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炜 路吉坤 今年1至6月,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半年考”交出漂亮答卷:水产品总产量达22.32万吨,其中海产品产量12.4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9.84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28.7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5.07亿元的渔业总产值增长14.8%,刷新了连云港市海洋经济纪录,让港城重新找到了发展海洋经济的自信。 总量差距越拉越大 统计数字显示,上半年连云港市新增高效渔业6.73万亩,新增设施渔业2.6万亩,新增工厂化养殖5万平方米。这一数字让人感到振奋,释放出的是连云港市海洋经济持续跃升的信号,标志着海洋经济成功实现了由传统渔业向现代高效渔业的华丽转身。 连云港市境内河流、水库众多,滩涂资源丰富,海域面积广阔,海淡水水域面积7144平方公里,拥有我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发展海淡水养殖的资源十分丰富。这曾是连云港市引以为豪的资本,其间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一定的地位。 然而就在无意之间,我们突然发现,曾经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海洋产业光环消失,在省内、国内持续滑坡,也不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了。2009年,连云港市94.8亿元的渔业产值与南通、盐城两市相比,分别相差85.2亿元与53.2亿元,数字比差充分暴露了连云港市渔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结构调整破题求进 压力就是动力。海洋经济要实现新的跃升,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关键。近年来,连云港市各县区纷纷开始了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的“暗战”,共同给力海洋经济。 坚持以园区引领,高效渔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今年以来,赣榆县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四季田园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投资1.8亿元的海州湾现代渔业园区项目有序推进。连云区积极做大做强紫菜产业,紫菜养殖面积达7万亩,紫菜产量45500吨,产值1.4亿元,一次加工产量7亿张,加工产值达1.6亿元。灌云县积极规划建设“三区一带”高效渔业示范基地,高标准培植小伊乡沿宁连路两侧千亩藕田龙虾苗种繁育示范区、伊芦乡千亩藕田龙虾套养示范区、沂北乡千亩高效设施龙虾养殖示范区和洋桥地区万亩连片海水鱼虾高效养殖示范带,加快了渔业园区化进程。据介绍,连云港市新增高效渔业面积不断刷新,现代高效渔业进入加速发展期。渔业园区集聚增强,目前连云港市面积3000亩以上的渔业园区16个,其中万亩连片的园区有6个。 浅海域实现了良性开发,浅海域养殖实现立体化、高效化。今年连云港市新吊养鲍鱼、毛蚶、魁蚶等经济贝类1000台,底播贝类5000亩以上。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升级,连云港市收获紫菜干品5500吨,加工一次性紫菜9.7亿张,紫菜养殖加快向浅海海域拓展,玻璃钢插杆养殖面积已达到2000亩,年内将突破1万亩。 (下转A2版) 水产品质量建设得到加强,申报了省级无公害产地12个、无公害产品17个,获批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基地4个、省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2个和连云港市名牌产品2个。 海参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和浅海域生态养殖也正在全面兴起,新投入3500万元,建成了3万平方米海参养殖基地。泥鳅养殖池塘高标准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带动连云港市养殖池塘更新改造面积超过17.3万亩。育苗产业实现了增产增效,目前,连云港市海淡水苗种生产场达到90余家,培育虾苗40.4亿尾、河蟹苗3.68万公斤、海参苗2000万尾、泥鳅苗3.6亿尾,实现产值达1.54亿元,育苗量和产值远超去年。 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唐庆宁认为,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具备资源区位、产业基础、发展载体、政策扶持等诸多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抢抓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设立的历史机遇,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强化海域综合管理,连云港的现代海洋渔业必定能够做大、做强,再次创造辉煌。 喜忧参半仍需努力 虽然连云港市渔业发展正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加速转变,但与周边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胡英浦坦言,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 首先是渔业养殖面积逐渐缩小。由于沿海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岸渔业养殖水域让位于城市和港口发展,传统用于养殖的近岸海域和滩涂面积逐渐缩小。纵向相比,2005年连云港市渔业养殖面积102万亩,而2009年仅为73万亩;横向跟盐城、南通比,盐城滩涂面积680万亩,南通滩涂面积380万亩,而连云港市滩涂面积除已被城市开发、工业利用、港口建设使用以外,只有100万亩左右。二是渔业产值低。连云港市渔业总产值保持10%的高速增长,发展后劲十足,但与周边地区及渔业发达地区相比,仍差距甚远,目前总产值偏低。三是浅海域开发晚。连云港市浅海域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正在积极研究、探索中,尚未形成规模化。四是淡水可养面积少。南通淡水面积97万亩,可养面积67万亩,而连云港市淡水面积仅有65万亩,可养面积不足40万亩。五是名品、精品少。经过多年的打造,山东沿海培育出了胶东刺参、胶东鲍鱼、东方对虾、胶东贝、荣成海带等水产品品牌,大连市培育了獐子岛、棒棰岛等中国驰名品牌,而连云港市品牌和精品培育才刚刚起步,至今没有一个中国驰名渔业品牌。 “在发展方向上,今后连云港市将由传统鱼虾蟹养殖向海参、鲍鱼、珍贵鱼类等高效名品养殖转变;在发展地域上由传统的滩涂、港口地带向浅海域、深海综合开发利用转变;在效益追求上,由单一的本地海鲜效益向大批来料加工、多品种综合加工利用,增加出口创汇上转变,争创地方名品、全国知名品牌,全力打造海洋大市。”据胡英浦介绍,下半年,连云港市将继续坚持以渔民增收、渔业增效、保障水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切实转变渔业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渔业技术现代化、装备工程化、养殖工厂化和管理工业化,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高效生态渔业,加快推动海洋与渔业实现新的跃升。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