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崔威 王君 家住浦东街道菜市社区的孙大爷已经退休十来年了,今年夏天,他的后背起了个疙瘩,这几天越长越大,这让老伴非常担心。8月29日一大早,老两口冒着雨,撑着伞,相互搀扶着到离家较近的浦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个医生看看。笔者跟随他们去感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现状。 一路上老两口忧心忡忡。孙大爷的家住在百货大楼后面,沿着解放路往西,到南极路与解放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再向北几十米就到浦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下雨,老两口走得慢,用了10多分钟。到达时是早上8时17分,浦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的自行车就已经停放成长长的两排。环卫工人朱师傅负责这片卫生保洁已有七八年了,他一边清扫地面,一边说:“前几年一天到晚也看不到几个人,现在天不亮就有人来看病。” 该中心位于南极北路,紧靠路边。里边直对大门的是输液室,北边是住院部,南边是门诊大厅。门诊大厅内人很多,有在交费处询问药价的,有拿着X光片找医生的,有坐在等候区交流病情、拉家常的……看到雨水和汗水把老两口的后襟都浸透了,导医护士热情地递上两张面巾纸,并告诉他们顺着走廊直接找医生就可以了。 进门就看病,省去患者排队的麻烦是连云港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便民措施。浦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将内、外、儿等诊室都设在一楼,更加便于群众就医。走廊上,每个诊室门口铭牌上不仅有医生的照片、姓名,还有专长,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症就医。这些医生中不少人是近年来引进的人才。“新农合、医保定点,药品 ‘零差率’等政策的实施,吸引了许多患者就近到社区看病。我们在吸纳更多人才的同时,盼望更多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到社区来。”浦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经建恳切地说,“我们医技力量目前不如大医院,盼望能建立自己的专家队伍,希望上级能有相关政策鼓励专家人才留在基层,使广大患者的疾病在社区就能得到彻底治疗,真正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目标。” 为孙大爷看病的中心副主任胡佃军就是该中心去年招引的5名人才之一。胡佃军仔细看了孙大爷背部的疙瘩后,肯定地指出这个疙瘩是“粉瘤”,就是皮脂腺囊肿。“老人家别担心,等天凉快了过来开个刀就行。”“还要开刀?住医院吧?”“这个手术不用住院,开完刀就可以回家。”孙大爷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他高兴地说:“社区里像胡医生这样的专家越多越好,我们小病小痛在家门口就解决了,不仅能买到廉价药,而且不用受排队之苦。” 像浦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区共有20家,虽然在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医疗服务水平和诊疗环境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是人才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笔者了解到,面对基层急需人才的现状,市卫生部门已经开展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培养工作,并全面启动实施公立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鼓励离退休卫技人员到社区工作,带动社区卫技综合实力提升,社区居民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己的医疗专家。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