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区的低价要比新海城区低,但是比四县低价要高,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严格控制农田,新海城区工业用地指标就非常少,增加了工业化发展的难度。 早在2006年,国家就出台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新华社当时的报道说,为了加强对工业用地的调控和管理,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之所以要出台这一标准,主要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竞相压低地价甚至以零地价、低于成本出让工业用地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为此,国家要求各地必须依照本地基准地价制定最低价标准,但有些地区怕提高本地地价而影响招商引资,所以迟迟不公布。此次国家重新核定全国土地的等别,虽然是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状况、基准地价水平等因素进行的综合评定,但是,强调要按照调整后的土地等别执行。 而国内有些人则错误地把这个土地等别看成是城市和地区的强弱,尤其是上海和北京的网民,相互攻击,上海的10个城区是全国唯一的一等土地,于是乎上海人就攻击北京人,北京人则反击之。但是有网友说得好,这个土地等别的划分,不是要把国内分成好差,主要是控制有些地区低价出让土地的行为。当然,经济越发达,土地价格就越高,其土地出让价也就水涨船高,如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的土地就是根据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评定的。但是也有的地区是根据其土地资源状况、基准地价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的,比如我们连云港市,新海城区一直是城市建设地方重点,城区人口多,商业贸易比较发达,地价就相对高一些,还有就是农田比较多,这也是国家控制的一个重点。而连云区大多是盐田,所以,低价相对来说就低一些。有关人士认为,这是国土资源部限制廉价出让土地而出台的政策,土地等级越高,出让金就越高,搞工业的成本就越大,这样就会导致客商避开高地价的地区而到低低价的地方去投资建厂,比如上海,抬高其工业用地的价格,就是不让它再卖地搞工业了,因为它的高地价会直接将客商吓跑了,这样就会促进它的产业升级,符合国家的长三角规划的要求。 我们江苏最高的土地等级为四等,主要在苏南地区,最低的土地等级为十三等,没有最后两个等级。我市周边的情况是,徐州市区的土地略高于我市,其鼓楼区、云龙区为六等,泉山区、贾汪区、九里区为七等,县里的情况与我市相当。淮安市区要比我市略低一点,它的清河区、清浦区为八等,楚州区为十等,淮阴区为十二等,盐城市也是这样,亭湖区为九等、盐都区为十二等。宿迁是我们招商引资的强劲对手,宿城区仅为十一等,宿豫区为十三等,沭阳县、泗洪县、泗阳县也市十三等,低价低的可怜。最让我们不安的是我们的对手日照,其东港区为九等,岚山区仅为十等,莒县为十四等,五莲县为十五等,土地出让价远低于我市,是我市招商引资的强大对手。 就我市来看,各县区的土地等别为:新浦区为七等;海州区为八等;连云区为九等;东海县、赣榆县为十二等:灌南县、灌云县为十三等。 全国土地最低为十五等,大多位于西部地区。上海黄浦区等10个区为全国唯一的一等土地,最低出让价为每平方米840元;北京朝阳区等八个区为二等土地,最低出让价为每平方米720元;三等土地大多在广州和深圳市,最低出让价为每平方米600元,三等提地以下的出让金是多少,尚无资料。 连云区的低价要比新海城区低,但是比四县低价要高,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严格控制农田,新海城区工业用地指标就非常少,增加了工业化发展的难度。 苏北地区除了徐州市区的鼓楼区、云龙区为六等,泉山区、贾汪区、九里区为七等明显高于或等于我市外,淮安市区的清河区、清浦区为八等,楚州区为十等,淮阴区为十二等,大大低于我市;盐城市区的亭湖区为九等、盐都区为十二等,也大大低于我市,是我市招商引资的强大对手。尤其是宿迁的宿城区(仅为十一等,宿豫区为十三等,沭阳县、泗洪县、泗阳县也市十三等),更是我们的强劲对手。日照的东港区为九等,岚山区仅为十等,莒县为十四等,五莲县为十五等,土地出让价远低于我市,是我市招商引资的强大对手。 这个时候,我市的新海城区不应该被列为高地价地区,比盐城市区还高,不是好事,我们的工业经济比盐城差远了,怎么地价还要比它们高,真的不理解。海州区本来工业用地就少的可怜,地价再高,还怎么与人家竞争? 这里的新海城区不只是城区,而是整个行政辖区,包括农村。新海城区大约有500平方公里吧?这么大的城区中,城区有多达?好像是50平方公里吧?那哪么多的农田怎么也是高地价啊?我的理解是,国家要保护农田,这给一点工业用地,其余农田是不能动的。这个时候,我们的新海城区的地价居然比盐城等城市还要高,这不要命了吗!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