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赣中,我曾听李老师上过的课,他对古文解释很透,那时的赣中,李震,莫立刚,刘跃夫还有岁数大点的程磊是语文组的教头,对他们的印象都很深。八九年的时候,李震只是文科班的班主任后来兼高三年级主任。晚上睡觉,他经常带人查房,早上住校生晨跑,他已经在操场上了,那时候他们的敬业精神,应是现在所有老师学习的榜样。 李震,男,1953年9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江苏省赣榆县中学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会员。--------周东特注 ![]() 李震 江苏省政府督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系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教师、连云港市首批中小学名校长、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专家委员。 社会兼职:连云港市中语会理事长、连云港市语言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主持过的研究课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课题、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专设计划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资助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资助课题、江苏省省委组织部人事厅资助课题等。 专着编着代表作:《曾巩年谱》(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曾巩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9年)、《生命张力:与生命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李震讲语文》(语文出版社 2008年5月) 。 发表论文、诗歌和散文等百余篇。 《中学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等奖;《曾巩年谱》获江苏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巩资料汇编》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李震讲语文》获市“十一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 ![]() 潮平岸阔一帆悬 (1) 邓星雨 ——《行走在理论和实践断层之间》序言 李震先生将他和刘立峰先生主编的《行走在理论和实践断层之间》书稿交给我,并约我写个“序”。初,很茫然,很恍惚,心里没底,状态混沌。旋踵,日夜拜读其稿,我陷入沉思…… 初识李震,是1984年。那时,他正在江苏教院就读,且正值伤痕文学方兴未艾之时,他与黄清华却编撰了一本《作家评中学生佳作》的书。这是一本貌不惊人、但很文化、很主流的一个文本。我作为撰稿人之一,借“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会”在宁开会的间隙,曾去省教院见到了李、黄二人。俩人酷爱文学,李主攻方向是曾巩,黄研究的对象是郁达夫。二人所涉猎的领域,我均感兴趣。二人的激情像燃烧的火把。我与李震属忘年交,是文学缩短了我们间的年龄距离。那时,李震刚过而立之年,“且勤奋、干练、英姿勃发、待人笃诚。我想,此人十年后,必成大器。”而后,我在徐州、连云港等地,先后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有了方向,且痴迷于斯。肯吃大苦,甘于寂寞。不管身居何地,必然成器。徐海地区东有李震,西有黄清华。一位在赣中任教,一位在沛中任教。一位研究曾巩,一位解读郁达夫。正如,一位守望启明,一位遥望长庚。他们一定会成功!他们会让长期厮守在高校、科研单位的一些人汗颜羞心、难以自容的。是学者就该着作等身,述而不作,实属繇子!”这决非哗众取宠,这是我的肺腑之言。接着,不时有人向我转述李震取得的业绩。他真的感动了我。1996年10月,江苏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评选,我为其上报材料写过鉴定。其间有这样的文字。“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他卓有建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他思维前卫,锐意进取,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就”。 二0一0年二月,赣榆县中学邀请我们斟酌有关材料,二人有幸再次相聚。我惊叹他的生存状态。锐意如初,且多了几分沉稳与深邃。他活得很灿烂。李震功成名就,且正处于人文学者的黄金时段;相比之下,我已垂垂老矣,尸位素餐,坐以待薪。相聚时日,感于他的状态与成就,遂撰并书联赠之。“青口新浦两天地/仕途文心一汉子”。凭李震的才力、功力、境界,主编这部书,我信得过。 ![]() 依韵和邓星雨先生 李震 3月2日,应赣中王其珊校长之邀请,我和前辈邓星雨教授前往赣中讨论文化建设。星雨教授于六十年代在赣中工作,游赣中复制小红楼,感慨万千,遂忆及当年独立小桥所作之诗:“独立小桥风满袖,又见河丰碧水皱。谁剪两岸春垂柳,曼歌起舞江山秀。” 古稀之年,身体健朗,潇洒倜傥,一身豪气,才思敏捷,谈吐珠玉,记忆惊人。座谈之间,谈及原赣中语文组已经有三人评上教授级中高,有七人荣获省特级教师称号,皆引以为荣。临别邓老作对联一副赠我:“青口新浦两天地,仕途文心一汉子。”返徐后,于12日晨又发短诗与我,遂依其韵和之。 教授有三七特级, 学界称奇如日丽。 前辈耕耘培沃土, 文统涵育出奇迹。 夹谷峰会齐鲁远, 端木书晒青苔记。 弘毅精神流布在, 煎饼虾皮听啼鸡。 2010年3月12日 附: 咏赣中语文组 邓星雨 赣中语文七特级, 同业屈指赞瑰丽。 不在文化中轴线, 竟能拔萃出奇迹。 亦梦亦醒镜花缘, 似人似妖西游记, 君若深究何以故? 三更灯火五更鸡。 2010年3月10日 【说明】邓星雨教授为徐州师范大学教授,着有《蓬莱诗魂》、《中国当代散文史》,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是我国着名散文评论家,其主要学术观点:“散文是心学”。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