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文集 夹谷山人 查看内容

唯见江心秋月白

2013-5-26 08: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8| 评论: 2|原作者: 夹谷山人

摘要:   夏夜漫漫,老是失眠,夜半时摸出唐诗一本,聊以混目,忽见不知多少年前写在杜甫《宿府》诗边的一段备注:   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七日晚,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 ...
  夏夜漫漫,老是失眠,夜半时摸出唐诗一本,聊以混目,忽见不知多少年前写在杜甫《宿府》诗边的一段备注:

  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七日晚,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得《偶成》一首:

  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这是瞿秋白毕生最后一首诗,是他被枪决的当天写的,是中国诗歌史上真正的“绝笔”。这是一首悲壮而又凄凉的诗,原句分别是“夕阳明灭乱流中”“落木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僧持半偈万缘空”,其内改动了几个字,大意还是明白的,尽管四句集自唐人的旧作,落在瞿秋白笔下,但觉天籁浑成,块然独垒。秋白曾有句:“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此非词谶,乃狱中言志耳。

  了解一点历史,或许会对瞿秋白写这首集句诗时的心情多一些了解。第五次围剿的时候,红军损兵折将,最后决定了突围。许多人的去留问题竟成为CP人之间解决个人私怨,或打击报复决定了一些人的去留,以博古,李德,周恩来的三人团最后竟很心让瞿留下,这无疑是让瞿秋白去等死。毛泽东对此提出了个人意见,就是带瞿秋白一起走,在人人自危的那个时候,保护自己才是唯一,很少人敢有勇气站出来为瞿秋白说话,毛泽东算是说了句公道话。可惜于事无补。

  瞿秋白早期有《忆内》(集唐人句)云:夜思千重恋旧游,他生未卜此生休。行人莫问当年事,海燕飞时独倚楼。

  瞿秋白其实心里应该是很悲哀的,生前和死后都是毁灭在自己人的手里,这真是历史的误会。如果历史的误会可以化解,可以倒流,我想瞿秋白宁愿选择自己当一个文人,而不是政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与同怀视之。

  这是鲁迅先生书赠瞿秋白的一幅对联,先生称瞿秋白为知己,此联堪称古今咏颂友谊之绝唱。以先生的孤傲的个性,独与秋白为友,也算是惺惺相惜了。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dmin 2013-5-26 08:18
行人莫问当年事,海燕飞时独倚楼
引用 夹谷山人 2013-5-28 04:53
admin 发表于 2013-5-26 08:18
行人莫问当年事,海燕飞时独倚楼

老帖也翻出来了,哈哈,重读旧文,依旧感慨。

查看全部评论(2)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8 15:44 , Processed in 0.0699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