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九 黄钧宰 李九者,赣之青口人。邑人罕识其名,问李九则无不知者。兄七,与邻人讼隙地。县官索贿,七弗与。邻人赂之,系七典史署,朝暮逼迫,继以搒掠,饮食又不以时至,七愤而缢。 时县令吴蕊元、典史费长春也。九方午食,闻七死,掀案而起曰:“所不与兄复此仇者,非丈夫也。”投状海州,州不为理。控诸监司,仍檄州。九念外省官吏,上下狥庇,终无能为兄雪冤者。乃徒步入京,具状都察院,事闻,下苏抚集讯。九既多历风霜,又到省貲罄,日受挫折,疮疥发于腹背。卧病中,惟祝七冤得雪,即身死无憾。九妇闻之,日夜涕泣,焚香告天,求夫生还,愿以身代。而蕊元、长春贿属承审官,责九健讼,鞭笞惨毒,身无完肤。九忍死不少屈。蕊元等度终不可威胁,因属其素所亲信者,就旅舍置酒召美伎,反复开陈,饵以重利。九始终闭目不一言,既而曰:“吾与若厚,不忍牵累。不然,今日之举,即公堂左证也。”蕊元等闻之,益懼,计无所出,乃议以毒手取九命矣。先是医士某为九诊病,长春与相识,夜往谒之曰:“李九必欲杀我,奈何?”因袖出饼金为筹。医士佯惊谢。长春曰:“不甯惟是,今日长春一命、吴公一官,悬于君手。君诚能因九病,药而酖之,报德方长,不食言也。”医许诺,约以十日内乘便行事。 会陈莲史廉访莅任,微闻李氏冤,即日提案,详摘蕊元等顶戴,将加刑讯。九则躃踊堂上,眼枯无泪,长涕而号。蕊元等竟不能讳,尽得实情。狱具,蕊元褫职,长春戍边,吏役正法者二人。九至是喟然叹曰:“今而后死无憾矣。”时受病已深,奄然一息,归至半途竟卒。镇中绅士以鼓乐迎其櫬,其妻见櫬触额求死,姻党劝慰乃归。天河生曰:予闻青口士夫道九事,至今勃勃有生气。曩许秋舫为作《鹡鸰原》传奇,会兵乱未及脱稿。呜呼!九不以生死负疚于其兄,今秋舫甫亡,震钧苍黄戎马间,乃不克践文字之诺,倘亦九之所羞与。 黄钧宰(1826-?)原名振均,字钧衡,别号天河生、钵池山农,是生活在清中后期的戏剧家、文学家。 黄钧宰遭光六年出生于淮安“累世读书,科名相望”的书香家庭,世居板闸镇。曾祖泰交,字运符,“性淡交游、有特识”,一生抱定“立身以清白为先”的信条,乾隆壬戌(1742)年进士,但取得功名后却“不仕家居”,可谓封建社会中的怪诞之人,在家乡建“倚月楼”,研读经史,著有《四先论》。 《金壶七墨》是黄钧宰的一部笔记小说,包括《浪墨》八卷,《遁墨》四卷,《逸墨》二卷,《醉墨》一卷,《戏墨》一卷,《泪墨》(又名《心影》)二卷以及未刻之《丛墨》。 【按】此篇录自黄钧宰《金壶七墨•金壶遯墨》卷一。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