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黎一 ■ 个人档案 他学的是音乐,却在毕业前的两个月走上了摄影创业的道路;自1999年至2011年,创业路上的他, 先后面对过房租的一涨再涨,经历了摄影器材的大变革,也遭遇过无数次的冷眼与失败。靠着踏踏实实的努力,他一路走来,且有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他就是穆锐,一个让梦想变成现实的“80后”。 ■ 财富经历 采访穆锐的时候,他的摄影工作室正在招兵买马。“想招两个后期制作,可是我知道很难,我这里庙小,有点技术的谁愿意来呢?”面对困难,穆锐的脸上却写满了自信。这份自信中,透露出了扩展事业版图后的一点小小得意。也许,就是凭借这份自信,才让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1999年6月,穆锐从音乐学院毕业。正当同学们忙于找工作的时候,穆锐的照相馆开业了。“为什么学了音乐将来的工作就一定要和音乐有关呢?我觉得音乐和摄影是相通的,都需要左右脑的密切配合。”穆锐如此解释自己的转行。看准了大学生市场,穆锐将照相馆的地点定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门口,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仅有2万元的启动资金,他的照相馆就这么开业了。当时的主要业务是黑白艺术摄影、证件照以及胶卷冲印。 由于刚毕业,又没有打工的经验,穆锐没少吃亏。“店开了没多久,就搬了3次家。第一次是付了订金,结果房东却临时变卦,要把门前临时用地也算进去,我没同意,钱没什么,主要是不守信用,太气人了。”虽然时隔12年,可提起这段往事,穆锐还是印象深刻。2005年,数码产品开始上市,2008年,胶卷退出市场,冲印业务没了,穆锐以前的设备全都报废,还没有实现盈利的照相馆又得重新输血。 也许,就是有了这些经历,让穆锐开始变得“现实”起来。“既然是做生意,就得赚钱,就是我提供最好的服务来让你买单。”穆锐说。对市场重新评估后,穆锐将业务转型为证件照和儿童摄影。2006年,照相馆开始盈利。“人变胖了,小小年纪就出现了小腿静脉曲张。”穆锐有点自嘲地说着。相机换代后,除了相机,电脑就成了他的伙伴。“一天至少有8个小时是在电脑前工作的,不出点小毛病才怪呢,可我知道,只要把片子修好,拿质量说话,才会有回头客,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宣传。”穆锐说。 “ 现在街上儿童摄影店越来越多了,竞争非常激烈,你拿什么跟人家竞争?”面对这个问题,穆锐说,压根就没想过和他们竞争。“他们是跑量的,我不做这个,我要求质。我不可能同时接来好多孩子一起拍,肯定是一对一为他们服务。”谈及今后的目标,穆锐提出要走高端路线,还是为顾客提供一对一的摄影服务。他说,要做电脑界的“苹果”,虽然很难,可依旧要坚持到底。 ■ 财富秘笈 首先,别把顾客当上帝,而是当朋友。上帝太遥远了,只有与顾客交流,才能真正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提供正确的服务。其次,用质量说明一切。人都好“面子”,把照片的质量做好了,顾客满意了,以后自然还会再来。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