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华 唐凌云)近年来,在灌南县田楼乡,投资客商和落户项目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处于灌河半岛腹地田楼乡的区位优势、真诚服务和有效扶持是吸引中小企业纷纷进驻的磁场。 田楼乡党委政府始终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促进乡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优化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对前来投资的项目不分大小,在政治上关心客商,经营上给最好环境,政策上给优惠,坚持一条龙服务,从项目引进、洽谈、证照办理到项目建成投运,实行“代理制”,形成了促进项目落实的“绿色通道”。 “我是一个田楼乡人,老家在路北村。这些年家乡的巨大变化、便利的交通环境、政府贴心的政策都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陈小军说。眼下,他已决定投资500万元在家乡兴建两栋标准厂房,专业生产出口服装。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创建一流的引资平台,是吸引中小企业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该乡境内企业达25家,其中在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已投入运营企业22家。七圩村民魏加高也准备投资300万建两栋标准厂房,兴建羊毛衫厂。魏加高说:“我回家乡办厂时,原本是想建两间厂房的,但没有土地指标,我就自己在大蟒牛村租用了废弃的原小学的校舍作为厂房。” 为进一步促进乡内民营企业的发展田楼乡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协调小额贷款,采取担保、联保资金扶持等方式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组织各类创业培训,放低创业门槛,在产业要素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破解保守思想,引导民间资本的释放。 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该乡创造性地建立了劳动力储备机制,对全乡在外打工人员进行家庭状况、个人爱好、个人技能等信息的记录,以便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情况,并且合理掌握招工时机,利用每年的中秋、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回家之际进行招工。连云港久源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去年春节期间,乡政府为各企业举办了一次招工,我们企业一次性就招收了30多人,极大地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给予了企业很大的帮助。不仅如此,乡政府还为我们企业和工人灌输全新的用工理念,让我们意识到企业和工人之间是互相发展的关系,工人是企业财富的根本,良好的用工体制和用工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和工人之间实现双赢。” 招商、亲商、富商、安商的理念在田楼深入人心,也吸引了更多有识之士回乡创业。佑兴村宋留洋原在外地从事纸筒生产,去年回乡租用浦东村原村部,新建连云港剑鹏包装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李二圩村王玉华原在上海,现回乡投资300万元创立连云港依尔利服饰有限公司。 (编辑:贺耀堂)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