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文集 岚山渔人 查看内容

临沂地区地震历史资料

2013-5-26 18: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9| 评论: 11|原作者: 岚山渔人

摘要: 1668年7月25日晚8点左右(清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临沂地区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位置为东经118°30′、北纬34°48′,即现今的郯城、临沂、临沭3县交界处。此次地震震级为8.5级,
      1668年7月25日晚8点左右(清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临沂地区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位置为东经118°30′、北纬34°48′,即现今的郯城、临沂、临沭3县交界处。此次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3处:郯城、沂州、莒州,极震区烈度达十二度,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重破坏区近30处。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广,波及到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 江西、 浙江、福建等10余省及中国东部海域,并远及朝鲜西部一带。有文字记载的受震地区达400余州、县,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郯城地震造成的破坏极为惨重,史称“旷古奇灾”。现据历史资料,仅将沂州七属的灾情分记如下: 

      郯城   “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以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死男妇子女八千七百有奇。查上册人丁死一千五百有奇。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为乌有。人立地上如履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似即陷,移时方定。合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缝深不敢视,其所陷深浅阔狭状难以备述,真为旷古奇灾。”“马头集为通商办课所赖,商贾杂处,房屋尽塌,压死男妇千余。四郊地裂,穴涌沙泉,河水横溢,人民流散”。“郯城李家庄一镇并陷,凡数千家”。

      沂州(今临沂)   “城郭、宫室、庙宇公廨一时尽毁,人无完宇。压死在籍人丁六千九百余,老幼家口无算。平地水深丈余,井内涌水高数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乱沙。州治北门外里许坍龙潭一区,周围五六丈,深二丈七尺,水清黑”。
      莒州   “城郭庐舍俱坏,压死人丁在册三千五百九十余丁,男女老幼死者共二万余人。”“马亓山崩四散;五庐崮山劈裂一半,十三层塔一座亦劈一半,阎家崮、旋风垛、科罗垛、马亓山、大山各裂一半。城内四乡遍地裂缝,或宽一尺、二三尺,或长数丈、百步、数百步,亦有十字形裂者。城东南沭河东崖裂缝宽三尺,自官庄至葛湖长十五里,裂处皆翻土扬沙,涌流黄水。城东北井二口,喷水高三尺,北门大街井喷沙水高四尺,水止井干。官民房屋、寺庙监库、城垣俱倒,六房文案沉压泥水无存,周围百里并无存屋”。

      日照   “洪宁镇地陷如池,山间涌海上车螫。城郭官廨民房倾圯,压死民人。二十七日大风雨,自戌至寅,房屋再倾”。
      沂水   “城尽倾,坏官民舍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余间,压死男女一千七百二十五口”。

      蒙阴   “官廨、城墙、民房一时倾塌,死伤颇多,次日巳时未止。城东八里山脊开,水高四尺,城北二里南竺院亦如之”,“压死民人有丁者三十余丁,老稚男女千余人”。

      费县   “山摇水沸,声如雷,震塌乡城房屋,压死老幼男妇不可胜数,文庙、城楼、县堂、土司、公署、城隍庙、鲁公祠俱已震毁”。

      此次大地震,不仅给沂州七属带来了灭顶之灾,即连远离震中区的地方亦遭到了巨大破坏。如地处胶东的即墨也罹灾难:“地势如酒醉人形……民房倒塌无数,地震压死653人”。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震中及邻区还受到淫雨洪涝的侵袭,如史料载:莒州“自遭地震,又遭水冲……平地水深三尺,田禾淹没”。此次地震所造成的惨烈景象足见一斑。1668年郯城地震发生后,大、小余震不断,据史料分析和计算,在这次8.5级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夜,又相继发生了两次7级左右的强余震,次日又发生了一次7级左右的强余震。主震后的两个月内,中强地震屡屡发生,有感地震活动持续了6年之久。

康熙大地震遗址详细情况请看:http://home.51.com/tyg2536/diary/item/10051649.html
----------------------------------------------------------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大地震之后的临沂地震活动情况记载:

      1671年12月20日,费县地震,城垣复塌。
      1829年11月19日,费县地震,自西南东北,声如巨雷。
      1852年4月25日夜,莒州地大震。
      1865年8月,费县昼晦(白如夜),星斗皆见,逾时方霁,地震。
      1910年1月8日,临沂无云而雨,夜中地震。

      1990年8月1日北京夏令时5时44分, 在苍山县城西北8公里的贾庄---- 尚庄一带 (北纬34°50′、东经117°55′)发生4.4级地震,震中烈度为5度。震中区仅有两间旧房出现裂缝,部分房屋掉砖溜瓦,窗户掉玻璃,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苍山、临沂、郯城、费县、莒县、沂水等县市均有震感。

     1995年9月20日11:14左右,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苍山交界处发生5.2级地震,这是该地区自1672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宏观震中在苍山县沂堂乡台井村至寨子村一带。极震区呈北北西向近似椭圆形,地震使16间房屋倒塌、484间房屋严重破坏,320人受伤(重伤56人),无人员死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990万元。
此次地震赣榆境内感觉明显。

(根据临沂地方史志及地震有关资料整理)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船老大 2010-4-17 15:21
苏鲁交汇处,位于郯卢地震带中段,
··········································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
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历史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
  1668年7月25日山东徼莒县—郯城8.5级地震(我国东部有记录以来最大地震)
  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1974年海城7.4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预测的地震)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东临沂市苍山县5.2级地震
  2003年6月山东青岛4.3级小震群活动
  2006年2月9日临沂市汤头镇3.5级地震
  2009年4月6日合肥市肥东县3.5级地震
  据说,李四光前辈去世前,念念不忘的就是郯-庐地震带,他曾经预测,一旦发生地震,其毁灭性可能是唐山大地震的好几倍。
  
引用 船老大 2010-4-17 15:27
郯庐断裂带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内生矿和外生矿,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沉积、变质热液矿产约几十种之多。这些矿产都受控于构造地层,岩性和岩浆活动等条件。如辽宁鞍山铁矿、岫岩县岫岩玉石、山东招远大型富金矿、蒙阴金刚石原生矿、昌乐蓝晶石,江苏东海水晶、云母、红宝石、金红石、蛇纹石矿等。我国大别山——胶南地区,是全世界发现4个含柯石英的高压变质带中规模最大、最完善、出露最好的变质带。柯石英是来自地球深处的信使,是地壳运动留下的记录,用它可研究超高压变质作用和板块碰撞作用,分析推测地球深部物质的运动,描述沧海桑田变化规律。这些深变质和热液型的高压矿物岩石和矿产,都是郯庐断裂带超高压变质带的典型标志和亚洲科钻第一井定位在东海县的科学依据。
引用 辉之不去 2010-4-17 15:28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也发生过一次微小的地震
引用 热带鱼 2010-4-17 15:31
青口那次小地震时我还在幼儿园,好像是这样的
引用 铁马金戈 2010-4-17 15:31
回复 1# 岚山渔人


    历史啊历史
引用 郭其文传媒 2010-4-17 15:56
可怕的历史记载啊!
引用 岚山渔人 2010-4-17 17:15
可怕的历史记载啊!
郭其文传媒 发表于 2010-4-17 15:56


大侠,确实可怕哦 !蒲松龄先生离郯城约千里,他的《聊斋志异·地震》描写的是当时千里之外感觉,看看就知道厉害了......
-----------------------------------------------
蒲松龄.《聊斋志异·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半夜,大地震动。我正在稷下做客,刚与表兄李笃之对着蜡烛喝酒,突然听到如雷般的响声,从东南方向传来,向西北方向走去。众人都惊骇,不知是什么缘故。不入几案之上酒上下颠簸,酒杯倾倒,屋梁和椽子柱子,交错相折发出声音,众人互相看着大惊失色。过了好久才知道是地震,每个人都急忙跑出来。我们看到楼阁房屋倒了又起来,墙壁和房屋命倒塌的声音以及儿子女儿的号哭声,喧闹得就像是锅里的水开了一样。人头脑昏沉不能站立,坐在地上随着地而转动。河中的水像泼下来一样达到丈把高,满城中到处都是鸡犬不宁。一个时辰左右,才稍微平定下来。再看街上男女赤裸相聚,都在说着话而忘记了他们的衣服。后来听到某地水井歪斜,不能汲水,某一家的楼南北方向改变,枉霞山开裂,沂水下陷成穴,有几亩地宽。这真是不平常的神奇的变化呀!
      
引用 伊人李彧 2010-4-17 19:26
靠山靠海都没好事
引用 在水这边 2010-4-17 19:30
山会塌  水会淹  平原会下陷··· 有空中楼阁就好了 ···
引用 岚山渔人 2010-4-17 19:39
山会塌  水会淹  平原会下陷··· 有空中楼阁就好了 ···
在水这边 发表于 2010-4-17 19:30

“空中楼阁”当然是美好的,可它自古就是人们的幻想啊。俺看有地方整一座小木屋最好不过的了,可惜没有地方......
引用 在水这边 2010-4-17 19:43
“空中楼阁”当然是美好的,可它自古就是人们的幻想啊。俺看有地方整一座小木屋最好不过的了,可惜没有地 ...
岚山渔人 发表于 2010-4-17 19:39



    俺也在想  俺那块宅基地盖什么好呢·····

查看全部评论(11)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8 17:35 , Processed in 0.0508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