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马志亚 通讯员 林剑锋 实习生 陶源)趁着眼下鹅场淡季,赣榆县道明养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道明,为入社的160户农民全部建立了档案,他将全程追踪农户养鹅过程,提供各种服务。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2009年,谭道明购买一批鹅苗,建起小鹅棚,几年摸爬滚打,先后成立了连云港兴塔禽业有限公司、牵头成立赣榆县道明养鹅专业合作社,如今加盟入社的养鹅户达到160户,年出栏成品肉鹅200万羽。2010年,该社被授予“市级畜禽水产规模养殖示范点创建先进单位”。 2007年,24岁的谭道明从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毕业。他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机会,来到赣榆县塔山镇城前村,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上任之初,谭道明每天都在村里调研,寻找创业商机。他看到村里有养鹅传统,囿于传统养殖方式,无法带来太大的经济效益。他发现,村里水资源丰富、还有成片空闲杨树林,发展林下养鹅条件好、潜力大,是一条致富门路。2009年7月份,谭道明自己筹集资金,在村南的杨树林里建起了一个鹅棚,购进了1300只鹅苗。为了弥补自己养鹅知识欠缺,他购买了一大摞书籍,晚上钻研,白天实践。很快,第一批鹅出栏了,成活率达到90%,当年的净利润就达到了1.3万元,村民们对这位大学生“鹅倌”刮目相看。 谭道明当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决定利用养殖成功的契机,带领广大村民共同致富。2009年,他多方筹措资金,成立了连云港兴塔禽业有限公司,建成标准化鹅舍300多栋,制定了相对规范的养殖流程,并专门建立了企业网站。 作为鹅倌,谭道明注重从报纸、电视、网站上搜集各地养鹅基地信息,并前往浙江、安徽等几个大型鹅场取经,先后和浙东白鹅育种基地、宁波市禽业协会等单位达成了技术共享合作协议,他还请到了高校教授作企业顾问。 为了进一步带动村民致富,2010年3月,谭道明又牵头成立了集生产销售、科学研究、宣传推广于一体的赣榆县道明养鹅专业合作社,提出了“走合作路、启科技门、绘致富景”的发展口号,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深受广大养鹅户欢迎,入社的养鹅户越来越多。 如今,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800万元,加盟入社养鹅户160多户,吸纳下岗职工就业8人,带动就业500多人,辐射到全县10多个镇以及东海、沭阳、莒南等多个周边县。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