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周边 查看内容

说说赣榆人拔河的那些事儿

2009-10-12 15:39| 发布者: 鱼干子| 查看: 1056| 评论: 0

为迎接今年8月8日首个“全民健身日”,全国农民拔河邀请赛近日在哈尔滨商业大学体育 馆开幕。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上海共计19个省市代 表队的近300名农民运动员参加男女混合560公斤和680公斤两个组别的角逐。
  在本次比赛上,由赣榆县12位农民组建的拔河队代表江苏省勇夺680公斤级金牌和560公斤级银牌两项殊荣。这是赣榆县拔河队在全国擂台上登场亮相后二度登上全国冠军领奖台。


拔河竞技古老的群众体育运动


  拔河,是惟一一项倒退却能取胜的运动。
   这项运动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军事活动中。当时,楚越两国的水军交战,鲁国的工匠鲁班设计了一种叫做“钩拒”的兵器,用于阻挡和勾住船只,因此,大败敌 军。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军队用这种兵器进行训练,在将领的指挥下,士兵分为两组,手挽竹编的篾缆伴着惊天动地的呐喊和战鼓声,奋力地勾拉牵拖。这种紧张激 烈、扣人心弦的军事演练时称“钩拒之战”,也就是拔河运动的雏形。
  不过,“拔河”一词的出现还得追溯到唐代。唐御史中丞封演撰写的《封氏见闻 录》卷六就首次启用了“拔河”一词,之后,拔河运动在唐代盛极一时,在以后的几千年历史中,拔河运动在我国衍生出民俗拔河、趣味拔河、娱乐拔河等民间拔河 形式,甚至出现了藏式拔河、青蛙拔河、沙滩拔河、水中拔河、临潭二人扯大绳等国内拔河流派以及冰上拔河、耳朵拔河、泥浆拔河、人象拔河等在国际流行的拔河 种类。


赣榆拔河  耍出来的全国冠军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拔河运动开始作为竞技体育项目受到关注,从1998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将拔河搬上了体育竞技比赛赛场,开始举办全国拔河锦标赛。目前,国内冶金系统、医药系统以及赣榆县由于拔河运动起步早,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竞技技术。
  作为江苏北大门的赣榆县,西部是山区,东部沿海,中部又是平原,随着近年来农村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们闲暇的时间多了,他们迫切想出去“耍耍”,拔河运动悄然兴起。
   赣榆县体育局局长、拔河项目国家级裁判徐永宁对赣榆拔河有着很深的研究。据他介绍,赣榆海上捕捞、岸上荷盐者颇多,这成就了拔河运动的兴起。自上世纪 90年代末开始,赣榆县全力组建拔河队,1999年5月第一次派“新庄队”参加在扬州市举办的江苏省农民运动会拔河比赛,便一举夺得冠军。2001年,男 子拔河队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拔河锦标赛上夺得全国亚军,这使得赣榆拔河声名鹊起;2002年,赣榆县首次问鼎全国拔河比赛的冠军,从而赢得“拔河县”的美 誉。自此,拔河就成了赣榆县政府大力推广的一项群众体育运动。
  赣榆县是全国的拔河强县,而柘汪镇则称得上是强手中的强手,以本次全国农民拔河邀请赛为例,江苏代表队由赣榆县组建,在12名参赛队员中,有8人来自柘汪。通常情况是,一旦接到省内或全国的参赛通知,赣榆总是省内的第一个候选县,柘汪则是赣榆的重点选材基地。


一呼百应  村村镇镇都有拔河绳


  今年5月,赣榆县柘汪、塔山、罗湖等镇的每个村头宣传栏都张贴了一张告示:
全国农民拔河邀请赛计划于7月初在哈尔滨举行,江苏省由我县组队参赛。从现在开始,面向全县招募农民拔河队员,有意参加拔河者,请于即日前往所在镇报名参选。
  赣榆县体育局拔河教练王嵩说:“我们不愁招不到高手。”
  王嵩完全有这个底气。他说:“就拿柘汪镇为例,他们镇经常搞拔河比赛,全镇24个行政村每次都能组建出40多支队伍报名参赛,高手都在各村里猫着!”
   搞拔河不容易,虽然每场比赛时间只有2分钟,但这2分钟过后,每个人都会体会到极致的疲惫。这就是拔河,它要求的力量不是爆发式的,而是持久不间断的, 任何一方的任何一个选手一旦有一秒的松懈,便会立刻打破力量平衡,改变僵持态势,因此,拔河是一项考验耐力、体力、智力和默契度的运动。
  按照 拔河的竞赛规则,参加拔河的双方分别派出8名选手参赛,一场比赛下来,每位选手的双臂要承受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力量,一根拔河绳上往往凝聚着上千斤的拉 力,人的耐受度可想而知。因此,拔河选手需要具备身材高大、力量过人、耐力超群、意志力顽强等基本素质。尽管如此,拔河在选手的性别和年龄上却没有什么限 制,以此次参加全国农民拔河邀请赛的赣榆12人拔河队为例,6男6女的年龄分布在27至40岁之间。
  正如王嵩所料,几天时间内,20余位农民拔河高手来报名了。

 

我要拔河  难以想象的封闭式训练


  “马站村的相恒华、陈湖村的黄芸、霍官庄的岳召公,准备参加‘拉力器’测试。”告示发出几天后,徐永宁和王嵩在柘汪镇文化站场院里开始选拔队员。
   拔河竞技的人员选拔测试有别于其他项目,它的选拔主要分为“拉力器”测试和慢跑耐力测试两项内容。所谓的拉力器,就是一个铁吊斗,里面装上沙袋,让参选 人员牵拉并且尽量坚持不放手,以此来测试参选人员的臂力和耐力,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牵拉的重量是自己的体重,能够坚持超过2分钟不放手,就很难得了。而慢 跑耐力测试,顾名思义,就是考验参选人员体能和耐力的极限,因为拔河竞技一天最多能赛6场12个回合,场场都要上场拼全力,如果没有超凡的耐力,坚持比赛 都成问题,更别提夺冠了。
  相恒华、黄芸、岳召公都是30多岁的人,相恒华和岳召公都有两三年的比赛经验,黄芸的“河龄”长达7年,她还是位女性,用她的话说,参加拔河选拔没想别的,让测什么就测吧,反正我就是想拔河。
  来了20多位,选拔测试后选出12位立刻进行封闭式训练。
   徐永宁和王嵩制订的训练计划是非常严苛的,尽管来的都是高手,但仍把他们当成新人来训。每天5公里跑,每天高强度训练10小时,练习手握绳、脚登地、队 友默契并培养耐受力,平均三天穿烂一双鞋,手上的血泡一天破几次。所有的队员手、腿、腰等部位都有拉伤,晚上上床都困难,都得互相帮着才能爬上床。
  “没办法,我们的对手太强大了,北京、上海队的都跟我们一样,是农民选手,虽然是业余的,但实力不弱。鞍钢、莱钢可是专业队伍,他们的职业就是拔河,一年365天整天练,实力太强大了,我们不拼不行。”黄芸说。
  王嵩说,这些农民队员有的搞养殖,有的种地,还有的经商、搞工程,人人都有忙不完的事,但是一进入柘汪镇文化站这个小院儿里,拔河就成了他们惟一的工作,家也顾不上了,地也忙不了了,女队员甚至连给家里人做顿可口饭菜的时间都没有。
  就在12位队员咬着牙训练的时候,柘汪镇也忙活得热火朝天。

 


买鞋记  一次买15双布鞋的宣委


  吴心平,柘汪镇党委宣传委员。受镇里委派,6月中旬,吴心平和镇文化站站长苏宁以及两位拔河队员开着车去“转街”。
  四个大男人结伴去逛街,就是为了买拔河鞋。其实拔河没有专业鞋,只要是能抓住地,增大摩擦力,就是好鞋。说起来简单,这一趟可把吴心平他们累坏了。
   “本来为了备战这次全国农民拔河邀请赛,市体育局已经给12位队员每人采购了一双价值1000多元的专业登山鞋,不过镇里还是想再看看,给队员多配几双 鞋,增加取胜的把握。”吴心平说。在吴心平的车里,放着一小段拔河绳,每到一个鞋店里,两位拔河队员穿上看中的鞋,就跑到店外握着这段绳子现场二人拔河, 吴心平和苏宁则在一旁仔细观察,四个人以此来检验鞋的摩擦力。
  这一趟走的地方还真多,赣榆县的鞋店就不说了,新浦区、日照岚山区、临沂的部分县镇他们都转到了。感觉还不错的鞋子,他们就买回来,在镇文化站的场院里让队员们换上试验,从这些鞋子里面再挑适合拔河运动的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老北京布鞋店,我们一下子买了15双不同的布鞋回来试穿,最后选中了一双参赛,”吴心平的语气里有着淡淡的遗憾,“那鞋拔起河来真带劲,最后560公斤级的决赛要是能打败北京队,我连新闻稿的名字都想好了,叫‘穿上北京鞋拉垮北京队’!”
  很难想象,12位农民拔河队员去哈尔滨参加比赛,每个人的背包里都装了4双备用鞋,加上脚上穿的,共是5双。


吃些啥  拔河队员就餐有讲究


   拔河是一项特殊的集体运动,双方比赛前要称量每位选手的体重,并以此数据来编队,保证双方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展开比赛,如果选手体重过重使本队总体重大 幅超过对方,会被取消相应的参赛资格,双方很可能出现多对少的情况,从而影响比赛结果。所以,在控制体重的前提下吃,也是拔河队员的一项训练课程。
   “在队员参加选拔的时候,我们就要称量他们的体重,做到心中有数。”徐永宁说,“平时训练强度大,镇里专门有大师傅根据我们的要求合理配餐,专吃补充能 量又不长肉的食物。”翻看赣榆农民拔河队的食谱,早上牛奶鸡蛋,中午吃大量的牛肉、鸡肉、羊肉等,有时候,柘汪镇还专门为队员炖老鳖乌鸡汤。
  一旦临近比赛,队员们的饮食控制近乎残酷。据王嵩介绍,赛前半个月,所有队员忌吃主食,并控制饮水量,每餐只吃牛肉、青菜、羊肉、排骨等高能量食物。比赛前一天,队员们吃大量的香蕉、苹果等水果,晚上滴水不进,比赛当天早上称量体重开始比赛。

 


我要夺冠  你体会过极致的疲倦吗


  黄芸伸出了两只手。老茧已经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老茧堆成了山,一层叠一层,形成天然的结节。
  “这种结节是握绳子握的,以前都是血泡。”黄芸指着手上的一处老茧说,“这儿的老茧原是一个血泡,在一次比赛里连续破了3次。”
  都说十指连心,短时间内破了3次的血泡,钻心的疼痛。可黄芸说她感觉不到:“你知道吗,比赛僵持的时候,你感觉自己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股精神。”
   试想,你的双臂在2分钟里承受数百斤的拉力,不能松懈,这是什么感觉?黄芸说,比赛当场的欢呼声震耳欲聋,但是她都感觉不到,只知道僵持着还要奋力一 搏,不能松手,仿佛这世界上只有这两队人。“不仅全身不能松劲,精神还要高度集中,因为你一旦松懈,就给对手以可乘之机,队友的努力就功亏一篑。”
  成败,就在每个人的一念间。
  一回合比赛结束,相恒华说自己的手都掰不直了:“它始终保持着僵硬的状态,肌肉还处在高度紧张中,人就跟提线木偶一样。当你意识到比赛结束时,人突然就跟垮了似的,一下子瘫在了地上,一点劲都没有,虚脱了。爬起来抬脚要走路,脚生疼,一低头才发现,脚趾头都磨破了。”
  “你以为比赛结束了?”黄芸笑着摆摆手,“没有。这只是一回合,有人一天能赛12个回合。回合与回合之间就间隔几分钟。以这次全国农民拔河邀请赛为例,比赛共分8场,我场场都上,基本是放下绳子再跑到另一块场地比赛,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都靠自己调节吧。”
  比赛结束,黄芸整整歇了3天。


刮目相看  要是常年训练,我们比他们强


  如今,队员们都回家去了。夏收夏种,运输养殖,他们还有很多事要忙。
   赣榆人真狠。这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赣榆拔河队的评价。尽管实力不弱,成绩优异,但王嵩有着自己的认识:“我们的不少对手都从健美等力量竞技运动队里调人 来参加比赛,这些人接受过专业体育训练,这一点上就胜我们一筹。鞍钢、莱钢则是职业队伍,他们的队员以拔河参赛为业,而我们都是提前一个月组建的,无论是 默契度、技巧都在短时间内培养,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难得。如果我们的农民拔河队也搞常年训练,绝对不比他们差。即使不在一起训练,农民们还自己组织比 赛,现在赣榆最早玩拔河的那批人还在拔着呢!”
  赣榆拔河成了叫响一方的品牌,王嵩说,南京、徐州等地目前对赣榆拔河产生了浓厚兴趣,已经组织人员赶来拜师学艺。


喜欢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9 03:49 , Processed in 0.0415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