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福寺在赣榆班庄东南,建自宋元佑六年。 《中国通史》记载:宋“神宗死,十岁的幼子赵煦(音旭)继皇帝位(哲宗)。英宗的高后称太皇太后(曹后已死于1079年),处理军国大事,建年号元佑。” 洪福寺有石碑,为僧人永全撰写,至清康熙四十年,突然遭雷击,石碑破碎。住寺僧人把破碎的石碑按照文字顺寻排列,摆放一起,日夜念经祈祷,奇迹出现,破碎的石碑竟然粘合在一起,完好如初。里人皆曰该碑有灵气,香火不断。 乾隆年间贡生徐作辉说曾亲见石碑原样,南碑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维修洪福寺而立,高252厘米宽69厘米。这碑上就有徐作辉的名字,徐作宾也出钱的,石碑上皆有名号及银两。徐作辉之子徐树兰是南城兵马司。 万历四十三年,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六十年皆有碑为志。 《嘉庆赣榆县志载》载:洪福寺在班里庄东南,建自宋元佑六年。有碑为僧永全撰之。 《光绪赣榆县志》载:班里庄镇有玉皇宫东南有弘福寺,万历四十三年重修弘福寺记碑。 《97赣榆县志载》:班庄洪福寺碑:立于班庄乡班东村洪福寺遗址,南北两通,北碑系元延佑六年(1319)维建洪福寺而立,高285厘米,宽103厘米,南碑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维修洪福寺而立,高252厘米宽69厘米。均为圭形,赑屃为座。 班庄,有悠久的历史。祝其古城就在那里。 祝其县在今赣榆县西部,与秦汉赣榆县同时存在。《旧志》称:祝其是县汉置,宋废。城在旧城西五十里”。所谓的“城西五十里”,便是指今天的班庄乡古城村了。《赣榆县志》记载:“古祝其原城为子母城,大城呈长方形,边长1华里,城内面积375亩;小城在大城西北角,呈长方形,城内面积45亩。”在今天班庄乡古城村东南角与西南角,均遗有城墙残壁。 班庄洪福寺历经磨难,见证了赣榆的变迁;见证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的郯鲁大地震;可惜在解放后中拆毁。只留下那几座古碑,孤零地站在那儿。 可惜近千年的故址也要荡然无存,洪福寺是一片空地,变成了遗址。多年前被上级政府圈地用围墙围起来,加以保护。在县市省三级文物部门都有登记。 在弘福寺中的那块古朴的元石碑,非常有研究价值,一块破碎的石碑为什么经多年又能完好如初的粘合在一起呢? 当时有乾隆年间的贡生徐作辉亲见之,查徐作辉还真有此人,他的儿子徐树兰是南城兵马司,县志有载,后期,班庄徐氏家族有多人捐钱修护此碑,并立碑为志。 老百姓的迷信肯定不可信,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能把碎碑自己粘合一起的呢?还靠后有研究者找出答案。 ![]() ![]() ![]() 光绪县志对洪福寺的记载: ![]() |
不能说的秘密 发表于 2011-12-31 14:51
那现在这里还有寺吗?
xusir 发表于 2012-1-4 10:49
经查;班庄镇班东村大队书记(现称中国CP赣榆县班庄镇班庄村党支部书记)徐允勋授意与其父徐道理同父异母的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