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锐冰 当前,连云港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融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受经济紧缩政策的影响,拓宽融资渠道,解决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金瓶颈仍是当前港城金融工作的重点。 9月3日召开的连云港市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连云港市在保证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类的信贷投放基础上,加大了对民生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持续改善港城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半年,连云港市还将保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满足合理资金需求。 连云港市贷款总量稳步增长 记者从3日召开的连云港市金融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注重把握信贷投放节奏,积极优化信贷投向,贷款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7月末,连云港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049亿元,比年初增加106亿元,增长11.19%,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05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6位。 异地银行在连云港市新设机构贷款总额达14.82亿元,比年初增加9.71亿元,增幅为190.02%。 另外,连云港市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连云港市不良贷款余额为21.7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7%,比年初下降0.6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连续5年从11.66%下降至目前较好水平。 民生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连云港市银监分局表示,今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加大了对民生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连云港市银行机构贷款增长最多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制造业。增加18.32亿元,增长11.0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18.13亿元,增长9.88%;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增加17.57亿元,增长11.58%;农、林、牧、渔业。增加11.46亿元,增长16.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加4.68亿元,增长14.36%。 在贷款增长最多的五大行业中,有四个行业涉及民生领域。 “今后还将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客户结构与行业投向,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农田水利、港口建设,支持制造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大力支持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发展,积极保障居民住房刚性需求。”市银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区域集优”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区域集优”是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试行的新的融资模式,全国仅在江苏、广东、山东三省试点。江苏省仅连云港市和苏州两个试点城市。 目前,连云港市港口集团、金桥盐化已发行短期融资券10亿元。康缘药业5亿元短期融资券上会审批。江苏省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开展的“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业务将连云港市作为试点城市,预计最终可融资30亿元左右。 人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表示,要把一批优质企业推向直接融资市场,确保“债务融资工具余额倍增计划”如期实现。 各银行机构表示,将以“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试点为契机,加快筛选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意向且符合条件的企业,腾出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 在连云港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意见》,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范中小企业贷款中介评估机构收费,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中小企业是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有力支撑,也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依托。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迫在眉睫。 会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健全中小企业授信管理体系,开通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绿色通道”,优化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和分类管理流程;创新信贷品种,推出具有小企业特色、符合各类中小企业不同需求的服务产品。 同时,创新融资抵押方式,积极开展股权质押,推广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供应链融资、票据融资。金融监管部门也将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确保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另外,在国家加强信贷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利用非信贷融资工具支持企业发展。通过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保理、信托理财、金融租赁、内保外贷以及保险资金运用等多种工具和渠道,增加社会融资总量,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