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京城有句顺口溜:贝勒手里三样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此可见当时王宫贵族们的时尚。 扳指满语叫“憨得憨”。 现在的扳指是件玩物,当初它可是件实用器。 扳指又称“班指”或“搬指”,它是古人拉弓射箭时戴在大拇指上的“控弦”工具,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一种佩饰品。 乾隆以后,扳指的实用性逐渐淡化,遂以装饰性为主,做工越来越精益求精,质料非常讲究,出现了玉石、翡翠、玛瑙、珊瑚、茶晶、墨晶、水晶、金、银、铜、铁、瓷等品种。其中以翡翠为最珍贵。当然这些扳指质脆,根本不能用于挽弓了。 由于清代满族尚骑射习性的影响,男人们喜以扳指为饰,扳指多用各种美玉制作,扳指上雕以龙马纹饰、花草纹饰以及山水、人物、诗词等,雕刻精细。 扳指的鼎盛期是在清代的中晚期,上至皇帝、皇亲国戚,下至达官贵人都爱戴扳指、玩扳指。那时候,一个人伸出大拇指,如果有一枚好扳指,那就身份。 当时人玩扳指,第一比的就是材质,和田玉、翡翠、玛瑙、象牙……花样百出,争奇斗艳。材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枚扳指的价格。清代,白玉籽料、翡翠等材质的扳指比较受宠。 清晚期时,京城人不分贵贱,不分扳指档次质地,皆以扳指为手中玩赏之物,几乎成了当时一种风靡的时尚。 我国出土最早的一件玉扳指是一九七六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年代为公元前13世纪末至公元前12世纪初,从而中国早在商代晚期已经运用所谓的“蒙古式射法”。此器玉料呈青绿色,局部有褐斑。体作圆筒形,下端平齐,上端斜口,可套入成年人的拇指。正面以双钩线纹饰以兽形;兽口向下,细长眉,菱形眼,两耳贴后,有一对尖角,身延伸于两侧且略上竖,尾下垂,短足前屈。兽鼻两侧各有一圆孔,背面靠下端刻一扣弦的凹槽。 长期来,“扳指”一直是一些玉石爱好者喜欢搜罗的东西,因为精巧漂亮的“扳指”是值得把玩和列入收藏的内容。 ------------------------------------ 图片选自网络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