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赣企业的兴衰 张謇、沈云沛、许鼎霖,此三巨头在苏北实业界成鼎立局面,他们选择了与传统士人截然不同的道路——“实业救国”在海州、赣榆纷纷建厂,搞企业,他们建的公司后来怎么样了呢?让我一一述说。 ![]() 张謇 一、云台山 树艺公司的始末 1898年沈云霈、宋治基等在籍士绅在张謇的影响之下集资开发云台山,于第二年成立了树艺公司。草案初辟,效果显著。限于资金匮乏,为更好地发展,在创办三年初见成效的基础上,一方面正式呈请清政府批准云台山的开发,另一方面向社会集股。并在上海、苏州等地设立了集股分支机构。经过广泛宣传,共集资3,000股,获得本银洋30万元。树艺公司从创办到结束虽历经十余年,但它的实践意义和获得的成果不可低估,在前云台山计开发望海楼、西斗牛石、寒窑、胡真洞等9处,后顶北风口、腰石、羊鼻峰、玉皇阁等20处,斗篷山、向日坡、古牛蛋、凤凰坡、唐王洞、杨柳盘、十八盘等68处。并设四局(管理)于凤凰岗、望海楼、凤凰坡、唐王洞。后云台计有蜘蛛山、桅尖山、芹菜沟、宿城山、留云岭、罗汉墓等20处,并设四局于悟正庵、陶公祠、苏文顶、老君堂。“开垦种植、渐著成效”。其中仅值茶就达800万丛,三年内已能采炒新茶,并以质优价廉打入了国际市场,曾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茶茗、油桐、油茶、柏树等经济林木总数达1,400余万株。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扩大贸易范围,沈云霈还在新浦开办油厂,生产茶油、桐油、柏油等,装篓入船,由临洪口入海,远销上海、闽广、烟台、京广等地。此外,还开发了地方特色产品,远销国内市场。开发地方特色产品如焖黄瓜、萝卜头、豆酱等,销往上海、镇江、南京、汉口和九江等处。种植的开展也促进了场务建设。建设总局、分局,盖造农工住房,平修道路,开挖塘池,建加工厂,使荒芜了200余年的云台山于草莽间出现一片蒸腾景象,并使农业开发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将“当年净得余利按拾陆成匀分”,“入股诸公净得利拾成”。 1929年,谋划了30多年的树艺公司宣告停业树艺公司停业的缘故原由是多方面的,此中大村"扁担会"的粉碎是1个重要因素"扁担会"的前身为"贫平易近会",是花果山乡大村人(其时为灌云县郁林乡)武同儒(1904-1930)、范培林社团建立的因为树艺公司的禁山令,要患上靠水吃水的大村山平易近没有办法进山打柴,断了糊口来历,是以自1926年起,以武同儒、范培林为首的"贫平易近会"与树艺公司斗争不停1927年3月下旬,她们领导300多贫平易近会会员,并结集一千多穷苦山平易近,手持刀斧,挥动扁担,高喊"还我有山有树林之处,阻挡封山"等标语,齐拥上山,将树艺公司莳植的300多亩小树苗全数砍光两年后,树艺公司停业 树艺公司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筹办至1929年宣告破产。30多年的惨淡经营虽以失败而告终,其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大村“扁担会”农民的抗争和滥砍滥伐的直接破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1) ---------- 地主封山了,那些靠山吃山的老百姓没有活路,只好奋起反抗。当然乱砍乱伐是不对的,但不同的年代只好说不同的话。 ![]() 二 、 海赣垦牧公司的产生 为了进一步对沿海滩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沈云霈又与许鼎霖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联合奏请皇上:“比年海势曰东,涨滩益远,计自海州北境入赣榆县界五、六十里,抵山东日照县境有鸡心滩,其地长狭约两千余顷,自州治东抵淮安、阜宁县境三百数十里有燕尾滩约两千余顷,可垦可牧,若听其芜秽不治,污莱极目,官既无义得赋,民亦无从资生”。1905年清廷恩准,称:“江北之海州,赣榆东滨大海,广斥数百里,比年海势日东,潮滩溢远,计自海州境入赣榆界五、六十里,抵山东日照县境,有鸡心滩。其地长狭约二千余顷,可垦可牧……设海赣垦牧公司,就鸡心、燕尾二滩筑堤开渠,渐次拓垦……,查海赣一带,涨淤滩膏腴不少,自应及时修办”。得到朝廷的恩准,沈、许共筹集资金42万元,先后于1904、1905年相继在海州、赣榆两地创办海赣垦牧公司。两人于一南一北,分工合作,同开滩涂,发展农牧。经磋商,总公司设在海州,总账房设于上海,以便收股付利,并于云台山、山陬山、响水口、青口设分所。为保持独立起见,资金中的二十万先由创办者分认,尚余一万股,也仅限于同人分认,并把垦牧办法具体分为十二项。海赣垦牧公司和树艺公司一样,在围田垦荒,开发荒滩涂、耕种养殖等方面取得了大面积的收获,成为近代海州经济史上的两块丰碑。 海赣垦牧公司从成立伊始就得到张謇的鼎力相助,后来曾一度和大生公司合作,其成案和组建都是仿照通海垦牧公司。(2) 通海海滨有大片荒滩,大生纱厂办得初见成效的时候,张謇就着手把创办垦牧公司的设想付诸实施,以解决纺织原料和获得更大盈利。光绪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900-1901),张謇四次到吕四场视察,並借用南京陆师学堂第一届毕业生江知源、章静轩、洪俊卿等人,对这片荒滩进行测绘,发起组织通海垦牧公司。经过10年经营,总面积12万亩,其中9万亩荒滩变成棉区。宣统二年(1911)开始盈利,至民国十四年(1925)的15年中,纯利白银84万余两,已达实际投资的3倍。民国七至十四年(1918~1925)共生产棉花16000多担,为大生纱厂提供了部份纺织原料。(3) 张謇参与的垦牧公司概况 现在市(县) 垦区数 主要垦区名称 成立年份 实收资本(元) 总面积(亩) 已垦田亩 启东市 2 通海垦牧公司等 1901~1903 810000 136277 99142 海门、通州市 1 大有晋盐垦公司 1913 2260000 336482 176932 如东县 4 大豫盐垦公司等 1915~1918 5130000 570879 174254 海安县 3 正丰仓等 1915~1923 437000 92746 72746 东台市 3 大赉盐垦公司等 1916~1919 2280000 465900 57323 大丰市 13 大丰盐垦公司等 1918~1934 12483880 1376993 570192 射阳县 43 大纲、华成等 1918~1933 8682600 1610916 655766 滨海县 14 兴垦会等 1918~1936 102300 61160 44800 响水县 8 新通垦植公司等 1917~1936 1950000 312800 36500 连云港市 7 海赣垦牧公司等 1905~1922 420000 88518 36000 合 计 98 34555780 5052671 1923655 (4) 张謇先生支持并参与了那么多的公司,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解决纺织原料和获得更大盈利。当然也带动了生产力。 ![]() 三 、 海丰面粉厂的血案 1905年,许鼎霖利用家乡盛产小麦,大豆的优势,和张謇,严信厚集资28万元在海州开办海丰面粉厂,工人有200多人。(5) 使用钢磨加工,有钢磨十五台,日产面粉1500多包,这是海赣地区唯一的一家机制企业,开办到1908年就获利45900余两。 1909年,海州遭受水灾,饥民遍野,海丰面粉厂开办粥厂进行赈灾。可到了1910年的四月,出来个事件,面粉厂被捣毁了。 这就是“海丰血案”。 海丰面粉厂本来是许鼎霖自己亲自任总理,可他是有官在身的,也不能天天在家处理公司事务,就委派他的四弟许鼎馨主持,就是青口人常说的小许四。海丰面粉厂最后就是毁在了他的手里。 1910年3月初,正值饥荒年头,清江境内的大丰面粉厂在售卖麦粉以及麦麸的时候屯粮不售,遭到饥民的围攻,并引起老百姓的恐慌,发生暴乱。在宿迁饥民贴出小广告“在3月25日,持火油一瓶,洋火一盒,去焚烧永丰面粉厂,为民除害”,这些带有煽动性的言论,造成了饥民的暴乱,在3曰18日下午,他们先抢了大丰面粉厂的5船小麦,后引火烧毁永丰面粉厂,面丰厂4层楼房,包括机器,仓库等化为灰烬,损失达19万两之多。 此时,有赣丰油饼公司运送豆船8艘,被截。8船被抢购一空,总计1300余石。 3月中旬,海州饥民上万人到海丰面粉厂抢粮,滋事,公司紧闭大门,饥民爬过围墙,放开大门,此时的海丰面粉厂主持人许鼎馨命令厂勇开枪射击,当场打死9人,重伤22人,赴水逃跑者又淹死7人。 这个血案的发生,震惊全国商界,舆论哗然,海丰面粉厂被饥民彻底砸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血案呢,后文在 二楼 再续。 参考文献: (1)《树艺垦牧 硗瘠化壤》 连云港文化网 (2)张文凤《张謇与清末海州的滩涂开发》01年8月期刊论文 (3)黄志良《废灶兴垦与农业教育》 (4)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五篇)》,上海民光印刷公司1933年版,第259~262页; (5)蒋国宏 《张謇与许鼎霖》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