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一名镇长眼中的乡村选举怪象

2009-7-10 09:0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41| 评论: 1

王立新是一个沿海某镇的镇长,已有10年农村基层任职经历,亲眼见证了3届乡村选举,对其间一些不正常现象有着独特的观察。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不仅描述出了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乡村选举中出现的几种怪象,还就这些突出问题坦诚表达了个人见解。


  怪象一:部分村民投票漠然随意


  实行乡村民主选举、村民自治,只有村民最大程度参与、态度严肃地行使投票权利,选举结果才能真正体现民意、体现公平公正,但在现实当中部分村民随意、漠然的投票心态,却在很大程度上使选举结果注入了不应有的水分。主要表现一是选票随意委托。不少农民认为选票只是一张纸,谁喜欢尽管拿去好了,就算是我委托给你了,于是轻而易举地将选民证交给旁人填写,不负责任地把自己的民主权利作为人情奉送;二是大搞利益交换。一些人把手中的选票当作利益交换的筹码,攥在手中待价而沽,这拨拉票给好处先答应下来,那拨送来好处也应允着,最后等到谁给好处最多才决定选谁。三是对选举结果漠不关心,认为谁当选都和自己无关,更不关心当选人将来对村集体发展的利弊影响,投票时甚至在选票上胡乱填写。

  王立新认为,正是部分村民随意漠然的投票态度,将选票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的想法,加上个别参选人只想当官捞好处的不良动机,无形中助长了农村选举中的贿选歪风,而且一届比一届表现严重。


  怪象二:家族势力插手操控选举


  从近几届选举结果看,由于农村家族势力用各种手段插手操控选举,其代言人当选的比率依然很高,这已经成为农村民主选举中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
  王立新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勾勒了这样一幅家族势力操控选举的流程图:一有选举消息,家族力量立刻闻风而动。首先是有参选意图的家族代表找到族长或家族中有威信度的成员,表白自己的想法,由族长召集全家族家庭代表开会或分别谈话,号召家族成员立即行动,投入选举前期准备。然后这个家族会组成一个选举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分工,由参选人直接指挥。进入跑票拉票阶段,各个成员会按分工安排,分头游说各自分包的家族户和外族家庭,并在较短时间内将跑票拉票情况向家族领导小组汇总。参选人同领导小组会商后,要针对竞争对手可能的得票数量,重新确定下步重点争取的家族和家庭,继续展开攻势。期间,有优势的家族还会和处于劣势的家族在关键时刻达成妥协,共同推选大家都接受的参选代言人进入下一轮选举,直到选举结束。
  这种选举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代言人当选之后,大多要兑现参选期间对家族成员和其他支持者的承诺,排挤当初的竞争对手和不支持他的村民,在村务工作中有偏有向,造成新的矛盾和不公。更严重的是,为了补回当初参选的经济付出,个别人甚至公权私用,想方设法为自己敛财。


  怪象三:少数村民代表私心严重


  王立新认为,随着各地县、乡、村三级财务管理网络监控逐步到位,一些心术不正的当选人能明目张胆套取资金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这种情况下其谋取私利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靠打着办公益事业和为群众增加收入进行村集体资产发包、承包、变卖的招牌,在取得村民代表会议认可后实施其敛财计划。这样,村民代表的履职素质和监督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一些村民代表的产生和其在村务决策、监督中的表现,却更加令人担忧。

  按照选举规定,一个行政村里每15户可产生一名村民代表,小村的代表不应少于20 名,大村的代表一般在40—60名之间。王立新告诉记者,现在每到村委会换届选举,不仅村主任的人选竞争激烈,村民代表的选举也同样激烈。从积极的方面看,这是村民们普遍认识到了村民代表的重要性,都想尽可能参与村务决策;但不可否认的是,确有少数人认为有机可乘,认为投资不大就能当选村民代表,可以方便自己实现个人目的,加之极少数有劣迹的人乘机混进代表序列,更是埋下不少隐患。

  根据多年的观察分析,王立新把村民代表分成3类群体:一是素质较高、作风正派、敢于主持正义的先进代表,但这部分代表所占比例并不高,平均只在30%左右;二是惯于随风倒的代表,这些人大多只关心个人利益,一旦涉及其他便察言观色,要么不表态,要么见风使舵随大流。这类代表的比例大约占到60%;剩下的则是个别私心私欲极强的代表,这些人参选村民代表的目的只有一个———“吃村”。他们的原则是:如果对自己有好处,就一定想办法让代表会通过,反之就会上下搅和,直到把议题搅黄。

  谈到这点王立新颇为忧心,他说这类人虽是少数,但他们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因为这些人随时可能被少数得益集团或个人利用,他们的恶意搅闹常会使随风倒的代表群体转向,同时压制那些主持正义的代表,使最终决策偏离全体村民的意愿。

  编后:王立新镇长谈到的这些问题,虽属个别现象,但也确实存在于不同地区的不少村庄。由于涉及乡村选举中的不同群体,其表现形式也许各异,但却无不相互钩联,直接影响乡村的正常选举、阻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值得引起高度警觉。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09-8-17 17:30
分析精辟,很实事求是

查看全部评论(1)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8 14:13 , Processed in 0.1063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