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萍 通讯员 吴淑珩)笔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连云港市通过“慰烈工程”集中建设和搬迁了3145座烈士墓,今年4月4日是工程结束后第二个清明节。其间,连云港市累计有超45万人次前往各县区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功勋,陶冶爱国情操,祭扫人数与去年相比增加7万多人次。 市民政部门统计显示,自“慰烈工程”开展以来,连云港市投入资金1350万元,加大对烈士纪念建筑物和陵园环境的建设和整治力度,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主体功能,同时使4000余名长眠在港城的烈士英灵安息在了最高规格建成的烈士陵园和烈士墓内,不但让烈士得以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中长眠,还打造出了成规模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精品。 赣榆县抗日山烈士陵园负责人陈亮介绍,今年清明节当天首次突破12万人次,来烈士陵园感受先烈风采,陶冶爱国情操。东海县安峰山烈士陵园和磨山烈士陵园首次突破11万人次大关,前来瞻仰先烈的人员来自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等。为了应对祭扫活动高峰的到来,东海县磨山烈士陵园以往只有一座纪念塔,如今县政府将其建成高标准集中烈士墓,121名烈士的遗骸从各村的散葬地搬迁至苍松掩映的磨山烈士陵园,并在清明前夕制定了集中瞻仰、规模祭奠的实施方案,扫墓人数比去年增加2万多人次。灌云县烈士陵园从3月底开始,日均接待人数突破5000人,清明期间达到祭扫高峰,上万人前来祭扫,是实施“慰烈工程”前的3倍。 (编辑:王夫成)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