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文集 岚山渔人 查看内容

郯庐断裂带及地质板块结构示意图

2013-5-26 17: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5| 评论: 5|原作者: 岚山渔人

摘要: 关注生命 关注脚下 警钟常鸣 少一点消极,多一点思考,长备不懈,防患未然。与人斗,易于反掌,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目前很难......郯庐断裂带及地质板块 ...
  关注生命   关注脚下   警钟常鸣

少一点消极,多一点思考,长备不懈,防患未然。与人斗,易于反掌,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目前很难......  
------------------------------------------
郯庐断裂带及地质板块结构示意图

郯庐断裂带003.jpg

郯庐断裂带.jpg

附:中国地震、火山分布图
中国地震裂带分布.jpg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左边的石头 2011-1-20 06:57
地震不可怕,可怕的是所谓的建筑质量。
那些该死的建筑商什么时候才能做到7级地震0死亡。
引用 子承瑜 2011-1-20 10:53
楼上的,但愿你美好的梦想能在兔年变成一个美丽的现实吧!其实开发商一直在努力呀,只是政府不给力!
引用 生活家 2011-1-20 11:03
临沂在清朝清康熙七年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也就是1668 年7月25日发生过8.5级的特大地震震中位置中国山东省郯城、临沂(兰山区)、临沭三县交界处〈34.8 °N,118.5°E,威力比汶川更强,波及大半个中国。因为临沂地处郯城枣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也就是郯芦地震带上,往大了说就是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方之一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的地震能量75%。地震周期一般分为300年左右。而临沂上次大地震到现在已有342年了,也就是说过了地震周期的42年。临沂处在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日常中多留心注意些小变化,比如说动物,动物比人对自然界的感觉灵敏的多,地震前鸡飞狗跳、老鼠、蛇出洞乱跑。井水突然浑浊 井位发生下降或上升、味道改变等等。癞蛤蟆到处乱跳。这些畜生要比地震局的砖家要强百倍,不会马后炮不会为了自己的官帽子而不发临震预报。每次大地震的震前征兆都很明显的,汶川、唐山大地震之前都有异常反常的现象。说这么多只想告诉我的朋友们。现在别信ZF (gcd) 别相信地震局那些砖家 精蝇 他们说的话要反着听。老感觉现在的天气、气候太不正常了大家还是多注意的些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据国际组织预报今年地球将进入地球地震年 所以在这里给朋友们推荐一种地震预报的方法是: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下面正对地板砖或一个铁盆,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会失去磁性。铁块掉下来,落在地上或盆上,发出响声。此法在房屋没有晃动前就会提前预警。提前时间10分钟至几十秒。如果掉下来了,必发生大震。有QQ群的尽量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也许你的传播在以后会救许多人的性命。别信政府 信自己 命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我想要是以后挣钱了。 买越野车也不买楼房住,现在的楼房和外国的不能比 智利8级的地震死了多少人?不到一千人啊,咱中国呢?几万人啊!不是咱崇洋媚外实在是咱中国的房子实在不敢恭维啊。价高的离谱、质量差得出奇。住起来不踏实。2012里的灾难会有来的那天,但是不会是2012年。珍惜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幸福的。最后在说如果你相信所谓的专家(砖家) 你不如相信癞蛤蟆准确。这是z国特色。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左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后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紧接着,1975年2月24日,又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引人注目的是,这三次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的7.3级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级地震,它们的震中位置都无一例外地落在郯庐断裂带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该带及其附近,亦时有发生。这就提示了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活动断裂,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是郯庐断裂带一次次间歇性活动的结果。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

  郯庐断裂带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内生矿和外生矿,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沉积、变质热液矿产约几十种之多。这些矿产都受控于构造地层,岩性和岩浆活动等条件。如辽宁鞍山铁矿、岫岩县岫岩玉石、山东招远大型富金矿、蒙阴金刚石原生矿、昌乐蓝晶石,江苏东海水晶、云母、红宝石、金红石、蛇纹石矿等。我国大别山——胶南地区,是全世界发现4个含柯石英的高压变质带中规模最大、最完善、出露最好的变质带。柯石英是来自地球深处的信使,是地壳运动留下的记录,用它可研究超高压变质作用和板块碰撞作用,分析推测地球深部物质的运动,描述沧海桑田变化规律。这些深变质和热液型的高压矿物岩石和矿产,都是郯庐断裂带超高压变质带的典型标志和亚洲科钻第一井定位在东海县的科学依据
引用 岚山渔人 2011-1-20 21:11

走近马陵山---触摸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
岚山渔人    文
http://www.aiganyu.com/thread-8310-1-1.html
引用 岚山渔人 2011-1-22 22:24
       因为笔者过去在本论坛发的《走近马陵山---触摸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 》图片连接有问题,很多同志看不到图片,今天重新将原来帖子发在这里,供大家了解和参考。
-------------------------------------------------

题图--001--801.jpg
走近马陵山---触摸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
岚山渔人    文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中国山东省南部的沂河、沭河流域发生了一次巨大地震。此震是中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区影响最广和损失惨重的一次地震。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为强烈的地震,破坏极为惨重,其震迹至今历历在目。麦坡地震活断层,就是包括那次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地震活动的“记录仪”。断层遗迹位于郯城县高峰头镇麦坡村东、马陵山西坡,出露部分南北长约2600米,东西宽约190米。这是郯庐断裂带中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其西侧是浅红色的粉砂岩,东侧是紫红色的砂页岩。

       郯城发生大地震,震级8.5级,赣榆县死于地震的8700多人,县志记载:震时如舟覆,地侧树偃,百谷陨箨,城郭、公廨、官民庐舍、庙宇等一时尽毁,山崩为堑,地漩为渊,沙涌井湮。郯城城楼垛口、村落寺观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喷高达二、三丈,地裂或缝宽不可越,或缝深不敢视,李家庄一镇数千家并陷;沂州人无完宇,平地水深丈余,井内涌水高数尺山崩地裂。
       当时鲁、苏、浙、皖、赣、鄂、豫、冀、晋、辽、陕、闽诸省及朝鲜半岛同时地震。山东郯城、沂州、莒州破坏最重。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感半径800多公里。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无存屋,并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郯城、沂州、莒州灾区,共压毙5万余人,时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凡值村落之处,腥臭之气达于四处。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流散。
       笔者之乡与郯地为邻仅百余里,本地志载:时吴山崩(赣榆)、朐山崩(海州),河泉皆喷黑砂,非邑之物。有邑人倪长犀时作《地震记》一文尚存为证。
       山崩、地裂、地陷等地面形变现象分布于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安徽省北部,形变带延伸南北长达120公里,其中强破裂带大致北起莒南县板泉,南到郯城县归义、茅茨,长约70余公里。由于地表大面积升降,平地大面积被溢出来的地下水淹没,苏北赣榆县海滩隆起,黄海海水退舍数里。

       大地震发生后,留下了一道奇观。现在,从郯城县的高峰头镇驻地沿310国道向东约10里,便可至位于310国道路北马陵山西坡的当年大地震遗址,可以看到两种颜色的土壤,一线之隔,刀切的一样一条直线。这泾渭分明的奇观,就是地震断裂带。东侧的紫褐色土是中生代的土壤,西侧的浅红色的是新生代的土壤,两者相差的年代超过亿年。这里被专家们说成是“一步跨亿年”。  
       麦坡断层两侧的岩石都是白垩纪砂岩,因其形成时的沉积速率、氧化程度不同而导致明显的色彩等异。而两种岩石的结合部位,恰巧又是地震活断层所在,两者强烈的色彩反差很大,尤其是处于断层西侧的浅红色粉砂岩,在风化、流水等多种地质作用影响下形成的丹霞地貌,色彩艳丽,成为与地震活断层同样壮观的亮丽风景。
       马陵山新构造运动,两个地层的形成年代相差一亿多年。在新构造运动中,一亿多岁的“老祖宗”砂页岩,竟然爬到了“后代”砂质黏土之上,咫尺之间,竟然叠压着相差一亿多年的两种地层。当我们从垂直断裂面的方向迈动脚步时,后脚还在200万年的土地上,前脚已经踏进了“亿年之前”,闭目冥想,梦幻一般的神奇。如果你从中间的线上漫步而过,就真正实现了“一步跨亿年”的梦想神话。

        马陵山麦坡断裂带,是我国目前仅有的4个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之一。
        郯城地震断裂带,对研究中生代和新生代地质构造、地震的形成与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现在,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已经被中国地震局正式批准设立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山东省正将对该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和旅游开发。
        2008年7月29日,笔者带着多年的好奇心理,乘车90公里,来到了这块神秘的土地考察,收获颇多。遗憾的是考察未完,突然大雨雷电,狼狈不堪,草草收场,不过无意中倒也领略了马陵古道的另一番风采。

        仅将拍摄的部分照片发在这里,愿奇观与大家一起共赏。


(注:本文相关资料参引于有关文献)

    附: 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碑记
-----------------------------------------------------------

              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碑记


    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环境,是万物生存的方舟。大自然无私地奉献着一切,人类渡过了重重险滩叠嶂,走进了现代文明。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盘古开天,岁月留痕。山河沉浮几度,沧海桑田数变。在麦坡,一次次的地质活动,使白垩系地层断裂、错动,两组不同年代的地层呈断层接触,界线分明,蔚为壮观。她是地球向人们敞开心扉的倾诉,她把渺渺远古的印痕留下,她把自身孕育成长的历程展示。二00六年,中国地震局批准“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我们要把这一珍贵的自然遗迹永远地保护起来,永续地利用起来,让人们能够不时地来翻阅这本大自然的教科书。
    勤劳质朴的郯城人民亘古至今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把所有的希望都播撒在这片热土中。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奇异遗迹,造福当代、泽被后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现代文明科学地揭示历史,帮助人们不断地修正航向,而历史前进的规律将会带动人类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郯城县人民政府
                                                                                                                                                       二00七年五月立

------------------------------------------------------

走近马陵山001.jpg

走近马陵山002.jpg

走近马陵山003.jpg

走近马陵山004.jpg

走近马陵山005.jpg

走近马陵山006.jpg

走近马陵山007.jpg

走近马陵山008.jpg

渔人雨中自拍狼狈之相
走近马陵山009.jpg

附:马陵山麦坡裂带卫星图
马陵山卫星图.jpg














查看全部评论(5)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8 10:51 , Processed in 0.050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