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舒家新 郑凤梅) 一位普通的老人,是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在中年和晚年两次身患癌症后,以常人难以坚持的毅力,顽强面对病魔,并在古稀之年完成了一部人生回忆录,感念党的培养。他就是新浦区星化社区居民李英武。一本168页、10万多字的回忆录,不仅凝结了李英武毕生的心血,也透露出浓厚的感恩之情。 李英武出生于1937年,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他的童年和大多数同时代的劳苦大众一样,充满了凄怜和惊吓;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家境十分困窘,一家人七拼八凑完成学业;读大学期间,他是靠国家的助学金毕业的,他还记得当年发下的誓愿:“我们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效力。”回忆往事,李英武老人言谈举止中充满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大学毕业后,走出校门的李英武老人在矿山设计院工作。由于长期劳累,在中年时期,李英武患上了鼻咽癌,通过痛苦的化疗,虽然战胜了死神,却留下了右眼失明、耳鸣、口中无唾液等后遗症。李英武的病情刚被控制住,他在医院就住不下去了,多次要求重返工作岗位,单位领导考虑到他的健康状况,安排他到传达室接电话,可他执意要到设计工作的第一线。领导拗不过他,只得由着他又挑起了工作重担。1978年,因为他的这种可贵的精神和卓越的贡献,李英武先后被推选为全国学铁人标兵、江苏省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等,1979年,李英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退休后,李英武在完成返聘的工作之余,每天还要挤出两三个小时撰写回忆录,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工作经验、体会和看法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去年10月份, 李英武不幸又患了胰腺癌,面对临近的死神,他没有恐惧,而是加紧了写书的进度。他说:“我深感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抓紧时间把回忆录写出来,给子孙留下一点墨迹,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对党的感恩之情传承下去。”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李英武克服了病痛的折磨,他趁住院休养之余,拖着虚弱的身体,在病房里坚持将这部10万多字的《回忆录》写完了。 目前,李英武的人生回忆录已经打印成册了,第一批印的25份已经被邻居朋友要去,设计院的年轻人听说李英武出了《回忆录》,也纷纷向其索要,他又加印了25份。看过这本书的人都认为,书中内容真实、情感朴实,把老一辈人对于党和工作的那份热情表露无遗。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