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寿作品欣赏 《光绪赣榆县志》中记载:“陳鴻壽浙江錢塘人,拔貢,清廉有惠政,先是大沙河壅塞,水漲輒溢沒田虛,鴻壽之官即蠲為倡,刻日疏浚,河以暢通,民無水患。” 时赣榆县大沙河自嘉庆十三年大水横决为患,下游已改道。前任县令周岱龄(祥符)议竣未成,陈鸿寿继之。因所决处开通罗音五尺沟,以畅下游。“陈侯莅任,益踵前议,躅奉二百金以为之倡,又募六百金足之,由新皂口上源罗音及五尺沟,凡挑千四百余丈,深三、四尺,底宽盈丈,口之宽加半,复造桥梁,修道路,始于已巳十月 (1809年),迄于庚午五月(1810年),计其所费不愆于索矣。疏竣,河以畅通,民无水患。”赣榆县为陈鸿寿立治水石碑一通,额名《开竣碑记》。开誊所开之河名为“陈公河”以纪其功。(碑高195厘米,宽64厘米,直行楷体小字,现移立于赣榆罗阳乡艾塘湖公园内)嘉庆十五年五、六月期间,参见《陈曼生先生墨迹》款云:“嘉庆庚午长夏,公退之暇书于种榆仙馆。曼生陈鸿寿。” 此期,陈鸿寿主赣榆县宰的起止时间为嘉庆十四年十月,止于嘉庆十五年五月,任期1年。以治水为主要政绩。续任谭鹏霄,字不祥,进士。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陈鸿寿的艺术涉猎广泛,造诣极高,他的篆刻师法秦汉玺印,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 赣榆博物馆有 陈鸿寿的字画,作为镇馆之宝。可惜我没有看见。 ![]() ![]() ![]() ![]() ![]() ![]()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