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东海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前段时间连云港市举行了“连云港市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的评比,结果真是让东海村官大跌眼镜,哭笑不得。其他县区的大学生村官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东海县的四位我还是很了解的,不该上的选上了。 东海有四位村官入选,他们分别是陈昌周、周鹏、徐旨杯、徐燕华(以姓氏笔画顺序),最终入选的是周鹏和徐燕华。 首先看看他们的事迹介绍: 陈昌周,带群众养蚂蚱,为村制定规章制度,关爱活动,举办文化演出,为群众制定电子数据库。 周鹏,设计乡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引导打造“盆花养殖栽培示范区”,给养殖户提供信息,为小学生设立奖学金,创作《大学生村官之歌》并获奖。 徐旨杯,同村干部改造道路,自己栽植油桃,邀请专家讲课并印发技术手册,流转土地。 徐燕华:协助养殖户扩大规模,在小学兼职音乐教师,为幼儿园争取捐赠,关爱留守儿童,建议种植金银花,改编“打连厢”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面凭着自己对他们四个的了解和听他们同乡镇同事的叙说,对他们的事迹进行简单的分析,给出真假的判断。 陈昌周,任职于李埝乡辉山村。 1,从2008年引进蚂蚱养殖,我本人也到过他的村部看过蚂蚱棚,也看了村部周边群众养殖的蚂蚱,虽说没有他说的带动 30多户,但也有十多户,不过附近其他村的情况本人不是很了解。养蚂蚱是真的,也得到他们的同事的证实。 2,为村制定规章制度,这些都是文字,随便在网上找点都行,但有没有实施,就不得而知。不过听他的同事们说,辉山村确实在年初获得好几块奖牌,不知这与制定规章制度有无关系。制定规章制度就算对一半。 3,关爱活动,给留守老人体检。这个活动是李埝乡全体大学生关爱活动的一部分,在东海电视台报道过,他也参与了活动,这没有错。4,邀请演出队来辉山演 出,曾在他的博客上看过几张图片,应该是有这回事,但上面写的是是他和一个叫许传庆一起邀请来的,不知真假,还有就是举办象棋比赛,这个他在博客上提过, 不知结果如何,这个算对一半。5,为村民制定电子信息库,这个他在博客上写过,也到过他村部看过,确实有这件事,而且这个数据库在辉山村发挥了很大用 处。。 周鹏,现任职于山左口乡石桥河村。 1,电视和报纸上都宣传他参与了乡文化站的设计,并得到乡镇党委奖给他的5000元钱。不过呢,私底下,他的同事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会点设计,能会画些小图,文化站的这张设计图是专家设计的,而他只是协助帮忙的,最后名声都落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做的这个事半真半假。 2,从年初调到现在这个村后,正好遇到一个机会,县里想打造东海的西大门,就把石桥河作为康居示范村进行打造,于是他们就发展了这个“盆花养殖栽培” 项目,他是支部书记,引导群众发展,这是正确的。 3,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很多村都有远程教育设备,利用此设备给养殖户提供信息是村官的义务,这项是真的。 4,为小学设立奖学金,这事电视台报道过,本人也问过他并得到过他的证实,并有照片为证,这应该是真的。 5,创作《大学生村官之歌》,这个是他和蒋小军一起获奖的作品,获奖是真的,但作词、作曲是不是他们俩,私下里很多人有不同说法。不过周鹏是个才子,会写剧本、快板,会吹笛子、葫芦丝等乐器,对作词、作曲应该没问题,这个就算是正确的。 徐旨杯,现任桃林镇徐东村。 1,每个村都会搞村庄整治,铺路修桥,他协助村两委工作很正常,这个是对的。 2,他栽种油桃,桃林有种油桃的历史。他是退伍后当的村官,也尝试过很多种创业项目,不过因为各种原因都失败了,这次栽种油桃是他创业中的一个。不过现在就剩两个大棚了。栽种油桃实有其事。 3,邀请专家讲课,编印种植手册,这些都是农技站的功劳,不过他确实参与做事情了。 4,协助流转土地,和铺路修桥一样,都是帮助村两委工作,都是村官的日常工作,不足为奇,但也属实。 徐燕华,现任李埝乡李埝村。 1,协助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讲的是她协助原来村的前支部书记养野猪的事情,是她去山东帮助买野猪的,但野猪的规模扩大却和她一点关系没有,现在养野猪也还没有见到效益。这事情是假的。 2,做兼职教师,有这么回事,但据学校师生讲,她也就去两次,到那也就唱了几句就算教过了,也没教什么乐器。她是让市教育局等几个部门给五联小学捐了物资,但都是乡党委书记出面给找的,不过这都算她的功劳。这项就算是真的。 3,关爱留守儿童,绝无其事,她完全就是做给上面看的,也就是挂了个名,小孩什么都没得到。她顶多是电视台来拍时找书记带着上门的,这些都是提前背好台词的。这个是假的。 4, 种金银花,她说种了20亩,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2008年6月李埝大学生村官开始种金银花,每人在各村试种2亩地,李埝村种了15亩,当时她是在 五联村,只有2亩,而且不是她种的,是五联村书记种的。2009年2月,她才到了李埝村,一到李埝村就把李埝村的15亩,说是她的了。而且康缘集团是李埝 乡党委的引资项目,仅凭她一个小小村官,怎么可能把康缘的老总拉到李埝去? 5,改编《打连厢》并申报连云港市非物质遗产,《打连厢》是李 埝的传统戏,李埝乡文化站长高建立一直在挖掘这些民间的戏曲,《打连厢》就是他多年的劳动成果,而且参加县市表演都是他编排的,徐燕华只是参与表演,同时 参加的还有朱军玲,原李埝村的大学生村官。申报连云港市非文化遗产都是高建立一直在忙的事情,不管徐燕华一点事情,这明显是假的。 https://www.lygfish.com/bbs/thread-13138-1-1.html 这四人从入选候选人到进十佳,争议最大的就是徐燕华,东海村官中不乏其他能人,有种花的、养鸡的、种蔬菜的等等,很少下村的她仅凭和县、乡各部门领导的 关系就能入选,很多村官不服。在李埝乡五联村时,乡驻地离五联有20多里,她又被借用在乡办公室帮忙,根本就没有时间下村。 据她的同事们讲,只是因为她能 说会道,有心计,会讨领导喜欢,所以县、乡有些领导什么好事都往她身上挂,很多人也都怕得罪领导只好忍气吞声。不过因为她太过于强势,把李埝大学生村官整体功劳都带在她一人头上,导致李埝的大学生村官们对她一肚子意见,原来还把她当做临时党支部的书记,现在她说的话没人愿意听。 如果从创业,带群众致富上看,入选的应该是陈昌周和徐旨杯,从整体能力上看,陈昌周、周鹏、徐旨杯都可以入选,唯独徐燕华不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了解东海县大学生村官,你可以发表评论。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