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长远者不足谋当前。随着连云港港的推进,赣榆港区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日前,就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建设情况,记者采访了县交通局副局长、港口管理局局长黄同山。 “沿海赣榆拥有自己的港口,一直是大家心中的一个梦想”,谈起赣榆港区,黄同山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们,连云港“一体两翼”组合港建设新战略的实施,为赣榆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机遇缘于2007年元旦,是时,温家宝总理视察连云港将连云港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给以定位,要求连云港建设大港,“做好规划,加快发展”,紧接着,根据上级部署,连云港港口管理局委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于2006年编制了《连云港港总体规划》,并于当年10月通过了交通部、江苏省的联合审查。总体规划中明确了连云港港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确定了将形成由湾内连云港区(主体)、湾外北翼的赣榆港区和前三岛港区、南翼的徐圩港区和灌河港区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我县也相应制定了《连云港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 “赣榆建港口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地理条件都非常具备”,黄局长在柘汪港规划现场,举目远眺,手指绵延的海岸线说,赣榆港区位于海州湾北部绣针河至龙王河口之间,自然岸线 20.3公里,属基岩型海岸,建设深水大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港区后方陆域宽阔,经交通部规划研究院设计,可形成成陆域79.8平方公里、码头岸线性33.2公里以上。规划的赣榆港区地理位置也十分独特,北临日照港岚山港区,南接连云港港区,是长三角经济带与山东半岛经济带的过渡地带,这也决定了赣榆港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连云港港的重要组成部分,赣榆港区必将为连云港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建成后港口主要承担哪些功能?” 黄局长对记者说,赣榆港区将依托临港工业,逐步发展成为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散杂货运输为主,并预留远期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功能。规划赣榆港区由柘汪作业区和海头作业区组成。其中,柘汪作业区主要发展5——10万吨级泊位,重点安排三个功能区:液体散货泊位区、通用码头泊位区和干散货泊位区;海头作业区主要发展5——10万吨级泊位,重点安排三个功能区:通用码头泊位区、干散货泊位区和修造船岸线,并预留港口发展岸线。 “我们目前除了完善规划外,正在着手港口建设的系列准备工作,有效推进赣榆港区建设”,黄局长就港区建设进展问题对记者如时说。目前,赣榆港区开发管理机构已经建立,县成立了港口开发建设指挥部,由县政府党组成员负责日常事务,指挥部代表县政府负责港区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初步抽调发改委、港口局、建设局、海洋局等人员进驻。指挥部人员还考察了大丰港、秦皇岛港等港口建设情况,形成了可供我县借鉴的港口开发方法和模式。将采用地主港模式利用海域资源封闭运作,滚动发展,以换取资本来开发建设港口及相关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出租其公共基础设施给码头经营人,获得码头租金和税收。并本着“统筹兼顾,资源共建,分步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为港口建设创立两级开发平台,政府层面成立国有独资公司,然后与有实力公司联合成立一级开发平台,而后进行码头的二级开发。目前,连云港港口集团和新海石化企业已经表明合用意向,正与我县开展合作具体事宜。 航道可行性研究也正在进行。市港口局已经委托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院进行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7月份已经形成研究的初步成果,按照计划,年底可以完成柘汪作业区5万吨级航道预可研工作。赣榆港区的两个作业区已着手通港大道建设。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