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周边 东海 查看内容

东海:个性化考核催生环保活力

2013-4-18 11:21| 发布者: 谢小茹| 查看: 225| 评论: 0

摘要:   (通讯员 刘恩席 周静) 东海县近年采取差别化要求、个性化考核的做法,让自然禀赋各有千秋的乡镇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东海县环保局长张述新如是说。   据了解,东海县地势西高东低 ...
  (通讯员 刘恩席 周静) “东海县近年采取差别化要求、个性化考核的做法,让自然禀赋各有千秋的乡镇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东海县环保局长张述新如是说。

  据了解,东海县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部乡镇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差异明显。地处丘陵地带的西部乡镇以种植旱作物为主,东部乡镇则工业项目较为集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产业布局,使得环境功能区划存在差异,污染特点各不相同。

  东海县实施环保指标个性化考核始于2010年。县政府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乡镇环保目标考核不搞“一刀切”,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个性化指标考核为主、共性指标考核为辅的环保目标考核体系。《东海县乡镇年度环境保护指标考核细则》显示:共性指标和个性化指标所占比重分别为40%、60%。

  区别乡镇不同情况,增大考核分值比重,是该县实施个性化考核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年度环保目标百分考核中,对西部乡镇的禁止山芋淀粉加工、塑料颗粒生产,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过境转移等重点个性指标的考核分值比重由原来的不到20%上升到了近40%;对东部乡镇的酸洗石英砂整治、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发展“绿色”企业等重点个性指标的考核分值所占比重较以前提高了30个百分点。“加大考核分值看上去只是个数字变化,实质上是在增添环境保护的砝码,增大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强乡镇村‘守土有责’的意识。”张述新对此有这样的阐释。地处西部的石湖乡尤塘村党支部书记刘兆武也深有感触:“实行环保‘一票否决’,真是觉得压力很大,40%的考核比重更使我们丝毫不敢懈怠,真正体会到了‘环保第一责任人’的滋味。以前,我们村每年都有十几家搞山芋淀粉加工,不仅邻里之间的矛盾增多了,河里面的水也变得浑浊了,村民意见较大。2010年以来,我们每到秋季,都采取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办法,效果还真不错。如今,山芋淀粉加工户拆除了设备,全村没有人再搞淀粉加工了,村后大河里的水也变清了”。

  张述新告诉笔者,山芋淀粉加工污染一度是破坏东海西部乡镇环境的“罪魁祸首”。据了解,以前,东海县西部八个乡镇有山芋淀粉加工点200多个,每年秋季加工山芋约10万吨,产生废水近30万吨。作坊式的分散加工和淀粉废水的大量无序排放,一度对周围水体造成了程度不同的污染,甚至引发了河湖网箱鱼虾死亡的污染案件。实行环保指标个性化考核后,东海县将其监管纳入了全县目标考核的大盘子和西部乡镇考核的重要内容。县、乡(镇)、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明确乡镇(村)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乡镇长(村委主任)直接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全面推行以“一把手”负总责为核心的“四制一包”目标管理,即重点区域蹲守制、节假日巡查制、监管情况通报制、污染责任追究制 和部门联合工作组驻村包户,不给污染留下生存空间,确保县域水环境安全。近年来,他们叫停了210多个山芋淀粉加工点,双店、桃林、山左口等西部八个乡镇在经过几轮洗牌后,山芋淀粉加工造成的污染已基本绝迹,使得这个县连续四年未出现淀粉加工污染事故。

  为防止跨界污染,东海县已连续三年对与山东省接壤的西部4个乡镇增加了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炼焦、炼铅、塑料颗粒加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过境转移的考核内容,先后拆除了李埝乡黑豆涧村小炼铅厂、桃林镇张瑞喜炼油厂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非法土小企业,依法关闭了33家塑料颗粒违法加工企业。

  东海县地处连云港市区饮用水源地——蔷薇河的上游,素有“水晶之都”之称,石英资源丰富,酸洗石英砂企业达数百家,且大多集中在东部乡镇。为遏制酸洗石英砂加工对饮用水源的污染,东海县对蔷薇河、淮沭新河沿岸的东部5个乡镇实行“河长制”、“段长制”,对污染企业实行限期整改、搬迁、关闭、集中进区,多措并举使市区及县城百余万居民的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连年保持100%。

  “对这些乡镇设置的个性化环保考核指标,我们也不搞‘一刀切’,而是区别镇情,突出重点”,张述新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们:对酸洗石英砂企业较为集中的乡镇,重点考核酸洗石英砂退村进区、污染集中治理情况;对河流沿岸的乡镇重点考核饮用水源保护、生态湿地保护、河流F-(氟化物)达标情况;对零散从事酸洗石英砂生产加工的乡镇则重点考核对非法生产企业的断电断酸、拆除生产设施及发展“绿色”工业情况。据了解,该县近年重拳出击,依法关闭了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近50家,拆除了180余个酸洗石英砂加工户的生产设施,建设了房山、安峰两个酸洗石英砂生产集中区,引导近百个加工企业进区集中生产,走出了一条“产业集群、企业集聚、污染集中治理”的成功之路,促进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赢。

  “个性化考核不仅调动了乡镇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通过部门的协调联动,较好地解决了单靠环保部门无力解决的一些环保难题”,张述新告诉笔者,政府推动、乡村齐动、环保主动、部门联动,是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秘诀所在。据了解,东海县近年来成立了由县政府办牵头,县监察、环保、供电、水务、安监、工商、土地管理、公安、渔业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督查组,始终保持对突出环境问题监管的高压态势,采取供电部门断电,供水部门断水,工商部门按无证经营,土地部门按破坏土地,环保部门按污染环境,公安部门按影响社会治安坚决予以关停并转。西朱范村山芋种植面积逾千亩,淀粉加工给村民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利润,但一度也影响周围水体的水质。镇村干部和供电、水利、安监等单位,在县环保部门配合下,采取说服教育、专人巡查、昼夜蹲守、断水断电、强行拆除加工设备等手段,依法取缔了30余家非法山芋淀粉加工作坊。

  由于发展工业的成本较高,个性化考核还催生了发展新模式。温泉镇把招引项目德国博世汽车检测中心迁至县城开发区,在保持良好生态的同时,又形成了集聚效应。

  环保指标的个性化考核,为东海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增添了砝码。三年来,生态县创建机制渐趋规范,生态工程推进有力,创建指数快速提升,初步构筑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齐头并进的创建格局,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创建难题一一破解,创建达标指数已近八成。

  “量身定做”环保考核指标,实施个性化考核,还有效地提升了环境质量。县域内7条主要河流和近百座湖库的地表水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0%以上,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自2008年以来,东海县年年荣登江苏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榜首。 https://www.lygfish.com/


喜欢

相关阅读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8 17:44 , Processed in 0.0415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