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矛盾就像周期性如约而至的大姨妈一样, 汹涌澎湃又难以避免,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同时, 又刺激着国人深埋的爱国热情。 关于钓鱼岛争执,有这么一个很有中国历史感的小段子。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话说,西门庆又一次来到武大郎家,要大郎立即下床。大郎真诚地对西门庆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西门庆哈哈大笑:你在旁边看着就行了。大郎大声抗议说:我还要给你们站岗防武二捣乱。武二回,怒。大郎抱着武二曰:兄弟,稳定最重要,而且我已经抗议了,无论他与金莲发生了什么,都改变不了她是我老婆的事实。 很形象的道明,钓鱼岛的问题。 小平同志当年艺术性的处理了领土争端,但也把麻烦和矛盾抛给了后人。 这里暂且不讲钓鱼岛的问题,太大,而且讲了也没多大效果。 毕竟是抗议嘛,你懂得,抗议这种事情,人家完全可以且听且罢,然后给你来个抗议无效。 今天主要讲讲日货,讲讲抵制日货。 我是很明确反对抵制日货的,自2006年国内那次较大规模的反日浪潮后。很多经验日货的店家被砸,便开始思考这一问题。 最终的出结论,抵制无用! 时间轴拉回到100年前,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就开始大喊大叫,就开始在街头焚烧日货,100年后怎么样了? 咱们的国家是富强了,是有钱了,是拿到了不少金牌。但是日货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的渗透咱们的日常生活? 是抵制的不彻底,亦或是什么? 好了,按照愤青的思维,我成为抵制日货的一份子。 然后手机坏了,我准备买部手机。思索下来,三星诺基亚华为苹果。 准备支持下国货,刚咨询懂手机的朋友,上来就喷我一脸,你傻逼了吧,买国产手机,好歹也是有点脸面的人, 用国产手机你丢不丢人? 咦,那咱就买个国际大厂的货吧。反正不买日本的。于是乎咬咬牙,买了个爱疯四。这下有面子了。 后来,有一天上网,看到这样一个分析,我凌乱了。 文章这样说,苹果手机40%的配件是日本生产的。 我擦,我是罕见,怒摔之。 又买了三星。美美的用了几天,挺好。 奥运会开始了,看到棒子怒骂国人,原来这厮不比鬼子强。继续怒摔之。 肿么办? 事实就是如此。 1、全球化的今天,你很难找到一个没有日本痕迹的产品,如果严格起来,你消费每一件产品,最终都在为日本人创造利润。都在当汉奸。有人说了,那他们赚的少多了。其实五十步笑百步,性质是一样的。 2、不买日本货的消费者,也多数不买国货。数码相机,还真就是日本人做的好。如果严格起来,你所看到的视频,美丽的图片,电视电影都是日本摄像机拍出来的,莫非也要抵制? 好了,那我们买德国货,美国货,韩国货。我就纳闷了,莫非德国人,美国人,韩国人就是好人。 其实认真梳理下,这三十年,对中国迫害最多的是美国人,不是日本人。 没有美国人,台湾岛,这座比钓鱼岛打上几万倍的宝岛也许五十年前就回家了。 如果不是美国人,没有那么多不平等,没有那么多贸易保护,中国企业或许活的更好一些。 3、从市场经济出发,消费者购买的是需要的产品,势能满足自己欲求的产品。其实刻意抵制某一国产品,最终伤害的会是自己。那么多日本在华企业,那么多员工,怎么生存。阿迪达斯突然撤离在华工厂后,不也严重损害了相关人员的利益嘛? 再者,保护名族工商业最好的办法,不是贸易保护,而是竞争。娇生惯养的孩子长不好,就像上世纪80-90年代的国企一样,闭关锁国,生产的产品仅供自己使用,粗制滥造,反正没有人竞争,我生产什么,你买什么。 相反,2001年加入wto之后,狼来了,但是我们的企业反而更强大了。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是民族企业。 市场选择,永远是优胜劣汰,永远是产品至上。政治因素会暂时影响一个品牌,一个企业。但是终归要回到市场经济的本质上来。 在愤青们开来,很清晰的路线,抵制日货---限制日本人---日本企业倒闭--中国人大胜,哦耶,我是个爱国者!这又是典型的阿Q精神。 其实比起抵制日货,我们应该做的更多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多关爱有良心,有道德,并有创新能力的名族企业。其实当年小米发布时,骂声一片。尽管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华人企业,咱能支持下嘛?华为更不用说,各方面的楷模。 时间仓促,赶紧结尾。 抵制日货,仅仅是情绪的发泄,千万不要当正事。也不要过激砸中国人开的日本品牌的店面。有种,咱带上城管大哥,组团杀向钓鱼岛。没准,你就是下一个民族英雄。 真正的爱国,好好工作,好好学习。韬光养晦,抓紧强大起来,让日本人意识到双方力量悬殊,不战而败。人家现在不怕你,敢挑衅你,就是知道你现在不敢打,也打过。发发牢骚就算了,限制别人,远没有发展自己来的实在。 好了,写到这里,看部岛国真人动作片,轻松下。 瞧,我又消费日本产品了。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