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时期的赣榆县田赋流通券 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进行货币改革,法令规定在中国只准许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货币发行,那时通称四大银行。 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四大银行撤退到大后方,于是市面上通货不足,有许多商行自印门头小票在市面上流通,就是在青口就有多家银楼自制小票, 像青口庄姓的“生宝”银票 ![]() 青口朱家的朱乾泰 ![]() 各家出的太多,老百姓对有些小票不信任,市面很乱。三八年一月,朱爱周任赣榆县长后很关心这个问题,于是有手下的刘姓副官建议:私家商号都可自己印制门头小票在市面流通,我们正规的县政府就不可以印制吗?一语提醒梦中人,于是赣榆县地方财务监理委员会便在朱爱周县长的主持下成立。 成员有:朱爱周,王秀三,徐达人,李霈枫,蒋亦良,张树人,宋少锋等。流通券以田赋做抵押,并定名为“赣榆县田赋流通券”,并委托刘姓副官到西张夏村信泰纸行去印刷。 信泰纸行老板叫仲丽生,仲派人到上海绘制铜版购买印刷钞票用纸,一天能印制1000多张。用手工方法在票面上盖上号码。 第一批流通券票面只有一元的一种,生红色的正面,淡绿色的堂子,票面中上方印有黑色的手写体“赣榆县田赋流通券”,左右两侧竖印“完粮纳税、一律通用”字样。左右上方盖有A0000001等号码,下方印有朱爱周的英文签名,背面为深绿色,印有朱爱周竖写的行书签名。 ![]() ![]() ![]() ![]() 流通券出厂后,运到县政府“地方财务监理委员会”经手受理的是二区区长藤延年,由他加盖5红色印制,一个是赣榆县铜印“赣榆县长”,一个是牛角章篆体文“赣榆县地方财务监理委员会印”,这才可以入库。 以后又印制了五角的,两角的两种。赣榆天赋券在市面流通很受老百姓欢迎,特别在赣榆西部以及鲁南地区流行很广,朱爱周牺牲前,大约印制发行了三十万元左右。 ![]() ![]() ![]() ![]() 朱爱周县长牺牲后,流通券停止发行,到董毓佩继任县长后流通券继续发行。在董的任期内又发行了大约三十万元,四零年,赣榆西部解放,这批印刷设备被八路军没收,负责印制流通券的仲丽生由于是家有百亩土地的地主,流亡在外,四八年卒于上海。 需要说明的是,流通券现在还在存世,可朱爱周县长为祖国已经献出了生命,朱爱周县长在任内,特别在财务方面他格外注意,在货税方面由王秀三负责,盐税方面由徐达人(后任县长)负责,发行流通券方面由刘焕文副官负责。当时朱家在县里工作的有很多人,包括他的亲侄子朱其轮,但都没有一个和钱沾上边的,这一些,也是我们今天为政者需要学习的。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