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周边 查看内容

由赣榆教师罢课想起的-现在的教师素质真的很低吗

2009-10-25 00:23| 发布者: 枫桥夜泊| 查看: 3545| 评论: 34

10月21号, 赣榆县实验中学、赣榆县实验小学、青口小学等中小学校爆发教师集体罢课、停课 。原因:极其底的待遇!封、堵已经不可能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都已经受到威胁的时候,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何某,女,三十四岁。东路小学旁摆摊,向学生兜售小商品为业,从业五年,月收入一千五。  
张某,男,四十二岁。三中旁饭馆老板,为学生提供午餐晚餐,从业两年,月收入三千。  
李某,男,四十岁。菜市场肉贩,月收入三千。  
林某,女,四十岁。街头搽鞋者,月收入一千二。  
林某某,男,四十岁。三年前为教师,后进入某局办公室,月收入二千五。  
邓某,男,三十三岁。某小学教师,月收入八百六十块。  
食用油72元五公升,猪肉13元一斤,大米一块三,青菜一块二。。。。。  

  不需要任何前期的调研准备,我基本可以给出这里所有职业的收入情况和生活成本情况。在这个城市,谁都知道哪个部门最红,哪个部门收入最高。在我仔细在比较了以上与教师有或多或少关系的职业后,我终于发现原来所有与教师有关的职业里面,原来教师其实处于收入最低层次的位置,甚至低于街头搽鞋者。  

  不需要惊讶,因为我们传统的教育早就告诉我们:老师是蜡烛,只许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黄牛,只许默默耕耘。他们是一群苦修者,努力的完成高等教育后然后义无返顾的投入到为人民挤奶的活动中,年复一年,直到发鬓班白。那是一群怎样的活在超级虚幻的理想世界中的清道夫和奉献者啊,没有欲望,没有情绪,没有自我,只有别人。  

  但我知道,其实那并不存在。他们要结婚,要生孩子,也要有家庭或者其他种种的负担。他们其实只是普通的平凡的工作者之一。我历来反对把职业神圣化,因为自愿从事该职业,自愿清贫的人固然伟大,但那只是他的伟大,而不是职业的伟大,职业从来都是养活人的。在我看来,教师与其他职业没有区别。我们取消学杂费,制止了乱收费,这让我们从基础教育上面对国民免费。这是一件破天荒的好事。但我们忽视了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主体。那就是教师,我们忽视了他们作为普通个体的需求。一个职业在什么时候会失去吸引力?很简单,或者那个职业是违反法律或者道德的,要么那就是收入低到甚至无法养活自己或者家人的职业。  

  我们在举全国之力消除贫困,在为企业和公务员涨工资而奔走呐喊,在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福利而大力扶持。但我们忘了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拿着千元附近的工资和小贩,清洁工,保姆等同。当这样的收入只能够吸引小贩,清洁工,保姆的时候,我们接触得最多的词汇就是“流失”。在改革开发以来,当人民的意愿得到恢复,人民的起码追求得到尊重,教育现状由于长期的低收入得不到改善,教育群体流失不可避免。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情况,一群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群体拿最低的工资,干着最频繁的脑力劳动,培育出一批批的学生,他们从校园出来后就没有再受过别的工作技能培训,除了教书。假如这种情况存在,我想那一定是幻境。流失是一个很好词汇,它概括出我们教育的现状,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其实政府做得远远不够。一面叫着要重视,一面却丝毫不见关于重视的动作。又或者只是我们对于重视这个词语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今天,我们这里的教师罢课了,因为公务员在大幅的提高工资收入,公司职员也在以年百分之十左右的速度增加着收入以抵御CPI的冲击,但只有教师的收入没有丝毫变化。我隐隐有些担心,我害怕自己的孩子学习受到影响。但在我去了趟才修好的北干道后,我突然有点为他们的行动兴奋起来。在才通车一年多的北干道,两边的岩石开始坍塌,人行道旁堆满了巨大的石头,或许谁不小心就会被石头打破头。但一个多月了,情况没有丝毫的变化,石头仍在往下掉,没有任何政府部门采取任何的措施,也许只有在那里出现了人命的情况下才会得到政府的重视。一个政府在无休止的花费着纳税人钱财的时候,却在这样的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什么才能让他们警醒?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在就如北干道的石头问题没有引起注视一样,教师的收入问题也必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罢课也只能是他们唯一能够采取的方式了。我有点茫然,但又有点兴奋,这将是对漠视一切,只对自己官位负责的执政者的一记响亮耳光。  

  他们不应该注定清贫,因为那不是他们想要的!  

首先,收入低往往使教师陷入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中。收入太低,开源和节流都是老师日常需要考虑的问题,任何一项非日常的开支,都会成为老师生活中的难题,严重牵扯精力。另外,从全国范围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没有安居,难得乐业。更可怕的是,为数众多的老师长期带病工作,不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而是没钱!  

  第二,收入低已经影响到教师的公众形象。因为收入低,每一块钱对老师来说都很重要,花钱时就显得潇洒不起来,这不但没有得到公众的同情,反而成为讥笑的对象。在人们的价值观逐渐物质化的今天,经济地位甚低的教师社会地位也随之大幅降低,当教师光荣已经变成当教师无能!  

  第三,收入低已经使少部分教师师德水平下降。为了增加收入,乱收费者有之,乱办班者有之,索礼者有之,凡此种种。这部分教师的不良行为,被放大成了整个教师队伍的不良行为,从而使教师在公众心中的形象由可怜变为可憎,骂教师的声音不绝于耳!  

  第四,收入低使教师的社会地位下降,师道不再尊严。目前的中小学在校生,主要是所谓的九零后的一代,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心目中,收入是衡量一个人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收入极低的教师无疑是没有地位的,是无能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是不必听其教导的,甚至是可以随意侮辱的,这给教育带来的麻烦是无法估量的。  

第五,收入低导致教师心理的不平衡,敬业精神严重缺乏。教师工作是一项无法量化的工作,能量化的都是表面的东西,而真正起作用的是敬业精神,这是任何培训和考核都无法触及到的。当教师发现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如此之低的时候,很难想象他们还会有很高的敬业精神。  

  第六,收入低直接导致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从而导致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教师不傻,一旦发现可以改变生活环境的机会,他们会不失时机的付诸实施。于是每年有大批的教师转行了,实在不能转行,农村的教师想办法调进县城,县城的教师想办法调到城市,或者干脆辞职去私立学校,于是,又有一批新的代课教师出现在农村的学校,于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就又下降了一块!  

  第七------  
  综上所述,教师待遇低确实是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原因,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不愿承认或刻意回避,更不愿意从根本上解决,而是试图通过其他手段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神话教师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典型说法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把教师神话后,就开始用神的标准来要求教师,以为这样就可以使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了。可是,教师是人不是神,当他们的生存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马上放弃自己神的荣誉而去解决温饱问题。这不能说教师的素质低,这是人的基本需要!  

  培训教师只可能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但属于看对了症却下错了药。因为实际困难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负责培训的教师和被培训的教师都缺乏主动性,最后,恐怕连提高文化水平这个目的也难以达到!持续多年的继续教育实际上始终流于形式,最近几年,连形式也懒得搞了,教师交钱了事!
 
  免费进行高等师范教育和降线录取师范生异曲同工,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即使来了高素质的新生力量,现在的待遇恐怕也留不住;即使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把他们留住了,又怎能保证他们心情舒畅敬业精神高昂呢?  

不要再骂教师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教师的心里比谁都明白,比谁都着急!但责任不在他们。他们在目前这种环境下能留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教师的清贫不是因为懒惰造成的,所以,对他们表现出的俭朴和精打细算,我们应该表示尊重!合格的教师都是经过十几年的刻苦学习才走上现在的工作岗位的,尽管现在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不高,但他们不是普通劳动者,他们是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应该像尊重工程师一样尊重他们!特别是那些从前是教师现在成了公务员的人,更不应该因为了解教师的生存状态而瞧不起他们,因为,如果你是优秀的,那么,你的离开已经造成了教育事业的损失;如果你不是优秀的,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教师呼吁涨工资,主观上是为了他们自己,客观上却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办法,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再不要把教师和农民工人做比较了,那实际上是把教育工作和种地做工等同了。如果你真的认为教育和种地做工等同,那就不要抱怨教育质量下降了,因为教师们已经把等同于种地做工的工作完成了。可是,实际上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是,除了要完成类似种地做工这样的简单工作外,他们还要塑造我们的孩子们的心灵和未来,而这恰恰是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那部分!  

  给现在低素质的教师涨工资,是为了吸引高素质的人来当教师!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整整几个月了。看了我这篇文章后,一定又会有人说,不用给教师涨工资,让他们像汶川的英雄教师们学习吧,多做些奉献,少谈些待遇!我想,老师们是不会反驳的。不过,我们少给教师的只是钱,我们毁掉的却是我们的孩子,国家的未来!  

  我没去汶川,我不知道已经英勇献身的教师们生前是不是也抱怨过待遇低。如果他们也抱怨过,那么,这篇文章就算是我替他们最后一次呼吁吧!同时我愿意相信,那些依然在抱怨待遇低的教师,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也都会像汶川的教师们一样英勇无私!  

   于是我又有了新的疑问-------现在的教师们素质真的很低吗?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09-12-8 10:40
可怜的老师,我们支持你们
引用 游客 2009-12-2 15:32
上级领导为什么不去赣榆县去查查呀,看看县政府新大楼,在看看老师的工资,罪过呀,赣榆县这几年,每年都有一个县委书记这样的贪官出现,这是为什么呀。老师们,继续维护你们的权利吧,支持你们罢课。
引用 游客 2009-11-13 15:44
骂老师的人,你的良心怕是不存在了!
引用 游客 2009-11-7 20:13
原文由一天两顿酒于2009-10-31 12:38:04发表 老师罢课根本就是 错误。哪个老师敢站出来说:我对学生一片真心。我没有 向学生家长索取过礼物。我没有灰 
我没有!
引用 游客 2009-11-6 19:15
原文由于2009-10-25 22:04:14发表 尊敬的教师们: 我是一名普通的公民,被无数名优秀的教师培养成人,对曾经教诲过的以及正在教育我们 
引用 游客 2009-11-6 10:33
教师涨工资的《多收了三五斗》版
引用 游客 2009-11-6 10:32
县教育局豪华办公楼旁的停车场,横七竖八停着乡村里进城来的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车上一般都坐了两个人,把轮胎压得很瘪。 教育局的大门口,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楼梯,电梯是专供领导坐的。教育局的大楼有十层之多。早晨的太阳光从铝合金门窗斜射下来,绕过无数的空调外机,光柱子落在办公室外面晃动着的那些教书匠上。 那些教书匠大清早从四面八方赶来打听消息,到了教育局,气也不透一口,便找到教育局领导占卜他们的命运。 “公务员每月人均涨2000,教师涨200!”领导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啥子?”教书匠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上个月,你们不是说教师有1000吗?” “3000块也说过,不要说1000块。” “哪里有变得这样快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各处的小道消息象潮水一般涌来,说不定今后连13个月工资就没了呢。而且照例是要扣的!” 刚才犹如开F1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今年国家照应,政策好,当官也经常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一年有这么点津贴,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还是不要教书的好,我们回去在家里喂猪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大腹便便的领导冷笑着,“你们不教,就没人教书了吗?各处地方多的是毕业生,本科生不够,专科生都还有剩的了。许多硕士都回来教书了。” 硕士、本科生、专科生,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不教已经教了一辈子的书,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怎么能够不教呢?买房欠下的债是要还的,还有子女教育,吃饱肚皮,借下的债是要还的。 “我们到苏南去教吧,”在深圳,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但是,大腹便便的领导又来了一个“嗤”,挥舞着手中的中华烟说道:“不要说苏南,就是去哪里也一样。只是,这是政策性的东西,今年的教师没有津贴。” “到苏南去教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苏南要考试、面试,知道他们要我们交多少报名费!就说依他们说的交钱,哪里来的这么多现钱?” “领导,能不能帮教师多少争取一点?连别处都加了呢!这次经贸节上不是说我市经济形式一片大好吗?”差不多是绝望的声气。 “多少争取一点,说说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话。你们要知道,这次工资改革,教师是最大的赢家。我都不好意思去为你们争取,去了肯定要被批评,就是说替你们白挨训,这样的傻事谁肯干?” “津贴一点没有也太不对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明明教师法规定教师待遇不得低于公务员,你们教育局的人也说过的,教师有2000,我们想,今年总该有一万多块吧。哪里知道一分钱没有涨呢?” “领导,要是有你们所说的1000就心满意足了。” “领导,教书很辛苦,你们行行好心,发点补助吧。” 另一位领导听得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街心,睁大了眼睛说:“你们嫌工资低,不要教书好了。是你们自己要教的,并没有请你们来。只管多罗嗦做什么!我们教育局有的是权,你们不教,大把的人等着教。你们看前不久招聘几十个农村定向教师,几百人报名呢!” 三四个教书匠从楼梯下升上来,教书匠里面是表现着希望的酱赤的脸。他们随即加入先到的一群。斜伸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肩背上。 “听说没有,津贴到底多少钱。” “没戏了,教师一分钱没有!”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神色。 “啥子?”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 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然而书还是要教的;而且命里注定,只有听从教育局的管理,因为贫寒的老师还是离不了那一点点可怜的工资。 在教师法是否具有权威的辩论之中,在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是否减少的争持之下,结果停车场的车越来越少了;教书匠朋友把自己多年心血献给了xx县教育事业,得到的只是x局长口头上说的准备加了的预言。。” “领导,什么时候才能领到这点补贴啊?”补贴要经过人事局、财政局、教育局几道手续才能到教书匠手中,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乡下土包子!”夹着一枝中华烟的手按在键盘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钱早晚会发给你们!不会少你们一分钱的。补贴发放是要经过一定程序的,你们慢慢等!” “那末,只有指望学校发点钱了。”从历年的经验上来看,年终的时候,总有百把块钱的教学奖。 “敢!”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公用经费,你们敢乱用,可是要想挨处分?” 发点钱得挨处分,这个道理弄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弄明白,大家想了想今年还有没有余钱过年,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心有不甘地离开了教育局大楼。 一批人咕噜着离开了教育局,另一批人又从楼梯口跨上来。同样地,在办公室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赶走了今年以来那14000的诱惑所带来的快乐。 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 教书匠朋友今天进城来,原来有很多的计划的。生活用品用得差不多了,须得买十包八包回去。各种教辅用书也要带几本。蔬菜、肉类什么的在乡下卖得贵,如果在城里的超市里买就会很划算。陈列在橱窗里的品牌服装听说在打折,女人早已眼红了好久,今天进城就嚷着要一同出来,自己一套,儿子一套,都有了预算。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化妆品。难得今年政策好,工资也听说随着公务员一起上涨,让一向捏得紧紧的手稍微放松一点,谁说不应该?房款,子女的学费、生活费,大概能够对付过去吧;对付过去之外,大概还有多余吧。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有些人甚至想买一台电脑。这东西实在怪,可以看电视,听说还可以在BBS上发贴,比起电视来,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看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每个办公室都有一个,还是笔记本的,个个流出羡慕的神情。 他们咕噜着离开教育局的时候,犹如走出一个一向于己不利的赌场——这回又输了!输多少呢?他们不知道。总之,该到袋里的一叠钞票没有半张飞进了腰包。年关将至,还要添补上不知在哪里的多少张钞票买点年货勉强过年,这要回家与老婆商量了才知道。 输是输定了,马上回乡下去未必就会好多少,在城里走一转,买点东西回去,也不过在欠账上加上一笔,况且有些东西实在等着要用。于是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xx广场周围溜达。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领导。女人臂弯里钩着包包,或者一只手牵着小孩,眼光只是向两旁的店家直溜。小孩给路边的游戏机、肯得基、玩具店勾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 “小弟弟,好玩呢,小车车,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是——嘟嘟嘟。 “好吃好吃好吃,佳乐士刮刮叫,鸡翅一只8元真公道,老师,带娃二吃一只去吧。” 几家品牌的伙计特别卖力,不惜工本叫着老师,同时拉拉扯扯地牵住老师的皱西装,他们知道,老师难得逛一回商场,这是不容放过的好机会。 在节约预算的踌躇之后,老师把积攒多日的钞票一张两张地交到店伙手里。生活用品之类必需用,不能不买,只好少买一点。精品屋的鞋子价钱太“咬手”,不买吧,还是在xx商城随便买双就是了。衣服呢,预备买两套的就买了一件,预备娘儿子俩一同买的就单买了儿子的。SK-II什么的拿到了手里又放进了橱窗。小汽车、玩具什么在小孩手里刚玩上,给爷老子一句“不要买吧”,便又脱了下来。想买电脑的的简直不敢问一声价。说不定要五六千吧。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回去,别的不说,白发苍苍的老爷子老娘亲就要一阵阵地埋怨:“猪肉这么贵,你们却贪好耍,花了几大千买这些东西来用,今年过年吃什么?你们看,我们这么一把年纪,谁用过这些东西来!”这罗嗦也就够受了。有几个女人拗不过孩子的欲望,便给他们买了最便宜的变形金刚。变形金刚的腿臂可以转动,要他坐就坐,要他站就站,要他举手就举手;这不但使拿不到手的别的孩子眼睛里几乎冒火,就是大人看了也觉得怪有兴趣。 教书匠们还打了一瓶老白干,向卤肉店里买了一点肉,回到广场的长凳上,几个凑着一堆便坐着开始喝酒。小孩在宽阔的广场上打打闹闹,又拣起各种东西来玩,惟有他们有说不出的快乐。 酒到了肚里,话就多起来。这个学校的,那个学校的,落在同一的命运里,又在同一的长凳上喝酒,你端起酒碗来说几句,我放下筷子来接几声,中听的,喊声“对”,不中听,骂一顿:大家觉得正需要这样的发泄。 “教师一分钱津贴也没有,真是碰见了鬼!” “去年教师工资低,没津贴,今年还是工资低,还是没津贴!” “今年物价涨的太厉害了,去年猪肉只卖几块钱,一月工钱还能灌几十斤香肠呢。” “我儿子成绩又下降了。唉,教书匠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那么认真教书呢,你这猪脑壳!我们要将孩子培养成才,宁可教学成绩差些,让他们扣奖金!” “也只好这样了,将学生培养成才了,还不是人家的命好,贪图些什么,难道贪图学生给我们发津贴!” “教书真个寒心!” “考公务员去吧。那些老爷的学历比我们低得多。” “考公务员去,也可以当老爷了,也可以涨2000、还有灰色收入,好打算,我们一块儿去!” “谁有靠山?他们考上公务员的都上面打过招呼,各个部门,各级组织,都听上面的话。” “我看,到深圳去打工也不坏。我们村里的小王,不是吗?在深圳什么厂里做工,听说一个月薪水有七八千块。七八千块,相当于几个老师呢!” “你翻什么隔年旧历本!金融危机之后,好多的厂关了门,小王在那里做叫化子了,你还不知道?” 路路断绝。一时大家沉默了。酱赤的脸受着太阳光又加上酒力,个个难看不过,好像就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 “我们年年教书,到底替谁教的?”一个人呷了一口酒,幽幽地提出疑问。 就有另一个人想起了教育局大门口那“富国强市,教育优先”的横幅,就说:“就是替教育局教的。我们吃辛吃苦,摸里贪黑,把学生教了出来,当官的嘴唇皮一动,说‘教师没有’就把我们的油水一古脑儿整没了!” “教育局能帮我们争取一下那就好了。凭良心说,一年一万的津贴差不多了,我也不想多要。” “你这混球,在那里做什么梦!你不晓得么?他们教育局的是公务员的,他们自己有钱就行了,不肯替教师说话。” “那末,我们教书的也有尊严,为什么要歧视教师?为什么不按照《教师法》办事?” “我刚才在教育局里这么想。关键还是要将自己的孩子教好,让孩子出人头地,自己往后没得饭吃,就去吃孩子的!”故意把声音压得很低,网着红丝的眼睛闪烁着一丝幽怨。 “真不把教师当人看,惹毛了,老子们Ba课!老子不怕犯王法的!”理直气壮的声口。 “最近,听说好几个乡镇的教师都在行动了!” “教育局是早有预防的。” “今天在这里乱说,说不定也会秋后算账的,谁知道!” 牢骚的谈话当然没有什么议决案。酒喝干了,饭吃过了,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家。 城市的街头便冷清清地刮着寒风。 第二天又有一批教书匠或走路或坐车来到教育局咨询。城里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最近常常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引用 游客 2009-11-4 23:20
原文由一天两顿酒于2009-10-31 12:38:04发表 老师罢课根本就是 错误。哪个老师敢站出来说:我对学生一片真心。我没有 向学生家长索取过礼物。我没有灰 
为什么说老师罢课是个错误?因为是老师,所以工资活该就低?他妈的,你是不是人啊?工作近十年了,一个月拿一千二百块钱的工资,你觉得很高是不是?有些人天天喊着老师舒服,有假期,怎么没长只眼看看平时老师是怎么工作的?有多少老师双休日还得把作业、材料带回家弄,更别说平时了。谁没做过老师就没有发言权,少在这里他妈的啰嗦,告诉你们,就算老师素质变低也是你们造成的,本来认认真真工作,拿应该拿的钱,却得到这些诽谤,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小学高级涨一千二,妈的,这里才涨一百二,为什么不能罢课?
引用 游客 2009-11-4 23:09
原文由一天两顿酒于2009-10-31 12:38:04发表 老师罢课根本就是 错误。哪个老师敢站出来说:我对学生一片真心。我没有 向学生家长索取过礼物。我没有灰 
你不要以点盖面好不好,我就敢站出来这么跟你说,首先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是真心的,我工作差不多十年了,从来没得到过一分钱的礼物,更别说是灰色收入了,你可以到各个乡镇去看看,至少在乡镇小学中普通老师是没有一个能收到所谓的好处的。郁闷,我怀疑你是不是不是老师教出来 的
引用 游客 2009-11-3 12:06
赣榆县怎么有那么毒的人,骂教师这么狠,且无理无据。教师怎么就这么无能呢?既然罢了课,就应该等问题解决了再说,又忙着去上课,这不等着任人宰割吗?所以他们就能“找”出所谓领头的组织的老师,来杀一儆百。这样,下次谁还敢领导弱者讨说法呢?敢于教师真是太不团结了。这也许就是知识分子的懦弱本性吧。一个愚弱的民族自能招致统治者残暴的统治和污蔑》活该!
引用 游客 2009-11-2 16:24
教育界的老大换人了,我们的日子会不会好过些呢??????????????????????
引用 游客 2009-10-31 21:56
原文由于2009-10-26 19:55:22发表 赣榆县教师每年为国家输送了那么多的大学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这也是赣榆县老百姓应该感到高兴地事情 
这只是一个方面,但不能掩盖整个老师队伍素质低客观事实,打骂学生家常便饭总不能不说吧
引用 一天两顿酒 2009-10-31 12:38
老师罢课根本就是 错误。哪个老师敢站出来说:我对学生一片真心。我没有 向学生家长索取过礼物。我没有灰色的收入。
引用 游客 2009-10-26 19:55
赣榆县教师每年为国家输送了那么多的大学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这也是赣榆县老百姓应该感到高兴地事情。可是看到上面的帖子却感到非常地沉重,有很多人在谩骂教师。是的有一部分教师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但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如果以偏概全的话,我们赣榆县的县委书记有几个能够全身而退的呢?据此我们能说我们的党不好吗? 我们只是就事论事来看,县委县政府将公务员的工作提的这么高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吗。需要享受、消费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让人民满意。警察也是如此,他们是“人民公仆”的一分子,也不容易呀。
引用 nightlove 2009-10-26 18:38
如果赣榆县是个法制的社会,那就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政府不能违法,94年的教师法就规定教师工资不能低于当地的公务员.哪个庙里都有赖和尚,教师队伍是有个别的败类,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不是,太阳并没有因为它有黑子就失去本来的光芒.据我所知教师的工资是国家财政划拨下来的,如果不涨那这笔钱一定是政府挪做它用了.真追查下来不知道谁要倒霉.
引用 游客 2009-10-26 11:41
原文由于2009-10-25 08:29:21发表 工资低所以社会地位低,曾经有一次,一位老师找一位卖鱼的家长到学校谈关于孩子的事情,因为说的多了,最 
原文由于2009-10-25 08:29:21发表 工资低所以社会地位低,曾经有一次,一位老师找一位卖鱼的家长到学校谈关于孩子的事情,因为说的多了,最 
引用 游客 2009-10-26 09:56
赣榆县的广大家长,现在赣榆县的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以及青口小学的大部分老师饱暖思淫,天天吃着政府给的猪肉开始嫌肥了啊,以绩效工作没有市区高的名义,不考虑我们赣榆的实际经济环境和财政收入,以满足自己肮脏的私欲为目的,要挟上万名中小学生,进行罢课罢工。 教师队伍在赣榆县是一个庞大的一群知识分子组成的重要群体。20多年来,一直崇尚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生活方式,对党和政府长期以来离心离德,拿着政府的工资,却天天谩骂政府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是赣榆县不稳定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大多是农民出身,但不知道他们的工资大部分是靠农民的相关税费提供的,现在农村税费取消了,这些老师也许不知道,农村经常发生卖宅基地以及计划生育超生费用征收的一大部分的收入是为了给这些白眼狼的老师们发工资的。 现在全县有1万2千多名老师,就我们赣榆的经济状况,教师的工资发放占我们赣榆县财政支出很大的一部分。按照现在教师所谓标榜连云港市区的绩效工资,说比市区一年少收入3万多元。大家算一算,如果是这样的,赣榆财政以后每年就要为这些教师多支出近4个多亿人民币啊!四个多亿的钱大家算算是什么概念啊?门河镇一年上缴县财政是700多万。石桥镇是2000多万!是一个门河镇需要60年的上缴税费才能满足赣榆教师一年的工资,是一个石桥镇20年的财政收入才能满足赣榆县的教师工资啊?如果这些教师参照连云港市区的工资标准发放,那么这些沉重的负担谁来承担?还不是我们赣榆县大部分人民么?这样算了,多支出这四个亿,全县每人平均承担400元的负担的。 老师也有是优秀的,但现在的老师大部分已经蜕变成为见财忘意的卑鄙群体了。为人师表是他们的准则,但是大家看看我们赣榆的老师,以补课谈心为名,让漂亮女学生怀孕的有的是,诱惑女学生上床的有的是,这些老师有什么资格谈待遇啊? 现在赣榆几所学校的老师,以绩效工资发放不公平为由,要挟上万学生,不给他们上课,不给他们传授知识,让他们在教室里自己看书,这些没有道德观念的老师集体罢课罢工,在全国相关网络平台发布消息,与全国相关中小学校进行网络、电话、信息串联,其目的已经不是单纯的绩效工资问题了,已经演变为有目的、有章程、有策略、有政治方向的社会动乱的严重政治问题了。 全县广大学生家长,赣榆教师这种要挟孩子不上课、进行罢课罢工的行为,是失去民心的,已经失去了我们赣榆百万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介于对孩子们的教育着想,为了他们未来考虑,我们提议,如果赣榆县这几所教师不马上停止那些卑鄙的闹事行为,还不复课的话,我们将联名到有关机构对这些教师进行谴责的同时,广大家长联合起来走到一起到这些学校请愿去,与这些老师论理去,问一问他们,为什么要挟孩子来达到他们卑鄙的目的!如果还是这样的 ,就到相关单位告他们去,他们逢年过节的收取我们家长那么多的购物卡,以及烟酒什么的一个一个让检察院和教育检察机关知道!
引用 阳光团购 2009-10-26 00:49
同学在赣榆,偶闲谈,问我:你在新浦一般给老师送什么礼?我惊诧:从来没有给老师送礼过呀,孩子也从来没有因未送礼而受到过任何冷眼呀!原来赣榆老家还有这习俗呀!
引用 游客 2009-10-25 22:18
我现在基本上是不敢逛街的,一是囊中羞涩,看得上眼的衣服动辄二三百.二是不敢讲价,因为你一开口,人家就会说你是老师吧.
引用 游客 2009-10-25 22:06
什么市县工资差异?市区的房价是县区的2倍,能樊吗?你非要拿和人家一样的钱,人家市区同意吗?太不知足了,罢不出好罢来

查看全部评论(34)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9 05:11 , Processed in 0.0444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