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煞有其事,像模像样。 昨夜,少不更事的弟弟嚷嚷要去新城看比赛,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迎着小雨,驱车赶往新城体育馆。 对于十数年痴迷体育运动的楼主而言,长期昼夜颠倒流连于欧洲四大联赛,欧洲冠军杯,欧锦赛,世界杯等, 更是从乔丹时代就迷上NBA,加之念书时,所学专业与体育行业密不可分。所以对于这种比赛有着天生的免疫。料想很多 朋友一样,对于没有倾向性的球队,以及毫不熟悉的运动员,这样的比赛确实没什么太多看点。 家里最小的弟弟,一如当年好奇的我,老早嚷嚷要去。也罢,最近闲来无事,陪小孩玩玩也是好事。 我擦,新城体育馆好生气派,从外面看。 进去后,依稀能看到涂抹不均的墙面,略显简陋的设施。 起码能看到几个问题。这几年疯狂的土地财政使得地方政府家底殷实,加之全国上下一拥而上的基建热情,领导的政绩工程,这种文化属性极强的建筑物应运而生。随便请几只商业球队来走走秀,随便请几个草台班子唱唱歌,就能给人造成文化大发展的错觉,使人陷入文化强县的无限意淫中。临了后,被愚弄的老百姓和部分官员还要赞美一句,某某领导在的时候,我们还吸引了NBA球员,俄罗斯女排来比赛呢。这个领导不孬! 事实果真如此? 先谈谈奥运会吧。 进三年来,对于很多事物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时常为自己当年的愚钝羞愧不已。 依稀记得当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时,也就在2001年7月前,境外媒体报道,北京市民支持北京奥运会的比例高达94%(数据太远了,差不多记得这个数字)。我当时就在纳闷,是那个脑残不支持奥运会。百年奥运,应该人人支持才对。也能不能理解在西方国家,很多城市举办奥运会,居然只有60-70%的支持率。很是不解。 自金融危机后,慢慢发现,原来奥运会世博会才不是什么好玩意。或者说那种组织模式不是好玩意。 希腊为什么深陷主权债务泥潭,不能自拔。2004年,雅典奥运会异常成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之后就爆出预算严重超支,不得不大量借款,提高税率,减少福利支出等,来缓解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压力。 又看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奢华与荣耀,事实上,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令人羞愧。 记得当时很多华侨及热心市民,要向北京政府捐钱,支持奥运建设,就像当年北京亚运会一样。 但骄傲的中国政府,婉拒这一好意,为啥,咱不缺钱!于是乎就有了惊为天人的开幕式,就有了51枚金牌,但这背后是什么? 支撑这些大型活动,最后牺牲都是老百姓的利益。有限的财政投入到政绩工程中,原本可以用作医疗,教育的资金,被挤占到建设体育馆,但体育馆又不免费对公众开放。 奥运会一定程度的造成了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政府提高土地出让金,造成土地价格上涨。最后还是牺牲的老百姓的利益。 到最后,老百姓享受了半个月的高潮,留下了未来几年,十几年的无尽痛苦。而政客赚足了资本。 新城的篮球争霸赛固然要搞,但非要请与我们毫不相干的球队吗? 我记得上次还请了江苏男篮,那起码还有点靠谱。但也不十分靠谱。 试问,类似的比赛能提高老百姓的身体素质?能提升赣榆的篮球水平?能带动体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记得某年,携2002世界杯黄袍加身的巴西队,做客中国,与国足打了场友谊赛。最后90分钟0:0,600万美元,罗纳尔多没出汗。。。。。数年后,巴西依然是巴西,国足向鱼腩又迈进了一步。 记得当年皮尔卡丹,深秋入京,把一个欧洲不入流的品牌打造成中国奢侈品。 这背后都是盲目崇拜与愚昧,认为只要引进来了,一切都OK了。 说点靠谱的吧,可惜赣榆台的美女记者没采访我,要是采访我,我好好给你聊聊。呵呵 1、适当搞一搞各镇之间的体育比赛,这样参与程度更高。 2、县与县之间的比赛,很有看点嘛。虽然技战术水平差,但还是很吸引人的。对于长期推动篮球事业发展还是大有好处的。 3、搞比赛的钱,不能建几个好点免费露天体育场,和适度收费的室内篮球馆?当年的赣中操场没了之后,赣榆足球事业一落千丈。。。 最后要结尾了,突然发现好像通篇都是反对,还是要表扬下组织者的。 1、组织有序。无论检票,场内引导,还是比赛流程,都比较顺利。 2、保障充分。居然能通过赣榆卖药台,现场直播比赛,中途有事,回家瞄了一眼电视,转播效果不错。感觉不太像县里的水平。还有翻译,解说。但我总感觉是完备的商业运营队伍做的。这两个球队是不是经常走穴,赚这种钱啊?背后包括赛事联系,技术保障,人家都包了? 3、领导重视。父母官亲临现场,与民同乐。 欢迎来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