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济泽 武瑛 解宣庆 近期,港城出现了多起电话诈骗案件,不法分子假借交易之名,要求事主利用电话银行进行转账,同时录下事主操作电话银行转账业务时的按键音,再用音频分析软件破解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从而盗取账户内的钱财。由于此种诈骗方式运用高科技软件,手法高超,市民往往疏于防范。警方提醒,临近春节,相关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汇款一元 损失五万 市民王先生通过网络渠道向一家公司订购了一批货品,合同约定货到付款。一周后,一名自称公司送货的人打电话给王先生,通知其货物已到,叫王先生先打一半货款给公司。由于尚未见到货,王先生当场拒绝汇款。发现王先生警惕性挺高,打电话者便建议王先生开通电话银行,可以不见面,先汇一点钱,以表诚意。由于对方不再要求汇款,王先生便逐渐放松了警觉,便按照对方要求开通了电话银行业务。随后,对方又要求王先生转汇1元钱,测试一下电话银行能否正常使用。出于对银行系统安全性的信任,王先生于是开着手机,根据对方指导,使用免提方式用电话给对方汇去了1元钱。一周后,当王先生取钱支付另作他用时才发现,自己银行卡上的5万多元钱竟不翼而飞。 据办案民警介绍,此诈骗方法为一种破解电话银行密码盗取银行卡资金的新型诈骗手段。犯罪嫌疑人不要求客户汇款,也不询问银行卡信息,使事主疏于防范,然后利用固定电话按键音来破解客户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再盗窃事主银行卡内的存款。 诈骗手段逐一分解 笔者了解到,这种新型诈骗手段,主要分为四个步骤,为了帮助市民防范此种犯罪,警方将此诈骗伎俩逐一分解,便于广大市民做好防范措施。 首先,骗子一般会利用相对于市面价格比较便宜的货物引人上钩,如二手车、网上货源等。随后,骗子以“担心货到不付款”为借口,让事主到银行办理电话转账业务。在事主办好业务后,不法分子既不要求事主汇款,也不询问银行卡信息,但会以测试电话转账业务是否成功为由要求事主用电话银行转账1元,使事主疏于防范。第三步,在事主进行业务操作时,骗子会要求事主使用电话机的免提功能进行电话银行操作,趁机录下按键音。最后,骗子借助音频分析软件,破译事主的银行卡号和密码,进而将事主卡中金钱全部转走。 三招防范 避免上当 骗子的手段虽然隐密,但只要做好防范措施,便足以让骗子无从下手。首先,相关市民尽量不要在公共场所的电话机上,或者是在旁边有陌生人的情况下,使用电话银行转账业务,也不要用有录音功能的电话机进行此项业务,进行电话银行转账时切勿使用免提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一些手机、电话都有记忆号码功能,最好不要借用别人的电话进行电话银行转账。 同时,开办了网上银行或者电话银行的市民,最好设置对外转账限额。随着银行服务功能的拓展,使用电话银行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为了避免消费者在使用电话银行时出现不必要的消费纠纷和经济损失,最好为电话银行设置一定的对外转账限额。 最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要让他人帮助拨打。切勿使用公用电话、手机登录电话银行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使用绑定电话办理电话银行业务,并尽量使用动态口令卡等安全保护措施。 (编辑:张笑爽)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