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周边 社会 查看内容

八旬老人20年账本记录生活质量步步高

2012-1-5 00:19| 发布者: 谢小茹| 查看: 280| 评论: 0

摘要: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周祖建) 把生活中的收入和各项支出一一记录入账,曾经是许多家庭的做法。家住新浦区幸福社区的秦洪田,不仅这样做了,更是从临退休前至今,坚持记了20年的支出流水账。这些账不仅体现了一 ...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周祖建) 把生活中的收入和各项支出一一记录入账,曾经是许多家庭的做法。家住新浦区幸福社区的秦洪田,不仅这样做了,更是从临退休前至今,坚持记了20年的支出流水账。这些账不仅体现了一个八旬老人的理财方式,同时也通过记录内容的变化,反映了20年的生活变迁。

  

  图为秦洪田老人向笔者展示他的账本。 杨济泽 摄 

  初期账目多为饮食

  “1992年,一斤牛肉只要6元钱,可现在市场上的熟牛肉大概要卖到35元钱一斤了;当年一斤猪肉只要3.5元,现在都卖到将近20元了……”看着1992年的账本,80岁的秦洪田感触颇深。笔者发现,在秦洪田拿出的几本生活收支账上,记录了20年来的各项生活开销,不论是买菜、买衣服,还是医药费、购买家电,只要是生活支出都会被一一记录在案。秦洪田说,他1992年退休前就想,以后不上班了,生活来源就全靠退休金了,应该精打细算着花钱了。就这样,秦洪田提前规划着退休后的生活,没想到自从退休前开始记账的他,不知不觉就坚持了20年。

  笔者发现,在秦洪田的账本上,早些年的主要支出都用在购买蔬菜、粮油等物品上。秦洪田解释道:“1992年时,我每月的退休金只有400多元,仅仅够维持基本温饱,因此账本上大部分都是跟吃有关的项目,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生活虽算不上艰苦,可也单调多了。”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笔者仔细翻看秦洪田的账本后发现,他记录的一大摞账本,虽然显得不太专业,却整理得相当清爽,封面上也标注了记账时间段,随便想看哪一天的收支账,秦洪田都能立即找到。随着一页页地翻过,账本所记内容逐渐丰富起来,食品支出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同时多了一些贴补儿孙辈的支出项目。

  秦洪田感慨,现在物价虽然水涨船高,可是退休工资也是成倍增长,1992年自己的退休金是400多元,而现在他和老伴两个人的退休金,每个月都有3200元,这样的收入水平足够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这样看来,自己退休后的近20年中,生活质量比当年有了明显提高,想买什么生活用品和大家电都很随意,不会因此带来什么生活压力。

  铺满了桌面的账本,表面看似只记录了生活琐事,可透过其中的内容,却折射出20年来的巨大社会变迁,秦洪田一家的生活从勉强维持温饱,转变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这一变化过程也代表了相当部分家庭。

  期待账本结束使命

  刚开始记账时,秦洪田每天都要把当天的各项支出列出,可从今年开始,秦洪田却只记录较大额度的生活支出,那些几元几角的零碎花销逐渐从账本上消失了。谈及原因,秦洪田表示,原先记账是因为钱不够花,而现在,坚持记账主要是出于习惯,因此鸡毛蒜皮的事情便不再计较了。

  秦洪田告诉笔者,自己总是在账本上写上“生活日记”几个字,记账是一种生活方式,天天记账,可以天天体验生活,天天记,所以叫日记。秦洪田相信,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他的账本内容会更加简要,从这个角度考虑,秦洪田期待着账本完成历史使命的那一天。 (编辑:张笑爽)


喜欢

相关阅读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9 02:08 , Processed in 0.0378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