下进入该产业区内。记者沿着连云港大道东行,看见路南逾千亩土地被圈占。路北亦有数百亩土地闲置,附近,江苏海洋石化的广告牌分外醒目。 不远处是小王坊庄。几个织着渔网的村民告诉记者,四年前,柘汪镇出面强行征用该村的土地,响石、东林子、西林子、中林子、小王坊庄等村近万亩土地被野蛮的征用。 “镇里承诺每亩地每年给村民一次性补偿800元钱,却至今没有兑现。我们多亏离海近,捕鱼卖点钱,勉强维持生活,否则将很难生活下去。”村民们气愤地说。 连云港大道至岚山大道交口处,大片土地亦被圈占。继续北行,则是一望无垠的田野。 在金大地公司对面,数百亩的土地荒芜了数年。对面,是空旷的庄稼地。往南行,记者随处可见道路两边,土地大量闲置、被圈,根本感觉不到动工的迹象。 在烟台路附近,是原大王坊、小王坊村所在。据该村群众反映,去年,柘汪镇政府不经过村民同意,也不和村民签定用地协议,强行占用这两个村数千亩耕地。每亩地仅补偿1000元,补偿款根本不予兑现。村民们多次上访反映补偿款的拖欠问题,赣榆县委、政府却没有进行妥善处理。” 目前,大王坊、小王坊村绝大部分耕地被新海石化和帝华特钢征用,村民几乎无地可种,沦为失地“三无农民”。 记者了解到,柘汪临港产业区定位为重化工产业园区,赣榆县对产业区有长期的规划,分为临港工业区、综合加工区、镇级服务区、生活配套区和旅游休闲区共五个功能区。 但是,记者通过半天的调查发现,产业区内土地大量闲置,所谓五个功能区未见雏形。除了新海石化项目在建之外,真正建成的企业极少。 据柘汪镇一工作人员透露,规划32.3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早已突破樊篱,园区面积已经远远超过42平方公里。 四年前,规划总面积32.3平方公里的柘汪临港产业区正式开工建设。3个多月的时间,园区内 “七通两平”,管委会构建了“四纵四横”,共计37公里的水泥道路,并完成了三条主干道的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具备了企业入驻的基本条件。 据连云港市有关领导称,柘汪临港产业区建设创造了“柘汪速度”。150天内,柘汪镇政府征用小王坊村、大王坊村上千亩耕地,拆迁房屋3200平方米。 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却不认同,他们对当地政府不顾群众强烈反对,狂热立项非常不满,群众甚至用“毁田伤民”、“挑衅国家政策”等词宣泄自己的愤怒。 相关人士指出,柘汪临港产业区被征的万亩土地中,大多未批先占,仅少部分有审批手续。柘汪临港产业区以长期租赁方式代替征用,避开国务院的报批程序,达到长期占用土地的合法化。 产业区甚至利用县市土地审批权限,擅自调整规划,把基本农田调出当成建设用地使用,化整为零分次报批。如此以来,产业区侵占耕地的行为便戴上了合法的帽子,产业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大项目”夭折 新海石化、帝华特钢是赣榆县政府一度自豪的引资项目。赣榆县政府称,新海石化、帝华特钢、亿海石化、圣鑫实业等项目投资数百亿,将极大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项目俨然是当地政府的 “形象工程”。 几年中,赣榆县政府公开宣传,进驻园区的投产和在建企业达25家,总投资分别达30亿元、90亿元等。 “其实,园区内大多是一些小型企业。在赣榆县招商引资的超亿元大项目中,只有新海石化项目在建,其它大多夭折。柘汪临港产业区轰轰烈烈的引资闹剧早已落下帷幕。”关联人士透露道。 据了解,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由山东东明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山东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和连云港万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 帝华特钢占地500亩,计划投资几十亿。后来因为资金原因,未能建设,该宗土地一直闲置。 投资2.6亿元的亿海石化、投资2.5亿元的连云港圣鑫实业有限公司,是柘汪临港产业区两家大型酒精加工项目。由于投资资金不足等原因,这些项目根本没有建设。 至此,赣榆县当地政府所谓重大引资几乎完败。 “帝华特钢等项目夭折,表面上是因为企业在资金等方面出现问题。事实上,当地政府存在引资盲动的弊病。产业区与进驻企业方面产生矛盾,最终无法解决,导至招商引资的必然失败。”关联人士分析道。 一度疯疯烈烈的“招大商”、“上大项目”却使无数村民付出惨重的代价。 为了所谓“大项目”进驻园区,赣榆县、镇两级政府不惜牺牲无数村民的利益。柘汪镇小王三庄、响石村、东林子、西林子、中林子等村万亩土地被无偿、无期限的征用,至今大量荒芜。村民的补偿款一直被拖欠,当地群众多次上访,造成恶劣的影响。 至今,赣榆县当地政府“招大商”、“大项目”引资仍在进行。 崎型的发展模式 最近几年,苏北、苏南之间贫富差距给苏北一些地方政府带来巨大压力,发展工业成为当地政府的夙愿。在赣榆,引进项目成为政府各部门考核的主要业绩之一。 在连云港、盐城等地,有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县乡设立了化工园区,这些园区多数没有完整的规划,简单地圈上一块地,就开始了招商。 “所谓大项目其实污染很大。新海石化以重油为原料,生产石油化工产品,对水和土壤污染严重。”赣榆县一些退休干部对此忧心忡忡。 赣榆县政府敢吃螃蟹,似乎早已胸有成竹。 三年前,赣榆入围“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评选,曾经一度让业界感到困惑,因为赣榆仅是苏北一个不为众人所知的县城。 其间,赣榆已经完成自我救赎。 彼时,浙江、苏南等地环境容量已达饱和,高污染企业被选择性地淘汰出局。而临近落后的苏北地区正成为这些污染企业的“新家”。赣榆县张开怀抱,广纳四方污染大户。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措施,但实际上,为了追求GDP,赣榆县政府暗中和土地、环保部门角力。财政收益、政绩利益追逐使有关官员铤而走险。而百姓在种种因素作用下丧失话语权,最终导致令人无奈的现状。 一个严重的事实呈现眼前:赣榆县片面追求“招大商”、“上大项目”, 柘汪临港产业区发展已经极度失衡、畸形。 “以前,赣榆县柘汪临港产业区荒草丛生,如今成了一个沸腾的建设工地。”赣榆县有关领导在公开场合多次说。 柘汪镇当地群众却不认同,“柘汪临港产业区原本是大片大片的耕地,一直冷冷清清,没有几家象样的企业。” 当地政府数年煞费苦心,是否为了维系所谓政绩形象?如此“赣榆模式”何以得到推广?“赣榆模式”正遭到社会广泛质疑。 观察者指出,土地升值空间巨大,谁控制土地谁就控制了财富。柘汪临港产业区圈占大量土地,最终受损失的是当地农民。赣榆当地政府看重眼前利益,热衷于引进“大项目”,可能与此有关。 同时,柘汪临港产业区内几千亩土地空置,数年荒芜,这个严峻的现实横亘在前,如山沉重。 江苏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区,是政府之痛?还是人民之痛? 记者将继续关注。 (文/ 朱孔剑) 赣榆真牛

查看全部评论(8)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9 07:35 , Processed in 0.1331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