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的2009年9月9日,因取谐音“爱你久久久”,成为不少新人心仪的结婚日。为满足新人们追求“天长地久”吉时的愿望,北京、广州、杭州、上海等地的民政局都纷纷制定“特殊预案”,以应对扎堆登记热潮。(9月9日中新网) 看了这个报道,笔者很纳闷,一对青年从恋爱到走进婚姻殿堂,讲究的是水到渠成,日后的婚姻生活,也需要双方用心经营,和选择什么日子实在扯不上什么关系。可是,在千禧宝宝撑爆小学还历历在目的今天,为何还是有那么多新人要费时费力去选吉日扎堆结婚呢? 其一,其实日期无非是时间的符号,并没有其他附加意义;这种注重结婚日期的做法,一是迷信和无知的表现,二是和人的从众心理有关。很多人只是看到别人这么做,然后自己也去跟风,并没有理智分析一下,是不是已经做好了结婚的准备。 其二,媒体的不当宣传。纵观各地的媒体,在宣传破除迷信的同时,也总是早早地、有意无心地在大讲特讲“吉日”的好处,什么“百年一遇”、 “爱你久久久”、 “天长地久”等词汇轮番轰炸,使原来没有打算最近结婚的人也“开了窍”,匆忙也去扎堆。我们小区就有一对青年,本来说是明年五一节结婚的,今天也去民政部门领证了。 其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的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容置疑;可其工作重点是“只生一个好”和严格杜绝超生,却忽视了人类发展有其规律性的常识宣传教育。人类生育应该尊重自然界健康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按自然选择的结果;须知,如果违背常规,就会破坏人口平衡与合谐。所以,在“只生一个好”政策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政府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重点应该与时俱进,有所转移,以避免吉日扎堆结婚现象少发生。 其四,社会学专家对“资源均衡”宣传很乏力,“资源均衡”理论还躲在深闺,公众大都不明白其道理:每年人口占有的资源是均衡的,如果掺入了人工选择的意愿,那么人口就会出现大年、小年,就会导致资源有时过度紧缺、有时闲置浪费。扎堆结婚不仅造成婚庆资源紧缺,花钱也买不到服务的情况屡屡发生;而且还导致的生育高峰、孩子入学及就业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社会学专家还应该让公众明了:结婚是一件神圣而严肃的事情,它意味着家庭的组建和责任的确立。恋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期。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要加深了解,摸清彼此的性格、背景、教育等各个方面情况,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婚姻的神圣性,认识到家庭所要求承担的责任义务。结婚前必须要深思熟虑,千万不要勉强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