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应让农民喜闻乐见

2009-9-12 20:22| 发布者: 鱼干子| 查看: 792| 评论: 0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山西省大运高速公路新原路政大队辖区的沿线农村,出现了不少“交通安全文化墙”,饭后茶余,吸引了不少农民驻足观看。

这些“交通安全文化墙”是新原路政大队协助沿线农村创办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绘画型,就是通过图画的形式,告诉农民如何注意交通安全,比如不乱上高速公路,不酒后驾车等;

二是问答型,就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农民知道农用车不能拉人,骑摩托不能超速;

三是标语型,就是通过标语来宣传交通安全;

四是案例型,就是通过交通事故的案例来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意义,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要说早些年,不少农民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并不那么到位,还有一部分农民认为交通安全与农民关系不大。而如今高速公路修到家门口,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可以说交通安全同样关系到每位农民。因此,新原路政大队便结合自身业务与新农村建设,协助沿线农村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文化墙”活动,建起了不少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既充满人性化,又严肃法律法规的“交通安全文化墙”。


  “交通安全文化墙”的出现,体现了交通安全宣传的文化味,其实,近些年来农村交通安全宣传的力度正逐步加大,但是真正为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却不多,特别是农民自发的图文并茂的,雅俗共赏的宣传可能更少一些。而充分利用“文化墙”的形式来宣传交通安全,确实是一种好办法:一是省钱,二是农民都能看懂,三是组织起来方便,因此也就成为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宣传形式。


  但在笔者看来,“交通安全墙”仍有进步的空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交通安全文化墙”还停留在标语化、大众化的基础上,真正体现农村特色的还不多。因此,各地的“交通安全文化墙”应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少些“雷同”,多些“个性”,另外,交通安全部门应加强指导。既然农民喜欢用“文化墙”的形式来宣传交通安全,就应该因势利导,多做指导,让“交通安全文化墙”真正成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喜欢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9 01:57 , Processed in 0.0396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