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赣榆县审计局获“省级文明单位”已公示。近年来,赣榆县审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坚持“围绕审计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审计”的工作思路,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赣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连续十年被县委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去年被连云港市委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擦亮审计“和谐团队”品牌。开展“三个一”活动,构建和谐团队。展开一次讨论、查找缺失,开展一次座谈、交心谈心,提供一个平台、集思广益,为干部职工提供沟通交流说话的机会,收到查漏补缺、自我完善、加深了解、增进和谐的良好效果。近年来,该局针对审计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出台了30多项措施,着力打造和谐型机关,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如针对机关岗位职责不清的情况,建立了审计干部岗位责任制,做到了“明责”、“示责”和“考责”。完善了工作约束机制,实行了工作目标分解制、审计工作月报制、重点工作定期调度制和完成进度通报制。积极推行机关电子政务建设,整治更新办公场所及设施,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和办公礼仪培训等。为丰富审计干部文化生活,局机关组织大家开展了羽毛球、抜河、扑克牌、登山、射击等多项活动,使审计干部紧张工作之余思想情操得到陶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真正把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四个方面落到实处,共建和谐,共享和谐。 擦亮审计“廉洁高效” 品牌。近年来,以“廉洁、高效、阳光、和谐审计”为主题,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坚持廉洁从审。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经常性的教育,使广大审计人员不断提高勤政廉政、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造良好的审计形象。二是完善制度,发挥制度约束作用。结合“廉政制度建设年”,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对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规章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进一步细化程序、规范管理,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确保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畅通渠道,全面接受监督检查。牢固树立“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生命线”思想,积极构筑软硬并举、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监督网络。特别突出对审计工作中重要项目、重点环节以及审计组、审计一线人员的跟踪督查,做到经常性监督检查与集中专项检查相结合、现场监督与审后回访相结合、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确保廉洁审计“八不准”和相关的廉政制度切实落实到位,确保审计人员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领域延伸到哪里,监督制约机制相关的制度就跟踪到哪里,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擦亮审计“优质服务” 品牌。服务品牌是社会认可的个性化服务标识,是社会满意的具有一定知名度、信誉度的服务,塑造优质审计服务品牌有利于扩大审计影响力,提高审计服务质量。该局始终奉行“依法审计、文明执法、主动服务”的理念,树立执法机关权威的同时注重服务人性化。近年以来,按照发挥建设性作用的要求,努力当好经济卫士、政府谋士与查错纠弊的斗士,围绕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积极探索符合审计特点的服务品牌建设途径,扩大审计的社会影响,提升审计水平,努力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为发动全局人员的智慧,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创建优质服务品牌征集活动,决定以“经济卫士,执审为民”为审计服务品牌。一方面加强《新审计法》、《审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准确把握审计监督频度和处罚强度的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分类指导,差别服务”,帮助被审单位整改提高。 擦亮审计“文明形象” 品牌。几年来,该局把抓特色审计、树立品牌形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彰显文明执法的品牌特色。从转变作风入手,做到高效执法。建立限时办结制度、跟踪督办制度、行政例会制度;从转变审计组织方式入手,打破科室、行业、项目界限,统筹安排审计力量,推动审计工作“提质、提速、提效”;坚持政务公开,确保文明执法。将审计项目的审计内容、人员、纪律、举报方式等在被审计单位公示,实行阳光审计;引导审计干部摆正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工作;坚持制度管人,确保公正执法。二是彰显审廉文化的品牌特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打造赣榆特色的“审廉”文化品牌。其核心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为核心的审计精神。围绕“审廉”文化品牌,该局充分发挥党群团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进价值整合,积极营造一种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积极开展文明庭院、文明楼栋、文明楼层、文明家庭评比活动,举办书画摄影展览、新春联欢晚会等文体活动,在办公室、办公楼走廊、会议室、陈列室等视角直观处悬挂各种美德、廉政名言警句,着力营造“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贪为耻”的文化氛围。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