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近日批复了连云港市总体规划,在连云港市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但是,也有一些人由于没有看到省政府的批文,所以尚存疑虑,因此有必要对省政府的批文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在信息时代和政治文明社会里,我们获取政府的批文并不难,请大家去省政府网站上去查看。下面重点谈谈我的读后感。 批文一解读:“原则同意你市上报的《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政府批文一般都这样表达。“原则上同意”的说法具有中国行政管理 特色,这个咱就不多说了,就说这里的意思,我以为,省政府在这个批文中除了对几个问题进行了修改外,对我市新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城市布局等重大问 题基本上是同意的。省政府到底修改了那些内容呢?下面会说到的。 批文二解读:“连云港城市规划区包括市区行政辖区以及东海县张湾乡、灌云县善后河以北地区、白塔埠机场控制区和市区东部近海部分浅滩海域,总面积约为 1644平方公里。要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充分体现城 市特色,促进城市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看清楚了吗?规划中把赣榆城区纳入市区的要求未获批,看来赣榆县城进入市区在短期内不可能了。进入市区的是 其他地区,这是变动比较大的地方之一。规划原来的市区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多出来的主要是张湾镇。 批文三解读:“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充分发挥连云港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总体格局,深 入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把连云港建设成为我国沿海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海滨旅游城市。”省政府对我市的定位和要求是:新亚欧 大陆桥东桥头堡,长三角的重要成员,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成为我国沿海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海滨旅游城市。其中,“我国沿海 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比较高,“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海滨旅游城市”则是对我市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知名的旅游城 市”这三大战略目标的高度概括和提升,“国际性的海滨城市”被“我国沿海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取代;“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没有变化;“知名旅游 城市”被“海滨旅游城市”代替,强调的是“海滨旅游城市”,虽然包括了我市的所有旅游资源和战略,但是突出的是海滨旅游城市,这为我市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是 个战略性的纲领性的指导方针,要求我们集中力量打造滨海旅游业,不仅是资金的集中,也旅游服务中心的东移。 批文四解读:“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合理分布人口、产业和各类设施,有重点地培育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镇村居民 点布局,加强对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划管理,协调推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城乡统筹战略一直的国家的战略要求,带动乡村发展也是城市的根 本任务,省政府要求我们做的事情就是要培育建制镇,尤其是重点建制镇,比如,海头、汤沟、燕尾港、白塔埠等。 批文五解读:“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12年,城市规划人口规模13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城市规划人口规模 17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204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城市规划人口规模20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240平方公里以内。”这个批文也有 一点变化,规划原来确定的是:“2012年连云港中心城区及南翼规划人口总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31平方米/人以内。 2030年连云港中心城区及南翼规划人口总规模控制在200万人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20平方米/人以内。”变化不大。 批文六解读:“科学引导城市布局。中心城区包括海滨新区、新海城区、连云城区、南翼新城等四个组团。要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港口建设的关系,合理安排城 市、港口的建设重点和时序,逐步疏解老城人口,优化城市结构。新区建设要循序渐进、合理拓展、有序开发。加强对建设用地规划的管理,做到合理用地、节约用 地,促进城市集约发展。” 首先,看中心城区的排序。海滨新区第一位,这表明海滨新区核心区的地位得到省政府的肯定,其相对应的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也同样得到省政府的肯 定,新海城区位居第二,毕竟它现在仍然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连云城区第三,南翼新城最后,但是这不等于将来的发展状况也是这样靠后,根据区位条 件、资源禀赋等综合考虑,海滨新区是城市综合经济版块,突出的是金融、商务、商贸等服务业功能,是全市最大的综合经济版块,实力最强。南翼新城区是临港重 化工业版块,只要其一起步,就会迅速成为全市第一经济版块,并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直到被海滨新区服务业版块所取代,这也正好说明,没有强大的工业经 济,是不可能有服务业的发展的道理。连云城区是海洋经济版块,过去长时期里的龙头老大地位还将要维持一段时间,最后退居第三位。新海城区过去是单打一的服 务业,由于受到我市落后的工业经济的影响,尤其是自身工业全军覆没状态的影响,是政治巨人,经济侏儒,今后只能寄希望于工业化了。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 制,其工业是“蚂蚁经济”难以与南翼的“大象经济”相比,所以,今后仍将是居于最后。 其次,看四个组团的关系。海滨新区、新海城区、连云城区、南翼新城等四个组团的关系就是“一心三极”的结构,在赣榆城区无法进入市区情况下,新的“一心三 极”城市格局就变成了如下格局:海滨新区仍然为“一心”,新海城区、连云城区、南翼城区为“三极”,“一心三极”格局框架没有变,核心没有变,变化的只是 内容,是一极,即用南翼新城取代了赣榆城区。 第三,看港城关 系。针对连云港市长期以来东港城分离状况,省政府特别强调,“要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港口建设的关系,合理安排城市、港口的建设重点和时序”,尤其是要“ 逐步疏解老城人口,优化城市结构”,这是对我市“一心三极”这一新规划的核心战略的充分肯定,这一战略改变了我市长期以来实施的“一市双城”的城市战略, 将海滨新区作为全市的核心,支撑港口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同样,将新海城区作为三个次中心之一,打造为东陇海线重要的工业城区,因此,这是妥善处理好城市发 展与港口建设关系的重要途径。批文对我市新规划中的制定的城市、港口建设重点和时序的合理安排也给予充分肯定,这就给正在进行中的港口和海滨新区的建设以 强有力的支持。批文中最引人瞩目的政策,是要求我们“逐步疏解老城人口,优化城市结构”,新规划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疏解新海和连云老城区人口的措施,引导这 两个老城区人口逐步地向海滨新区转移,由此回答了许多人的“海滨新区的众多人口从那里来”的疑问。 第四,看新区开发 时序。批文中要求我们的“新区建设要循序渐进、合理拓展、有序开发”,在新海城区的新区已经接近尾声的状况下,我市的新区主要就是海滨新区了新规划为此制 定了科学合理的开发时序,关于这一点,新规划有详细地规定,现在正是按照新规划的要求做的,那就是现行建设西墅海滨新城,同时也制定了门户区及第2、第3 住区的详细规划,由于这一部分是在滩涂上建造的,所以,不需要围海造地,直接铺筑石料就行。 批文七解读:“积 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建立港口、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协调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为港口发展提供支撑。合理分离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加快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积极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的综合交通体系。”省政府的这一批文,是对我市新规划中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内容的 充分肯定,而我们有些人则错误地理解为这是省政府对我市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又开展了连云港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招标活动,这是与新规划极为不符的行 为。我们以新规划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为例作说明。本章共五节,分别为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港口与疏港交通规划、对外交通系统规划、中心城区及南翼 道路交通规划、中心城区及南翼公共交通规划,极为详细,包括港口与疏港交通规划、铁路线规划、铁路枢纽规划、机场规划、内河运输规划、公路网络规划、公路 主枢纽规划、城市道路系统、快速路网布局规划、主干路网布局规划、步行与自行车系统、公共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枢纽等。这样的规划还需要再做连云港铁路综合 客运枢纽规划吗?再说铁路规划,请看下面的节录: 港口铁路交通规划。主港区主要利用板桥编组站进行港区对外的货运作业,增设西大堤铁路支线,在中云站接沿海铁路。北翼港区修建港口专用铁路,与沿海铁路相连。南翼港区修建港口专用线,与沿海铁路相连,预留直接接入陇海线的可能。 铁路线规划。规划方案为陇海铁路改线,建设沿海铁路,陇海铁路改线,沿同三高速往北,在朝阳客技站与沿海铁路并线,从前云台山和中云台山中间穿过,客货运 功能混行,陇海铁路与沿海铁路共同设立连云港新客运站,新浦站不以保留。现有陇海铁路线作为远期城市轨道线路。备选方案为陇海铁路部分外迁,保留现有陇海 铁路线和新浦站(原连云港站),在朝阳客技站与沿海铁路并线,从前云台山和中云台山中间穿过,客货运功能混行。完善地方铁路系统,建设西大堤铁路支线、北 翼港区铁路支线、南翼港区铁路支线等疏港铁路支线。 铁路枢纽规划。铁路枢纽站为两套方案,一是陇海铁路改线方案:远期按“一主二辅”总体布局,一主为连云港新客运站,按Ⅰ级铁路线铁路枢纽标准建设;二辅为 中云站,按Ⅱ级铁路线区段站建设,为主港区服务的客货站,南翼客运站按Ⅲ级中间站标准建设,为主港区和南翼港区服务的客货运站。二是陇海铁路部分外迁方 案:按“一主三辅”布局,一主为连云港新客运站,三辅为新浦站(现连云港站)、中云站、南翼客运站。铁路编组站方案是建设板桥编组站,为港区货运服务;预留南翼编组站。将原朝阳编组站改建为朝阳客技站。
连云老城区离新客运站依然很远,不过中云站规模也不小,东部城区应该主要在中云站上下车吧。难怪中云站改名为“连云港东站”,原来这个“连云港站”的招牌一 直留给新客运站呀,至于现在的连云港站未来要么改为连云港西站,要么就变成城市轨道交通一个重要的节点站,新海地区的人可以在这里坐车到新客运站。 ----------------------- 请大家看下面的铁路枢纽规划: 铁路枢纽站为两套方案:一是陇海铁路改线方案:远期按“一主二辅”总体布局,一主为连云港新客运站,按Ⅰ级铁路线铁路枢纽标准建设;二辅为中云站,按Ⅱ级铁路线区段站建设,为主港区服务的客货站,南翼客运站按Ⅲ级中间站标准建设,为主港区和南翼港区服务的客货运站。 二是陇海铁路部分外迁方案:按“一主三辅”布局,一主为连云港新客运站,三辅为新浦站(现连云港站)、中云站、南翼客运站。铁路编组站方案是建设板桥编组站,为港区货运服务;预留南翼编组站。将原朝阳编组站改建为朝阳客技站。 为何称为新浦站(现连云港站),而不称连云港站(新浦站)呢?因为一方面,要在陇海铁路和沿海铁路的交汇处(猴嘴)建设连云港新客站,这个可定要命名为连云港站的,而新浦或不予保留,或留作轻轨所用,就没法再用连云港站的名字了。 再看铁路线规划。规划方案为陇海铁路改线,建设沿海铁路,陇海铁路改线,沿同三高速往北,在朝阳客技站与沿海铁路并线,从前云台山和中云台山中间穿过,客货运功能混行,陇海铁路与沿海铁路共同设立连云港新客运站,新浦站不以保留。现有陇海铁路线作为远期城市轨道线路。 备选方案为陇海铁路部分外迁,保留现有陇海铁路线和新浦站(原连云港站),在朝阳客技站与沿海铁路并线,从前云台山和中云台山中间穿过,客货运功能混行。完善地方铁路系统,建设西大堤铁路支线、北翼港区铁路支线、南翼港区铁路支线等疏港铁路支线。 这就是说,规划方案是正选方案,是第一位的。而备选方案就是备选方案,是第二位的。无论是正选方案, 还是备选方案,沿海铁路都不经过新浦,二是直接从赣榆经过临洪河到猴嘴、朝阳,现在,有人要把沿海铁路改从海州以西地区到新浦,从新浦与陇海铁路共线到朝 阳,这是违背新规划的 ------------------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