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牟进勇 通讯员 崔锦明 昨天,在市区蔷薇河畔一座二层楼房上,一名男子仰望蓝天上一群盘旋的信鸽,看着这些小精灵,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容。他叫许世海,今年56岁。许世海20多岁时就喜欢上了养鸽子,还成为1984年成立的连云港市信鸽协会首批会员。 要想养好鸽子,付出的真是太多了。老许现在有4个信鸽棚子,每个十几平方米。他每天早晚放两遍鸽子、打扫卫生、消毒、喂食……可谓比照顾孩子还用心。 辛苦的付出还不是主要的,养信鸽还要付出很多金钱。1984年,老许从上海购买美国塞阳和日本势山系杂交的优质品种鸽蛋,回来给自己的信鸽抱窝,为此,他赶时间坐飞机去上海购买鸽蛋,花费了100多元,是当时每月工资的2倍。 除此之外,老许还投资数万元盖起了漂亮的鸽舍。每年把优秀的信鸽送到山东、徐州等地公棚寄养,每年花费近2万元;花费巨资购买北京惠幅公棚的种鸽;每月给鸽子吃玉米、豌豆、高粱等袋装饲料,需1000余元;每年还要给信鸽打疫苗,一年也要1000元……多年来,老许已在养鸽上花费数十万元。开始,媳妇不同意他养鸽,但后来看他把养鸽当成人生的追求,慢慢地也就支持他了。 养鸽子有很大风险,就怕鸽子生病。有一年夏天,他从外国引进的信鸽感染,全棚80余羽鸽子只剩下5羽,老许急得冒火,欲哭无泪。为避免这种状况再次发生,他到处拜师学艺,请教专家,还购买了杂志,学习鸽子的饲养及防疫专业技术,购买了注射器及常用药……如今,老许自己当起了信鸽的医生。 在养鸽过程中,老许交了很多鸽友,经常互相往来,鸽友们都很喜欢这个老大哥,有问题都喜欢请教他。老许经常把自己的信鸽无私地支援各地的鸽友,经常有外地的鸽友为感谢他,寄来茶叶、香烟等。多年来,老许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多次参与“连云港之春”、“市登山节”等放信鸽活动。每次放信鸽都很辛苦,但他每次都积极参加,提前开着面包车把信鸽送过去。有一年连云港之夏,他把鸽子提前送到现场,等第二天放飞。由于怕晚上野猫吓着信鸽,影响第二天的放飞效果,他晚上在鸽笼边守护了一夜,第二天,放信鸽的时候,鸽子们精神饱满,一飞冲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养鸽还要训鸽,训练的时候就更辛苦了,老许常常带着鸽子到蔷薇河一带放飞。虽然辛苦,但老许说从辛苦当中品味出的那份乐趣,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法相比的。“有时候我往那一坐,哨子一吹,鸽子就都来了”。多年来,老许在110多次省、市、区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06年举行的江苏省德林杯大赛中,他的一羽杨腾与詹森杂交的国际名鸽取得了西安到连云港1500公里的伯马冠军,那次比赛共有18000羽信鸽参赛,现在说起来老许还感到非常自豪。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