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侍敏 卢萍 通讯员 王君 张领 凉粉是人们在炎热季节喜爱吃的一种即食豆制品,如果其中随意添加了柠檬黄,而且小作坊内非常脏乱,不知道您还能否吃得下去。 小巷内藏黑作坊 12日凌晨4时左右,新浦区食安委牵头工商、质监、卫生监督、农委、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一起来到东上渔场附近一小院前,只见小院大门紧闭。 进入该凉粉作坊,一股恶臭味扑面而来,“怎么一股养猪场的味道?”执法人员对屋内发出这种味道也十分好奇。 十几口大缸摆放在地上,缸内缸外均沾满了污渍。在屋内发现了已经做好的26盆“绿豆凉粉”,而凉粉旁边就放着一辆摩托车,屋子角落处更是堆着鞋子等杂物。隔壁的两个房间内存放着400多袋小秕豆,质量非常差,随便抓一把就有几种颜色,还掺杂着小石子。在整个作坊内只找到了60多斤纯正绿豆。 ![]() 现场不见老板,只有两名加工人员,他们的衣服油乎乎的。在加工间,一台大功率风扇发出嗡嗡声,这里的卫生更加恶劣,味道也更重,几口缸内还有一些豆渣以及泡好的豆子。一口盛满水的大缸旁有一台水泵,执法人员怀疑水是从院门外小河沟处抽取的,而该加工间内满是黑水的地面让人插不进脚。 柠檬黄随意添加 联合执法人员经过搜查,在屋内发现了柠檬黄等添加剂。执法人员介绍,国家允许在豆制品中添加适量的柠檬黄,不过有严格的限制。当执法人员询问加工人员每次添加多少时,两人却回答不出来。而现场也没有称重的器具,“这足已说明他们是随意添加的。”执法人员介绍。 执法人员还搜查出已经散发出恶臭的地沟油一桶、猪大油50斤左右。据加工人员介绍,这些油是用来擦锅和盆的,防止制作和盛放凉粉时粘连。 该凉粉加工间,杂物、个人物品和直接入口的食品混放,没有防鼠、防尘设施,由于老板不在,加工人员也无法提供任何证照,以及原料进货台账等。 在作坊外的一口大缸内,执法人员还发现一只大老鼠在游泳,这让在场的人都起了鸡皮疙瘩。而在房间内“散步”的三只猫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养猫是不是因为有老鼠?”面对记者的疑问,加工人员表示,猫是别人送来的。 加工人员坚称很干净 据执法人员介绍,这个黑作坊每天大约生产200盆凉粉,以每盆十斤计算,每天大约生产2000斤凉粉。加工人员介绍,老板会以每斤3元的批发价格销往农贸市场。“连云港市估计有5000人左右在食用这种凉粉。” 在执法人员搜查时,两名加工人员一直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们做的凉粉真的很干净。其中一人指着黑水横流的地面告诉记者:“如果有凉粉掉到了地上,我们都扔掉了,我们自己也吃这些凉粉。”而当记者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反问时,两人不约而同地笑笑走开了。 26盆凉粉弹性十足,执法人员端起一盆从高处倒出,却摔不碎,而且凉粉有一股很大的碱味。随后执法人员将26盆凉粉销毁。 5点多钟,天已经亮了,有群众围观过来。一名男子告诉记者,这家作坊位于巷子深处,且大部分时间大门紧闭,平时很少有人来,有时凌晨会听到机器的响声,没想到是生产凉粉的。围观群众纷纷对这种行为表示指责。 据新浦区食安委主任孙志义介绍,该作坊生产原料来源不明,生产环境极其脏乱,卫生状况恶劣,整个加工条件根本不符合食品加工的要求,生产出来的食品毫无安全可言,是典型的黑作坊,坚决予以取缔。 执法人员当场没收了加工工具。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