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萍 近日,教育部下文,规定我国将在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通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在连云港市中考网上阅卷现场,笔者仔细端详经电脑放大的考生字迹时,心中不时涌出“阅卷教师要从潦草的字迹想方设法找出答案给分,真不容易”的感受。笔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目前港城专门开设书法课程的小学并不多,但采访到的家长和教育界人士,无一例外都对开设书法课表示支持———面对国民汉字书写能力普遍下降的现实,教育部出台如此细致的规定来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提高国民汉字书写能力,政策制定的初衷无疑是好的。 但公众对这一政策还怀有最大的担忧:有没有必要对中小学生书法课做强制性规定?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有没有力量短时间内组织起相应的师资?没有考核的约束新规会不会成为一纸空文? 书法课进课程的学校寥寥 现如今,很多教师用投影仪、电脑代替了黑板书,虽然这些新设备有优点,但是容易让老师和学生丧失对书法这种传统文化的学习,造成书写能力下降,国外很多现代技术发达的国家,尽管教学的技术条件比中国要先进很多,但是依然保持每周两节左右的书法或文字课。因此,教育部的通知一出就引发热议,新浪微博对此进行调查,超过10000人参加,80%以上的网友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传承中华文化、了解书法渊源之力举,不能让咱们的下一代忘了怎么写好中国字。 在评价现在学生的书写情况时,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老师虽然表达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学生书写一届不如一届。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说,对于学生书写能力的退化,他感触很深,目前学校对学生书写要求已经退到最后的底线:不要求学生字写得很漂亮,只要写字工整,少涂改就可以了。为了让学生重视书写,老师只能不断“功利”地用“高考作文卷面占5分”,来提醒学生,他认为这与学生玩电脑和手机有很大关系,有些学生键盘敲字比谁都快,但写起来就一笔一画不流畅,甚至提笔忘字。 笔者了解到,2001年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规定,1—2年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3—4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6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7—9年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然而,目前连云港市的书法课尤其是毛笔字在小学普及率并不高,有机会接触的学生要么是参加学校的兴趣班,要么是到校外培训机构单独练习,很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书法老师,或者将书法课并入美术课中。在学生背负极大考试压力的情况下,语文老师也很难顾得过来在语文课上带孩子练书法。 书法进课堂,操作性几何?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瑰宝,汉字绵延数千年而文脉不断,可谓历尽沧桑又青春永驻,书法艺术在世界文明中更是独树一帜。书法教育有没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毕竟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智慧,书法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在市妇儿活动中心书法培训班上,硬笔书法指导老师江晓慧说,一些孩子因为写字实在有问题,被家长送来纠正,这些孩子身上普遍存在写字时姿势不正确,笔画倒置,字迹潦草等问题,由于已经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很难纠正,即便通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字迹有了改善,但一到考试或者作业上,又变回了原形。面对“字练了,却只在练字时才能写好”的现状,江晓慧老师一语点破其中端倪:“字无百日功”,没有一定量的实践上的积累,书法教学就会流于形式,书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中学、大学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融合,把写好字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要为学生写好字创造环境,不断提高书法教学的能力。 在采访中,一位校长表示,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临近开学才得到教育部的通知,临时调课压力很大。他说,要在规定课时里完成语文课程已经很紧张,如果硬性要求开设书法课,肯定只能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里挤时间,一所学校要凸显特色,每周至少要有两个课时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也有家长对于应试教育体制下书法课程能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表示质疑:“初衷是好的,就怕学校不重视,走个形式。”而部分老师则对学校师资表示了担忧,某小学老师认为,既然开设书法课程,就要求老师们能够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但目前来看,并非所有的学校都能达到这个要求,如果安排书法课程,首要的就是对老师们进行培训。 “光是文房四宝拿进拿出,就够小学生折腾好几分钟了,一节课也教不了多少东西。课后洗瓶瓶罐罐又得半天,教室里变出几只‘小花猫’不说,还可能影响下一节课。硬笔书法一般语文老师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就能胜任,但教毛笔字肯定不行。”一位教师向笔者坦言,书法是需要时间练习的,不仅要有兴趣,而且要有时间练习,试问一周一节的书法课,能练什么?恐怕仅仅教师讲授,时间还来不及。 先行学校说:困难多,但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法 连云港市建宁小学是一所书法特色学校,至今已有十几年的书法教学历史,学校教导处白帆老师介绍,学生们练习书法不仅可以磨练孩子们的意志,还可以修身养性,书法课程对于学生很有必要,越是网络时代、越是文化冲击,人们就越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培养。因此,学校早已将书法课排入了一、二年级的课表。 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则在小学部开设了每日一刻钟的练字活动,校长赵大中表示,学校之所以能开出“写字课”,正是由于该校有一位书法专业的老师,这位老师相当专业,也很热爱书法,教得很棒,还在学校成立了书法社团,带着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学生们受到鼓舞,越加对书法感兴趣。 笔者认为,在推行过程中,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给学校配备书法水平高的专职书法教师,另一方面在书法教师数量有限的环境下,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教授书法课的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书法水平,只有教师的自身书法水平高,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 听闻“书法课必须进课堂”的消息,连云港市书法专职教师薛莲老师欣喜不已,她说,如果推广书法教育遭到师资、场地等限制,也需要老师们向孩子讲述如何静心,找到书法的精髓。中国古往今来就有许多与书法相关的故事。晋代“书圣”王羲之幼年学习书法,“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唐代大书法家颜正卿年轻时为访师学书,曾辞去官职;唐代书法家欧阳洵“观碑夜宿”;虞世南“习字划破被”等等,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这些内涵,就能让学生浸润在民族气节和民族文化意境的熏染中,一节书法课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