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连云港市2009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2009-5-27 08: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42| 评论: 1

  一、指导思想
  2009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据《江苏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暂行规 定》和《连云港市2009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方案》,确保高中段招生有助于落实新课程计划和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录取和收费的规范程度,有助于提升 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基本原则
  1.促进新课程计划全面落实。招生考试模式及命题内容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引导学校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2.稳步推进评价制度改革。确立发展性评价理念,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着力构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
  3.加快优质高中资源全覆盖进程。注重提升品牌效益,招生计划向优质学校倾斜,提高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促进高中段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4.责任追究。对报名资格审查不严、考务违纪、买卖生源、违规宣传、无档无序录取等行为一律实行责任追究。
  三、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招生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市教育局成立2009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工作。各县区及相关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招生工作的领导。
  连云港市2009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淮龙
  副组长:刘景班、田文瑞、郑波、韩金山、臧雷
  成员:金立谱、孙咸好、田学金、陈国恩、王宏新、张华陆、程兴华、苏月虹、杨庆真、张春成、陶卫东、汤永成、武强刚、杨树、赵洁
  领导小组下设:(一)考务录取办公室,主任由韩金山、臧雷兼任。(二)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由田文瑞兼任。
  领导小组职责:1.完善宣传制度,确保考生对招生计划、政策和录取办法的知情权。2.完善考试命题制度,确保命题的科学性和成绩评定的公平性。3.完 善分工负责制度,即体育与健康考查及体、艺特长生的专业面试由体卫艺处负责;理化生实验操作、地理、生物科目命题考查和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测试组织由教研 室负责;文化考试组织由招办负责,命题、阅卷由市教研室和市招办共同负责;普通高中录取由基教处、体卫艺处和招办共同负责;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和 普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由职社处和市招办共同负责。4.公布招生计划,审批录取方案,查处违规招生行为。
  四、招生计划
  1.招生计划:全市普通高中招生 3.5万人(具体招生计划见附件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含向市外输送新生)3.04万人(具体招生计划见附件二)。
  2.计划类别: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统招生、择校生两种类别,其中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数的50%为统招指标生。择校生比例严格执行“三限”规 定。职业类学校招生计划分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中技工、高技工、技师)六种类别,其中五年制 高职(含五年制师范)、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的招生计划由省下达。
  3.合作办学意向: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与苏南重点职业学校或面向西部地区进行合作办学;鼓励非重点职业学校与市内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开展南北或东西合作办学的学校需经县、区教育局同意,并报市教育局批准后方可招生,所录取学生必须在我市注册学籍。
  4.统招指标生分配:统招指标生依据《2009年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及推荐实施办法》(见附件三)进行分配。新海高级中学(含东方分校)、 海州高级中学统招指标生分配计划由市教育局制定(见附件四),其它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计划分别由所在县教育局制定,且须于6月10日前报市教育 局审批后公布实施。
  五、招生范围
  普通高中招生范围:四星级高中及连云港外国语学校UEI课程强化班、小语种班面向全市招生,其他普通高中均按市教育局审批公布的计划在规定范围(县属中学在县内,区属中学在市区)内招生。凡跨地区的生源在教学评估时仍实行考生所在学校和户籍所在地区双重统计方法。
  民办普通高中在具备实施国家规定课程计划的基本条件和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前提下,按市教育局批准的招生计划招生。
  职业类学校招生范围: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普通中专、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其他职业学校面向学校周边地区招生。 四县向县外输送中等职业教育生源1.4万人,其中赣榆县0.45万人,东海县0.31万人,灌云县0.43万人,灌南县0.22万人。
  六、志愿填报
  1.网上统一填报志愿。为了尊重和维护考生权益,今年全市首次统一实行考生个人网上自主填报志愿。考生先要全面了解和把握招生政策,然后于全市统一文 化考试后四日(6月19日—22日)内,可在任何地点、任何能上网的计算机上自主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网上填报时间截止后,由各县区招办打印考生志愿核对 表,交考生本人和监护人签字确认,并留县区招办备查。考生志愿确认后,任何人不得更改。四星级普通高中的统招指标生只有在第一志愿填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 中方可有效,否则视为放弃指标生资格。在填报志愿之前及过程中,任何学校及个人不得封锁招生信息,不得误导、限制、强迫考生填报志愿,违者将严肃追究相关 人员责任。
  2.普通高中每批次可填报两所学校,统招生、择校生分开按序填报。民办普通高中志愿统一填报在二星级以下(含二星级)学校的统招栏内。五年制高职(含 五年制师范)可按序填报三所学校,每所学校可填报两个专业。普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可按序填报两所学校,每 所学校可填报两个专业。由于三星级普通高中和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同属第二批次录取,二星级以下(含二星级)普通高中及民办普通高中和其他各中职类 学校同属第三批次录取,故在同批次内的普通高中学校和职业类学校均不能兼报。
  3.应届初中毕业生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C等第以上(含C等第),且参加地理、生物考查者方可报考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普通高中;往届初中毕业生若报考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普通高中,只能填报择校生志愿。
  4.符合加分投档条件的考生持放宽录取分数线审批表及相关证明,于填报志愿结束前分别到市或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填报志愿截止后,不再办理。加分投档范围见附件六。
  5.报考普通高中艺术、体育特长生按《2009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收艺体特长生实施办法》(连教体艺<2009>19号)要求履行报名手续。
  七、录取工作
  1.录取原则及制度:招生录取工作将公平、公正、公开,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严格遵循同一批次学校先统招后择校录取原则。录取实行成绩报告和 普通高中录取资格号制度,即向考生报告成绩的内容包括:各考试科目分数及总分、考查科目等第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第,成绩报告单上标明是否具有录取普通高中资 格。凡没有普通高中录取资格者,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录取,基教部门不得办理学籍。
  2.提前录取:新海高级中学本部、东方分校奥赛班,面向全市分别提前录取200人、100人。
  3.第一批次录取:四星级普通高中(含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本批次录取学校的统招生、择校生分数线由市教育局统一划定,按 1:1投档审批录取。统招指标生录取的具体办法见附件三。新海高级中学“苏教国际班”在该校统招生后录取,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在四星级普通高中择校生后录 取。
  4.第二批次录取:五年制高职和三星级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由市教育局划定分数线投档录取。三星级普通高中分别由市、县教育局划定分数线,按1:1投档审批录取。
  5.第三批次录取:中等职业学校和二星级普通高中及民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按志愿和成绩录取,成人中专可注册入学。被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全日制 一、二年级在籍学生全部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可招收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和转复军人,实施一年及以上职业教育,由学校 发给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其录取人数列入中等职业学校年度招生统计范围。二星级以下(含二星级)普通高中及民办普通高中由市教育局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 按1:1投档审批录取。
  6.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普通高中艺术、体育特长生计划不带入文化成绩划线,按《2009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收艺体特长生实施办法》(连教体艺<2009>19号)相关规定予以录取。
  任何高中段学校不得无计划录取,严禁普通高中擅自降低分数录取和招收借读生。
  八、工作纪律
  1.招生工作必须做到政策、计划、办法、程序和结果公开,杜绝有偿招生和无序招生现象,为招生学校和考生提供公平的招考环境。
  2.初中学校不得向招生部门以外的任何机构和人员提供生源信息,不得扣压《中考指南》、准考证、成绩单和录取通知书。高中段学校不得于中考结束前进入 初中校进行招生宣传,四星级普通高中招生宣传需经市教育局审批,三星级以下(含三星级)普通高中招生宣传需经县区教育局审批。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在各 类媒体上擅自宣传。未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外省市各类高中段学校一律不得进入初中学校开展招生宣传,更不能进行招生。任何中等职业学校不得擅自设立校外 办学点,不得与非学历教育机构合作举办学历教育班。
  3.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招生工作,及时查处招生工作中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附件一:连云港市2009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附件二:连云港市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
  附件三:2009年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及推荐实施办法
  附件四:市区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计划
  附件五: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办法
  附件六:加分投档范围及操作流程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三日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09-5-28 21:11
赣榆考生为什么不给报新海中学

查看全部评论(1)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8 16:11 , Processed in 0.0390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