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1年端午节,我的孩子刚满5个月,老娘从赣榆带着煮好的粽子和鸡蛋、鸭蛋等,专程到我工作的地方去看孙子(我当时在外地工作),她还特意地为孙子缝制了一串“香荷包”。这些用碎布缝制的荷包,里边装着多种香草粉末,闻起来清新醒脑。老娘不管我知道不知道,滔滔不绝的讲些为什么端午节要戴香荷包的典故。我并不在意那些典故和地方风俗的内容,我感觉的这是老娘的一片心意,也是一件纯粹的民间艺术品,所以当时给娃儿挂了两天就细心的收藏起来了。 老娘2003年93岁去世,做此香荷包的时候70多岁。老娘一生喜欢针线活,对针线活似乎有着无尽的乐趣。 这件荷包里,除了两个传统的“心”形荷包,其他几件分别是黄瓜、甜瓜、半夏萝卜、茄子和辣椒。这串香荷包虽然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我深知道老娘的用意。 光阴如梭,一晃二十八、九年过去。 又是端午节了,我又拿出了这串荷包...... 余香淡淡,乡情悠悠。 ![]()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