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群众满不满意当成干部任免硬杠杠

2009-7-16 15:02| 发布者: 鱼干子| 查看: 438| 评论: 0

7月1日,河北省永年县对100个重点中层岗位负责人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根据现场测评结果,对其中3名满意度低于60%的中层干部当场提出免职建议。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以硬措施惩戒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让他们有一种“群众不满意就免职的紧迫感”。(人民网7月14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满意度是反应干部德、能、勤、绩、廉的一面镜子,是准确检验干部能力、水平、作风的试金石。干部工作能力强不强,作风正不正,群众最有切身体会,也最有发言权。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满意度是评判、衡量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尺。

  当下,一些地方少数干部颠倒了公仆关系,心安理得当起了“官老爷”,根本不把群众当“主人”。群众来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作风生硬,对群众爱理不理的;有的凭借手中的权力,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对群众反映问题,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尽心,不把群众“当回事”。产生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群众满不满意根本危及不到干部的官帽,得罪了群众,没关系,依然能够稳坐“官椅”。

  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是群众对干部使用权力情况进行评判、监督的重要途径。群众满意度测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各地每年都在搞,但动真格的却不多,有的地方群众满意度测评搞形式、走过场,测评完了就算完事,最多对满意度低的干部给个“不痛不痒”的通报批评。如此“蜻蜓点水”又怎能让干部对群众满意度产生敬畏,又怎么会把群众满意度当回事呢?

  因此,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关键还在于提高群众的说话权,让民意真正能决定干部的去留、升迁,对于那些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就得让他下课。只有让群众的意见真正危及到干部的官帽,考核干部不再全由政绩、领导说了算,服务于民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假话,各级地方政府才会变得更加廉洁、高效。

喜欢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8 15:37 , Processed in 0.0413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