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文集 岚山渔人 查看内容

对大吴山旅游开发的看法

2013-5-26 19:2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39| 评论: 45|原作者: 岚山渔人

摘要:  回顾赣榆县近年开发的几处旅游地方,为什么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亮点呢,仍然是因为人为的痕迹破坏了原生态环境,人们可能喜欢去沙河子附近的河堤上去玩玩,也不一定喜欢去那些刻意改造过的环境的。旅游名胜是一种文化 ...
  大吴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境内,主峰海拔364.4米,北邻山东省,主峰位于北纬350度11分、东经118度50分。大吴山距离小塔山水库北岸约2000多米,自然景观奇秀,“吴峰观日”素有赣榆奇观之美称,居赣榆县八大奇景之首。

  大吴山的实际规模并不大,可东侧有壁千仞,斗涧深沟,松竹幽林,溪水淙淙。北坡、西坡坡缓,梯田、树林,鸟语花香,环境幽雅。小吴山在大吴山东北方向,相隔很近,似连若离,遥相呼应,形成了浑然一体的自然景观,是得天独后的自然风光资源。

  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还特地在这里建设了太阳黑子和大气气象观测台。?

  大吴山东坡的绝壁,是清代康熙郯城大地震留下的痕迹,志载:时朐山崩(海州),吴山崩(赣榆)......“吴山崩”即此处。

  60年代初,赣榆县在吴山曾设立过卫生疗养院一处。应该说,解放后这几十年来,吴山的自然环境保护的一直这样好,是应该得力于原吴山林场的长期管理和政府的重视。

  记得1974年冬,我参加县美术创作学习班住吴山公社写生,当时的吴山东悬崖上野鸽子有成百上千的在崖上崖下飞旋活动,可惜那情景再没有了。

  大吴山一直是赣榆县人民喜欢和关注的境内旅游好地方。

  不知道什么时候,山上开始筹划建设了“玄阳寺”,当然想法是好的,可实际没有做好。这座据说由山东私人投资的建筑简直不能令人接受,且不说它是否符合中国传统庙宇的格局和要求,单是那些不伦不类的建筑材料的搭配就可以让人啼笑皆非,老砖墙配的现代建材屋顶,门窗、檐牙材料现代、简单,仿古建筑的檐牙高啄不见,设计纯属凑合。整体色彩也没有按佛教文化的要求设计,完全一个随心所欲的作品,真不知道是我们的地方决策人为了炒作“招商引资”,还是为了“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如此匆匆草率的决定,令人费解。

  中国传统的寺庙、道观、历来有讲究的,佛教、道教文化对寺庙、道观的建设格局、布置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远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简单。

  就“玄阳寺”而言,选择地址也并非一定建设在最顶峰,一、破坏了顶峰的原始环境,二、不符合佛教建筑的位置选择。大吴山可以建设“玄阳寺”的地方有好多位置,可能会比现在这个位置更能体现它的特点。

  东海县的羽山旅游开发已经多年,但羽山的自然资源基本没有内容,长期的采石几乎把山体东坡、南坡破坏一空,于是生硬地在山前的石壁凿巨佛一尊,那佛涂了金色,5里之外清晰可见。结果这个杰作深遭群众反对,因为羽山地方文化本与佛无关,这一搞把原本的羽山文化和传说都冲淡了。

  与羽山旅游开发不同的是东海县原国营李埝林场,前几年已经利用有利资源和地方特色,开辟了马陵山渡假村、马陵山狩猎场等,那里的一切设计是尊重自然的,所以给人以清新的自然的感受。

  山东蒙阴的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当时争议也非常大,但专家们仍然没有拗过地方领导,硬是把一山头雕凿成了一尊高达几百米的巨大坐佛。

  山东沂水院东头乡的四门洞地下溶洞开发的很好,可偏偏画蛇添足,洞外广场搞得很乱,一尊高达10余米的白色观音雕塑,破坏了整个氛围,虽然观音雕塑迎合了部分群众的心理,可这尊观音和广场附近的“江南小桥流水”、古银杏树及附近的沂蒙石灰岩地貌的山头极不协调。问之情况,乃私人开发,没有整体计划。

  胶南的大珠山旅游,非常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他们把自然景观和农家旅游结合开发切入,旅行者可以游自然环境,可以去吃农家饭,住农家炕,还可以参加农家的田园劳动……,真的会让你玩的很开心。

  再看日照的旅游开发,日照的很多地方普通资源开发就很好,总体感觉是自然、大气,有地方特色和人文内容。大到五莲山、浮来山、马亓山,小到河山、虎山、崔景阳等地方,自然利用,自然开发,很有内容可看。这些地方很多景区的山崖上新刻了题字石刻,没有过多的自然破坏,设计且合理,不但保留了现代很多书法家的真迹,还大大反映了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和自然特色。

  回顾赣榆县近年开发的几处旅游地方,为什么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亮点呢,仍然是因为人为的痕迹破坏了原生态环境,人们可能喜欢去沙河子附近的河堤上去玩玩,也不一定喜欢去那些刻意改造过的环境的。旅游名胜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任何名胜的地方不是一天、一年形成的,是经历几十、几百、乃至千年自然形成,它是大家默认的东西,是一种历史、文化和人气的自然聚拢。

  大吴山的旅游资源开发,本就应注重它自身的自然条件最合理,也是最美最理想的设计。

  旅游内容的开发利用,切不可望风捕影随便的想象、生硬的联系。任何地方的旅游资源应该充分的自然利用,而不是人为的强行改造和破坏,也不是随便添加几个虚无缥缈的景点命名就会提升那里的知名度,任何的随意改造和破坏,将是对历史和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

  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责任大于开发利用。“玄阳寺”的设计者初衷可能是好的,也是善意的,可它起码的是选址错了,设计和建筑上也是犯了中国佛教传统文化的大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有个学生一直在吴山林场做林警,我曾很多次考察过那里的生态环境和地质情况。

  据笔者调查考证,清末到民国初期,吴山确实有天齐庙、奶奶庙,且香火旺盛。后因为战乱逐渐荒废而漫无踪迹。

  按照中国传统堪舆学的观点,寺庙选址极有其讲究。

  在“后天八卦”的方位分布中,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四卦属阳,坤(西南)、巽(东南)、兑(西)、离(南)四卦属阴。堪舆学认为寺庙道观建在“阴卦”地最合适。与传统中讲究的根据当地、当点的中轴线、子午线有关来划分方位。堪舆学认为,寺庙、道观一般都建在“阴卦”地,这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寺庙、道观的选址也受到堪舆学的深刻影响。

  山的顶峰建设寺庙、道观素有讲究,君不见,中国大小山头数列不清,你见过有几个山的顶峰建设有寺庙、道观的呢?凡有,必有历史原由,凡有,必有其文化根据。那么大吴山的“玄阳寺”根据呢?

  “玄阳寺”现在的适当收费我们姑且算他合理,但如果人为的利用“玄阳寺”设障,给本地游客带来不便就是不对了,也可能暴露了这个“玄阳寺”建设的最初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功德之事。

  我们无权指责山东的那位热心投资人,但我们的地方决策人为什么当初是如此简单决定了这个方案的呢?

  如此简易的棚子式建筑,不伦不类的设施,根本代表不了什么佛教文化,更不能体现赣榆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问题,也谈不上是重修重建、恢复等等,充其量是个吴山旅游的收费站而已。严重地说,是对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亵渎。

  2009.4.9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想像 2009-4-9 14:51
大吴山没有去过

看楼主的描述,真的是一好地方
引用 大馅肉包 2009-4-9 14:53
没去过,没发言权,帮顶到有人看到为止
引用 醉听松涛 2009-4-9 14:54
去过大吴山,俺有发言权。
说句良心话,那所谓的寺庙,建得用不伦不类这四个字形容真不过份,不说是对中国佛教文化的亵渎,也对不起这个江苏第二大山的称号!

文中,有理有据。值得相关部门借鉴。
引用 左石羊 2009-4-9 15:02
悲天悯人
长者风范
值得我辈学习
引用 令狐刀刀 2009-4-9 15:04
江苏第二大山?
引用 醉听松涛 2009-4-9 15:08
大吴山位于江苏省赣榆县境内,是江苏省第二大山。海拔365米,北邻山东省,主峰位于北纬350度11分、东经118度50分11秒。大吴山是文化名山,原有佛道二教,自然景观奇秀,素有十大奇观之美称,居赣榆县八大奇景之首。

  大吴山,上山五里、下山五里,壁千仞,深沟斗涧、严壑涵奇,松竹瀑布,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百草芬芳,人文景观迷人,环境十分幽雅,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醉失归途。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官家贵族、帝王将相前来游览、写诗、绘画,兴造景点。吸引历代高僧圣仙深居大吴山,修炼成佛、再深道行.大吴山,小吴山文化历史悠久,数百处浮面建筑造型别致,均出自历代能工巧匠之手,反映了我国历代建筑文化。如:五大炮台、三道大封门、五里台、大王营、点将台、王家梢、响场、古戏台等。更具匠艺的是位居大吴山顶端的泰山行宫、东侧的雷公寺、西侧的雹公殿、西大涧里的十八双胳膊庙,涧东平梁上的岱王庙、山前面的六齐庙、二封门平梁上的朝阳观、观后的塔林(尖锥坟)。四连册盆川内的黄和尚庙、黄和尚陵(冢)、二龙山腑部的尼姑庵、蛛山前的三姑庙、三官庙、九龙口(九条龙汇集一处口中吐水)、老龙潭、神井、仙人泉、神牛泉、饮狗盆、韦家陵、单家陵以及古松翠竹、奇花异卉,虫鸟禽兽等千奇百态,密布点缀着大吴山和小吴山。

  峭壁巍峨,遍山名胜,仙迹处处,古今景物汇衬,得天独后的自然风光资源,是一处环境幽雅别致、修身养性的理想天堂,更是一处旅游开发宝地。
引用 醉听松涛 2009-4-9 15:09
神话传说 相传大吴山是有神有灵之山,它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有灵气。世代传说人死后都要途径山西南方向的奈何桥上吴山得以归宿,但坏人恶人过不去奈何桥上不去吴山,永无归宿。大吴山是正义之山,能给好人降福,给恶人降难,吸引了众多的人们前去烧香还愿。传说中的古人身患绝症,只要背到山上吃一片树叶或杂草既可康复;男女不孕只要上山烧香许愿或喝一口仙泉水,次年便可生子。相传大赤涧村有一家境贫寒的山民早起拾粪,在锦鸡岭上吸烟小歇,突见一锦鸡双眼银光闪闪,走近一看锦鸡两眼窝里全是碎银,山农欣喜,叩头祈祷,两手轻轻取回碎银,回家过上富裕生活。月余陡起贪心,上山用铁丁将眼窝琢大,从此,不见眼窝碎银,只见眼窝流泪。不久山农患病身亡。还有《王小娶媳弃母》被雹公惩缚后悬挂雹公殿正殿二梁;《匠打名石非瞎既死》、《不敬山神鹰鬼缠身》、《山檀木树得坛银》、《韩老王夜遇山神爷》、《大虫作祟》、《神枪温如戟》、《杀牛涧传奇》、《周把石除妖》、《冯老汉升仙共饮》等等除恶扬善的传闻,因此,大吴山有善人的“天堂”,恶人的“地狱”之称。故登山拜佛求福免灾沿成历史习俗。

  相传在数千年前,一只巨大的圆形黑色怪兽,被二龙从东海往西追赶到此,怪兽吐丝粗如棒,张口能吃人,连千斤重的水牛都能吞入腑中,吃掉人畜无数、毁坏许多房屋粮田。追赶的二龙无力将它擒拿,眼看着无数闪电雷鸣,暴雨倾盆、昼夜被蒙,行同塌天之势,原来是天上玉皇大帝发现蜘蛛精在作怪,随令四海龙王派龙惩治,先后赶来十一条巨龙合力将蜘蛛治倒再此,点化为蛛山;随其尾后的二青龙合会臂点化为龙山;呈二龙擒蛛之势.另九龙(又称"九龙绘”):一只白色饿虎欲食蛛呈饿虎下山扑食之势亦点化为虎山又称白虎山、虎头山。蛛山现称珠山,原来是蛛并非珠.因此而又取名四连山. 四山环绕,珠联璧合,中间自然地形成了一个 簸萁形为U盆川.佑称恶宝盆.前有南山门、无龙汇、响波浪石坝、后眼后有北山门、天塔桥、神仙沟等,东有尼姑淹、神井、琵琶岭等,盆川内黄和尚庙、黄和尚陵、三山井、神泉、蟹窝、古线台、三百六十块庙地、怪石名石等等.
引用 令狐刀刀 2009-4-9 15:21
美好的传说
引用 令狐刀刀 2009-4-9 15:25
我觉得大吴山作为野营场所可能还不错
引用 岚山渔人 2009-4-9 15:48
7# 醉听松涛
       赣榆的大吴山不能列为江苏第二大山的,仅以南京的紫金山例,请看资料:
       紫金山,又名钟山。主峰海拔448米,周围约30公里,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
       测量山高海拔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量过程的更加完善应用。二是采用了激光测距的手段。现在有报告称:紫金山的最高峰北高峰,海拔为468米。

       过去赣榆人写吴山一直认为吴山列为江苏第二大山,其实有误。
引用 admin 2009-4-9 15:49
首页收录。
引用 粗茶淡饭 2009-4-9 16:16
严重支持!太失败了!
引用 醉听松涛 2009-4-9 16:16
7# 醉听松涛
       赣榆的大吴山不能列为江苏第二大山的,请看资料:
       南京的紫金山,又名钟山。主峰海拔448米,周围约30公里,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 ...
岚山渔人 发表于 2009-4-9 15:48

谢谢,这下知道了
引用 行者 2009-4-9 16:21
以前在一本地理书上看多过关于吴山的介绍,364点几米(现在知道364.4了,不过加上那个庙,应该再长点),说是赣榆第二高山,至今还没弄清楚第一高山是哪
引用 东吴山人 2009-4-10 20:38
以前在一本地理书上看多过关于吴山的介绍,364点几米(现在知道364.4了,不过加上那个庙,应该再长点),说是赣榆第二高山,至今还没弄清楚第一高山是哪
行者 发表于 2009-4-9 16:21

呵呵,你记错了,一般说吴山是江苏第二高山,第一高峰是花果山上的玉女峰,海拔625.3米。
引用 东吴山人 2009-4-10 20:42
江苏山脉
  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云台山脉。
  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江苏第二高山:南京紫金山,最高峰海拔448.9米。
  位于徐州市区东北40公里贾汪区境内的大洞山,海拔361米,又名茱萸山、九十九顶莲花山,属淮阴山脉,周围大小100余山头,几乎峰峰有名,连成一气,森林、灌丛、灌节丛、衡疏四种植被300多种植物分布其中,景深木秀,绿涛汹涌,被徐州市列为生态自然保护区。


如果这个内容属实,那么大吴山是江苏第三高峰
引用 岚山渔人 2009-4-11 17:30
8# 醉听松涛


       昨夜梦大吴山玄阳寺已经搬迁到主峰东南坡,此处真乃佛家胜地,松竹环抱,曲径通幽,东眺小吴山更显得视野开阔,赤涧水库、村落田园尽收眼底......。今日中午小闲,兴致所驱,故将梦中的玄阳寺PS了个效果图,图中借用了“东吴山人”的吴山摄影图片,还借用了“醉听松涛”的吴山松树、灌木杂草之类,特此告之,恕不付费。
------------------------
附:转载资料

   寺和庙的区别

    寺和庙是不一样的。人们常把混为一谈,其实 是有区别的。
    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皇帝有太庙,民间有土地庙,龙王庙等等。而寺是古代的行政单位。比如大理寺,是主管考核官员的。鸿胪寺,是主管外交的。
    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它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佛寺里面有藏经楼,起到了现在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里面不单单佛教经典,儒家道家的经典都有收藏。很多读书人,象王阳明、朱熹、范仲淹这些大儒,都曾长时间在寺院里挂单读书。而且寺院定期有佛法的讲座,当地老百姓都可以去听,这是起到普及佛法的作用。也是大众共同修行的一个场所。
    寺院里的出家人,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专职教授。学佛选择出家或者在家,这是分工的不同。出家只是选择做专职弘扬佛法的工作而已。这就好比现在有人选择在学校里教书,也是专职做传播知识的工作,这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学佛不一定非要出家,就好像学知识不一定非要当老师。出家人也不一定比在家人高明,就好像当老师未见得一定比其他职业知识渊博,这是同样的道理。诸位可以读读《居士转》《女居士转》,这些在家人的成就甚至还超过出家人。
    中国民间,大多人甚至佛教徒对于传统佛教都有很大的误解。最明显的误解,一个是随便供奉佛像,一个是给庙里捐钱。寺庙里供奉佛像,相当于私塾里供孔子像,又好比美国人把四位总统像雕在岩石上,或者是在蜡像馆收藏。塑像的一个目的是纪念老师,再一个就是见贤思齐,用老师的形象提醒自己用功。并不是把佛像当神明看待。至于寺院捐钱,这是印度僧团乞食制度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国古时候,有两种职业是不明码标价的,一是老师,一是医生。老师教学生,或者医生看病,学生和病人都是随分给的,有钱多给一些,没钱少给一些。前面讲了,佛教寺院相当于是社区大学,它本身也不明码标价。就摆一个功德箱,大家也是随分给,相当于大众集资办学。因为中国不象印度,印度是在佛教出现之前就有比丘行乞的风俗。而中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形式需要根据环境而改变。因为寺院的钱是用来办教育的,给寺院捐钱相当于支持教育,这是做了很大的好事,但却谈不上功德。按佛法的原理来讲,功德是从定中来的,不是从布施做善事来的。历史上梁武帝造四百八十寺,达摩祖师也说并无功德。
    再说和尚。现在和尚成了通用名词,泛指出家人。其实佛门里面,和尚是个非常尊贵的称呼。一个寺院的主持,或者是一方的道场的主讲人,才称为和尚。再说合什,合什是佛门一个礼节,它是代表把纷乱的心思收束住。我们平时十指是张开的,现在把它合拢在一起,这就是代表集中,代表定。定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所以这个礼节有很深的寓意在。就好像基督徒划十字,也有它的寓意。佛门一举一动,都有它的寓意,但这里面没有神秘和迷信。
        “的本义是宦官和官吏办公的处所。《经典释文》中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奄即宦官,后来称太监,故最初的本义是从这一意义而来的,乃是宦官的意思。《说文》云:寺,廷也。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跟随汉王朝派往西方寻找神佛的使臣,用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来到了洛阳。这两位印度僧人被安排到接待诸王和外国人的鸿胪寺居住。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西面,按天竺僧伽蓝摩(该梵语的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样式为这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一些房屋,这些房屋依照当时的习惯,也被东汉王朝称为。因为寺内的经书是用白马驮来的,朝廷便将其命名为白马寺。这样,洛阳的白马寺就成为中国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是当时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它的目的就是翻译经典,再一个就是指导大众共同修行。
       “的历史比更为悠久,因为它是中国人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故又称为宗庙。《礼祀·祭法》中说: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在古代,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成为祭祀中国的一切圣贤、神灵的处所,如孔庙、武侯庙、关帝庙、岳王庙、龙王庙、孟姜女庙、屈原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中国古代,差不多每一座城池都有一个城隍庙,而庙中所建尸主,大多有姓名可查,如上海城隍庙的尸主为元末明初的东海名士秦裕伯,昆明城隍庙(原址在今五一电影院)的尸主为明代大忠臣于谦。另外,皇宫的前殿也称为庙,所以朝廷也称为庙堂庙廊。如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就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封建社会,平常百姓设祭祖神位的地方,叫做祠堂,它是属于一姓一族的庙堂,同时又是封建专制政权的一个基层组织和行施宗法的场所,祠堂具有法庭的作用,而一族之长拥有至高的权力。
    庙,反映着炎黄子孙对忠孝、信义、烈士国殇、功臣圣贤的缅怀与追念,庙中塑造的神,实际上就是我们民族对理想和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寺是纯宗教的,供奉的是佛,是外来文化的产物,它劝人消极厌世,提供了人们隐遁的世外桃源。从这两者的不同,可以看到我们祖先在宗庙这一形式上所注入的精神寄托和人格追求是十分强烈的,这是值得继承的一份精神遗产。
    根据已有的考古材料证明,中国寺观的起源在5000年以前,当时是以神祠的形式出现的,这就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女神庙。


引用 迎风 2009-4-11 17:43
这个图漂亮 真好
引用 东吴山人 2009-4-11 18:23
8# 醉听松涛


       昨夜梦大吴山玄阳寺已经搬迁到主峰东南坡,此处真乃佛家胜地,松竹环抱,曲径通幽,东眺小吴山更显得视野开阔,赤涧水库、村落田园尽收眼底......。今日中午小闲,兴致所驱,故将梦中的玄阳 ...
岚山渔人 发表于 2009-4-11 17:30

楼主可真够牛的,佩服

查看全部评论(45)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8 17:44 , Processed in 0.2263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