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古玩文化市场一直是以地摊为主的一种交流形式,时至今天,北京的潘家园、南京的朝天宫,上海的豫园和东台路文化市场,仍然以地摊交易为主流。 太远的地方不说,纵观我们周边各市县,如:临沭、郯城、苍山、费县、莒南、莒县、日照这些地方,人家早有固定的古玩文化市场。这些地方,每到周六、周日古玩地摊特别热闹,有本地的,也约有很多来自外省、市的,节假日人流量更是特别多。 我作为赣榆一个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深有感触,我们赣榆怎么啦? 我们赣榆县不是以拥有古老的历史文化为骄傲吗?但为什么一直没有一个小有规模的文化市场呢?那怕是一条小巷的位置都没有。很多外地搞收藏的朋友来我这里,问及我们的文化市场在哪里,真叫人无法回答。 前些年,一些收藏爱好者经常周末聚集在县邮电局门口摆地摊交流,但确实那里不是个摆摊的地方,后取缔。再后来是自发地转移到文化路实验小学门东的马路边,因为这里有几家经营古玩的店家,所以近两年来,周末的时候这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来自临沂、日照、淮阴、徐州、宿迁的藏家。 但这个自发形成的市场毕竟没有得到官方的许可,这些地摊城管有时候不管,有时候又突然的来驱赶,弄得这些摆摊交流的人和外地藏家们非常尴尬。 我认为,城管的合法管理是对的,但毕竟赣榆需要给古玩市场一个角落,让那些收藏者有一个交流的地方。出现这个市场就说明它有存在的理由,任何市场的出现都是自然的。 为了发展和活跃赣榆县的文化市场,宣传赣榆县的文化、历史,我认为,在不影响市容、交通的情况下,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尽快的给这些收藏人的市场交流提供一个合法化的、固定的活动地点,让它成为宣传赣榆县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而且时间上仅仅是周末双休日的两天时间。 近日,笔者就赣榆县古玩文化市场如何发展问题给县领导写了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非常感谢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不出三个工作日的时间里,将信件转交有关责任部门研究,并作了及时回复。在此,我代表赣榆县收藏界关心这个事情的同志,对县政府和县文化局的领导表示感谢。 现将回复内容转发这里,让关心赣榆县古玩文化市场发展的人们有个了解。 -------------------------- 收 件 人: 县长 受理单位: 县文化局 当前状态: 处理完毕 回复时间: 2009年08月04日 回 复 人: 县文化局 回复内容: 张汉生同志:你好。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随着赣榆县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建设特别是群众文化建设当随之渐次发展,相辅相成。文化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搭建平台。根据目前县城发展的现状,拟选深港步行街作为赣榆县文化一条街的基础,借鉴周边地区的一些经验(如免税若干年,给予摊位补偿等),引导文化经营户前来经营,逐步形成一个集文化娱乐、花鸟虫鱼、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等于一体的文化一条街。 赣榆县文化局 (联系人:穆彪 联系电话:86287402)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