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连云港市发现清朝海胜军军用封条

2009-6-7 15:54| 发布者: 西关爱歌| 查看: 1103| 评论: 0

连云港市发现清朝“海胜军”军用封条

距今114年保存完好   上面加盖关防印记  

  本报讯(记者 陈炜)日前,连云港市发现一份清光绪二十一年官府武装“海胜军”的军用封条,这张封条的发现,对研究清代我市官府武装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记者在新浦区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见到了这张封条。该封条全称是:统领海胜军记名提督军门王封条。封条系竹棉纸木版墨印,周边有木刻制版边框墨纹,版文上部竖印有:统领海胜军记名提督军门王,中部右边印有月字,月字上下个留有一个空格,用来填写月份与日期,月字上边毛笔手写大写的毛笔手写黑七字,下边毛笔手写朱色十七,左边为预留空白纸,由上往下毛笔竖写“军装”两个黑字,军字上部有一朱点,最下不是封字,封字上面有一朱圈。封条长45厘米、宽10.5厘米。文字版框长42.5厘米,宽10.5厘米,文字字体为老宋体。为杜假冒等弊,版文文字上还加盖了刻有篆字的关防印记,关防印记竖排三行文字,印长10厘米,宽6厘米,加盖在名至门字的上面。

据收藏者介绍,这张封条是6日上午他从藏友那里购藏的,藏友告诉说,这张封条是王德胜幕宾孙子家在半月前拆除老房屋翻建时,在夹墙中发现的。

6日下午,记者带着这张封条请我市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家许厚文先生帮助识别关防印文内容。经许先生识别,印文为篆字:统领海胜军记名提督前江西南赣总兵之关防,分四列由右往左竖排,分别为:统领海胜军,记名提督前,江西南赣镇,总兵之关防,印泥为朱砂。

记者查阅《连云港军事志》和地方文史资料后得知,此封条是我市清朝军事将领王德胜统辖的“海胜军”所使用的封条,根据历史记载时间推算距今114年。

海胜军究竟是什么军队呢?

要介绍这张封条,首先得从王德胜谈起。《连云港军事志》人物条目中是这样记载的:王德胜(公元18221908年),原名王绪岳,字捷三。东海县南辰乡朱范村人,清咸丰初年从军,由副目、低级军官直到江西省赣州镇总兵,官做到正二品,其“功劳”主要建立在镇压反清的太平军、年均、幅军等农民起义军上。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王德胜因跟从海州守备秦淮扬,屡次参加地方作战,维护地方治安有功,由副目升到千总并调赴江南清军大营,效力于钦差大臣德楞泰、袁甲三,后被保荐戴蓝花翎,任赣榆千总,兼办理地方团练。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捻军张洛行、刘天祥率部围攻赣榆城,王德胜死守顽抗,被两淮漕运使王梦龄保奏,以千总任用留漕河两岸,维护地方航运。不久捻军又大举进攻,王德胜率部前往援助海州,并设埋伏俘捻军多人。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捻军在苏鲁边境异常活跃。两淮漕运使吴棠奏请清政府派军进攻,清政府派陈国瑞率五千多人由淮徐进剿沂境幅军。王德胜率部配合,把临沂捻军、幅军平定。这次战斗,王德胜援助有功,被保荐守备外加都司衔。后随陈国瑞进攻反清组织白莲教,王德胜俘获白莲教首领刘双印,被僧格林沁赏识并推荐,以游击任用,驻防淮河两岸,维护漕运。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东路捻军首领任柱率领千余人逼近海州,王用计深入捻军军营,生俘任柱胞弟任锁,被保奏为参将加副将衔。

同治六年,捻军遵王赖文光率军由清淮一带南下,王德胜率部在扬州俘赖文光,被委为副将,以总兵任用,并赏志勇巴图鲁名号。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王德胜率部与西路捻军在豫、皖、苏北地带进行大小数十战,以记名提督任用,不久任海州营参将。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实授江西赣州镇总兵。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告老还乡。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江苏巡抚曾国荃委任王德胜统辖淮北缉私营兼漕标营。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总督张之洞张贴檄文召募“海胜军”八个营,驻防青口、海州一带。王德胜受命驰往验视险要,率领百余骑兵,日夜巡视海岸。日军得知陆地已有准备,于是撤退。不久,王德胜补授陕西河州镇总兵,王以年老多病辞官回家。

山东省临沂市时麟先生所著的《菊园主逸事》一书王德胜生平年表中也载有有关海胜军的记录:光绪二十一年(70岁),正月,奉两江总督张之洞之命,招募海胜军八个营,驻海州、青口一带,守海疆、防倭寇。半年后海胜军奉命遣散。依据此记载可以判断这张封条是海胜军在遣散时封存军装时所用的,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从这张封条来看,当时的使用制度比较严密,手续规范,防伪工作比较认真。

  历史留下了封条,而封条又真实反映了历史。封条真实地记载了清代官府武装建设的一个历史瞬间,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王朝国防建设的一面。




喜欢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8 09:25 , Processed in 0.0412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